○樂在工作
~參加「人際溝通與協調」講座
1.
一開始,主持人黃深勳校長以其一貫的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言語指出:「溝通16字箴言」,即是:
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內情外達,外情內達。
校長先生指出,溝通是雙向、雙線的,講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恐怕就會處處存在障礙,可知溝通對每一個機關、學校的工作同仁,都具有相當的重要性,簡單的說,就像居家的排水溝一樣,如果溝通不良,就會阻塞,排水功能就會不暢通,自然就會發生問題,甚至氾濫成災,所以不得不加以重視。
校長還說,本校高雄中心曾火城主任在高雄地區很不容易與講座 徐 教授碰面,剛剛卻在其辦公室兩相巧遇,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想來,這也是此次專題講座所創造的一次人際因緣。
2.
講座一開始即以他剛完成的兩篇文章的篇名與大家相互共勉勵,即是:生活中何妨多用點心;感恩越多心就越寬。
他說,人際關係,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具有持久性的相互交往的模式;而雙贏的互動關係,則是一種「你好,我也好」,和「去礙,多愛」的人際關係。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吳大猶博士曾說:「當今人類最大的困難,不是科學的證明與創造,而是人的觀念溝通。」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協調是多麼的重要。
也因此,老師特別強調:「一次接觸,一句對話,一種情感,一番印象,一個回憶。」而要我們珍惜人與人之間相處互動的每一個時刻。因為,一個人越是與自己或別人有良好、完整、充實的接觸,就越能感覺到愛、價值感與身心健康,並且更知道要如何去有效解決人我之間的問題,進而維持人我之間的和諧氣氛。
3.
人際動力包括:A.人際的吸引;B.人際的管道;C.人際的目標;D.人際的原點。至於人際關係的層面,則可包涵:
a、我不好,你好:這是自悲的心理,
b、我好,你不好:這是自大的心理,
c、我不好,你也不好:這是自閉的心理,
d、我好,你也好:這是自信的心理,
老師也指出,阻礙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的拒馬,有如下的因素:憎恨、妒嫉、輕視、埋怨、自大、自卑。
4.
親密人際關係的整合,其方法有:A.接近(時間、空間、心理);B.參與(工作、活動);C.溝通(障礙、方法);D.回饋(對行為的有效反應)。
5.
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常見的問題可能有:A.缺乏承諾;B.企圖改變對方;C.妒嫉;D.自憐;E.個性不相配。
6.
人際溝通與協調時,經常會面臨如下的困難:A.空間的阻礙;B.知識與經驗的差距;C.立場的不同;D.主觀態度的影響;E.利害衝突;F.溝通技巧的不良;G.偏見與成見;H.面子問題的影響。
而其改善技巧則可從下列方式加以調整及思考:A.學習專注傾聽;B.表達同理心;C.把握前述「我好,你也好」的自信的溝通方式;D.運用「我的訊息」的表達方式;E.婉轉的批評;F.適度的激勵。
7.
良好人際互動表達,宜遵循以下原則:A.表達感受之前,須先對自己的感受或情緒能清楚的察覺到;B.要接受自己內在的感受或情緒;C.感受或情緒的表達要用語言表達出來;D.只表感受及情緒,而不加入自己的任何評斷,或分析對方的對錯;E.表達感受或情緒的目的,並不是期望對方一定要改變其行為;F.表達感受或情緒時,需要勇氣及坦誠;G.要講清楚,什麼事情讓你產生這般感受與情緒;H.不必隨時隨地過分表達感受。
8.
人我之間親密關係要獲得改善,也許可以下列妙方為潤滑劑:A.尊重個別差異;B.欣賞他人;C.自我肯定、反省自己;D.寬恕包容;E.勤於溝通;F.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G.知所進退;H.樂於助人。
9.
老師有感於最近媒體報導上,經常出現號稱世紀文明病的憂鬱症患者,往往不是造成自我傷害,就是釀成家庭悲劇,因此他也傳受了幾個憂鬱傾向的觀察標準,讓我們除了關心自己、關心家人外,也關心身邊的親朋好友,當你發現友人有以下情形,而持續兩週以上時,就應特別加以注意,或通知其家人予以留意,以免造成不幸事件的發生:A.厭食或嗜吃;B.失眠或嗜睡;C.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度敏感;D.異的常疏離、冷漠及孤單;E.經常有自殺,或自我傷害傾向;F.生活中自覺病適感:也就是沒有病,自己認為自身病了,但醫師卻檢查不出病來。
10.
老師在演講的過程中,為了讓同仁有參與感,以及加深同仁印象,特別要求每一位同仁加入實際演練,不時引來一陣陣的歡笑聲浪,除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也讓與會同仁有不虛此行的豐收感。最後他更以兩句話與大夥共相勉勵:
成功的人,樂於與人相處;成熟的人,樂於自我獨處。
分享快樂,快樂加倍;分擔痛苦,痛苦減半。
後記:
2003年11月21日下午,服務學校(國立空中大學)為促進教職員同仁和諧,提升工作效率,特地邀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任徐西森教授來校專題講演「人際溝通與協調」,謹記下手札數則,以資紀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