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下卷(4)
*不病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
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責,故去彼取此。
*天網章第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下所惡,孰知其故?
是以聖人,猶難之矣!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司殺章第七十四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
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
孰敢常有司殺者,殺?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手者矣。
*貴生章第七十五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柔弱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拱。
堅強居下,柔弱居上。
*天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不欲見賢也。
*水德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過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天下莫能行。
故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左契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不徙章第八十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車,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不積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取材自台北新店「菩提觀音寺」所編印《道德經、常清靜經淺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