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開會嗎?
在公部門服務的人都很了解,公家機關最頻繁的事情之一,就是開會;有很多高高在上的長官,別看他沒做什麼事,卻每天行程滿檔,大抵都是開會,除了開會,還是開會。
原因是,很多事情,尤其是牽涉到相關機關或部會的,大家都不願負責,也不想負責,所以只好召開研商會議,把相關單位、相關人員,以及學者專家都找來,狠狠地討論一番,能推的也儘量的推出去,推不掉的,最後只好自己單位接下來辦。所以就是這樣,上頭的忙著四處開會,在下位者忙著準備會議資料、整理會議紀錄。從上到下,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忙!除了忙,還是忙。
吾友老江還指出,他以前服務於某中央部會時,有一位直屬科長,這位長官一天到晚開會,有內部的會,有外頭的會,每天忙得昏頭轉向。回到辦公室,又得面對疊得高高的公文,只得悶著頭,加班看公文、批閱公文。
美國前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即將出版親筆所撰寫的新書《我很受用的領導與人生教訓》(It
Worked For Me : Lessons in Leadership and Life),有所謂的「鮑爾的13條領導與人生準則」,其中之一即說:「別把自我跟職位綁在一起,免得一旦降職了,自我就跟著沉淪了。」
Worked For Me : Lessons in Leadership and Life),有所謂的「鮑爾的13條領導與人生準則」,其中之一即說:「別把自我跟職位綁在一起,免得一旦降職了,自我就跟著沉淪了。」
的確,前述那些一天到晚忙著開會的長官,有一天下台後,一時無會可開,日子可能會感到百無聊賴,閒得發慌了。
其實,會議首重係在能解決問題、釐清疑義,也就是要有效率,不能像前人所詬病的: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果而不真。否則,會議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與價值了。
吾友老江近年來,陸續參加過幾次民間登山、露營社團的會議,他們會議的嚴謹度當然不若公部門,但他們會議進行的模式與高效率,卻不同於他以往服務的公務部門,尤其後來所服務的是北部地區一所以理工稱著的國立大學,校長是一個說什麼都好的好好先生,不過這樣的機關首長在校務的推動上,卻苦了配合的各個行政部門同仁。
他認為在大學校園,校務會議更是問題嚴重、效率不彰,其中有很多頂著博士高學歷的教授,卻講起話來,咄咄逼人、自以為是、又目中無人;有的人更是披著教師會的旗幟,說是爭取教員權利,一路冠冕堂皇的招搖撞騙,甚至把持整個校務會議會場,讓號稱全校最高權力機構的校務會議形同虛設;人人自認比校長還偉大的教授,總是想盡辦法讓校長下不了台,或專找行政部門的麻煩,以致很多的議案總是依一兩個人意見而通過修正,其他的代表也無奈而不樂於表示意見。
其實,不管是公部門或是私人單位,不管是機關或學校,如果會議沒有了應有的效率,那還能稱為會議嗎?或者會議只是開會而已?
如今吾友老江雖然轉換工作場域,但每每回想起來,渠等人員的嘴臉與行徑,真讓他不忍卒睹,又感到無奈及悲哀啊。
(2011年10月5日 ,新竹竹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