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的邀約
○山水彼岸
吾有老江先生服務學校的同仁劉易齋教授,是一位兼具詩人、作家、畫家、禪修者、將校之師及生命教育等多元生涯角色於一爐的生命實踐者。他已定於103年3月8日至103年4月20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舉辦生平第一次個展「山水彼岸-劉易齋水墨畫展」。
此次「山水彼岸」水墨畫展,所展出的畫作,達七、八十幅,均饒富禪機與生命哲理,計分為「聽潮」、「迎瀑」、「賞雪」、「觀雲」及「野趣」等五大系列。畫家在其韻墨生動、靈采飄逸的畫作中,隱涵生命多元藝象,直觀當下,與觀賞者心靈映照,不亦同感超...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淺讀金剛經
○淺讀金剛經
1.
語言如肥皂泡,本無色彩,卻因欲念不同,生出了爭執心;自己未必是鮮花,他人也未必是豆腐渣,言多必失,心利則言尖。今天你罵他,明天他罵你,個個是豬頭,有什麼道理。(p46)
2.
平靜地面對困難,開心地迎接苦難,艱忍不拔地克服困難,這是我們能夠逐漸改變自己生命狀態的一個重要密碼。(p59)
3.
佛法真正能給我們帶來好處的,是一個平常清淨的心,我們的慈悲,我們的寬容,我們的至誠無私,這能讓一個人活得很純粹,讓有限的生命變得很多采、很幸福。(p102)
4.
佛家講究大慈大悲,是一種什麼樣的慈悲呢:與眾生沒有分別心,對每個人,甚至一草一木都要充滿愛,即使無緣無故,即使對方很快樂,我依然沒有分別心地要愛他們,這種愛清淨無欲,大慈大善的愛,是真正的大愛,沒有我執,沒有私念的愛。
這樣的愛,並不見得馬上見福報,但卻一定會帶來一顆平靜清淨的心,...
粗茶淡飯
○粗茶淡飯
吾友老江先生平日上班的午餐問題,大抵是在服務學校的學生餐廳簡單解決。習慣上會自己攜帶便當盒,近中午時分,與同仁相偕赴餐廳買回來辦公室享用。
那便當盒,是多年前其女小學生時代,每天上學攜帶的營養午餐餐盒,她今年已升上大學二年級。
自己攜帶便當盒,那是為自己以及地球所能做得到的一樁簡單小事;不過,在學校行政大樓,卻似是一個特立獨行的行為,因為教職員同仁之中,自己帶便當盒等餐具來的少之又少、屈指可數,他們都說麻煩,還得自己洗,就用餐廳的免洗餐盒,方便多了。
老江今日巧的未帶到餐盒,只好使用餐廳提供的免洗便當盒裝飯菜。中午用餐時,看到上頭有一句話如許說到:
粗茶淡飯消化好,
生活規律精神足;
扭腰伸腿體力佳,
一日三笑快樂多。
他邊吃邊想起「粗茶淡飯菜根香」的話語,那簡單的飯好像越咀嚼越有勁了。
(2012年12月22日,新竹竹...
百岳二三事
○百岳二三事
2014年2月間的一個假日,偕家人參觀新竹市「慢飛兒」二手書店,以台幣10元購得一本小巧玲瓏的小書~「與大山賽跑~浪子教授謝智謀的故事」。
該書作者羅吉希先生,乃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0年10月所出版。因其內容寫的是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教授謝智謀浪子回頭,及其攀爬多座國內外高山的故事,還附有當事人謝君在國內外爬山等活動的圖片,讀來有趣。
不過,該小書中曾提到謝教授從國外學成歸國任教時,依筆者推測大約是2002或03年(民國91或92年),卻指稱:「當時台灣還沒有『百岳』的稱號,國內休閒的風氣也還沒有很開放……」,個人閱讀之後深深不以為然。
後來想想,謝教授可能在國外待久了,當年初初回到國內尚不了解國內登山及休閒旅遊活動的狀況。因為,在國內的登山活動,已有將近百年歷史,不但高山百岳,還有小百岳,其中尤以「高山百岳」,更是早在40多年前就蔚為風尚,且...
與大山賽跑
○與大山賽跑
~浪子教授謝智謀的故事
1.
也許年輕的你,無法立刻看到生命的全貌,但是一個好朋友的提醒和激勵,常常可以成為我們繼續往前走的動力。
盼望這本書成為你的一個朋友,為你的下一步點出一些亮光。(P12)
2.
我心裡很清楚,雖然是重複走過無數次的相同山水,但我已經踏上一段不再一樣的旅程。(P15)
3.
凡事都需要學習,時間是必要的投資。(P27)
4.
山對我而言,就是家。
只有在山裡時,我的心才能安靜休息,才有回到家的感覺。(P37)
5.
從十八、九歲爬山以來,我每爬一座山,目標就是登頂。(p112)
後記:
「與大山賽跑~浪子教授謝智謀的故事」,作者為羅吉希先生,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出版(2010年10月);2014年2月間於新竹市「慢飛兒」二手書店以新台幣10元購得。因內容寫的是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教授謝智謀浪子回...
文昌帝君陰騭文
○文昌帝君陰騭文
帝君曰:
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
未嘗虐民酷吏。
救人之難,濟人之急,
憫人之孤,容人之過,
廣行陰騭,上格蒼穹,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錫汝以福。
於是訓於人曰:
昔于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
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蟻中狀元之選,
埋蛇享宰相之榮。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
行時時之方便,
作種種之陰功。
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正直代天行化,
慈祥為國救民。
存平等心,擴寬大量。
忠主孝親,敬兄信友。
和睦夫婦,教訓子孫。
毋慢師長,毋侮聖言。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經,
報答四恩,廣行三教。
談道義而化奸頑,
講經史而曉愚昧。
濟急如濟涸轍之魚,
救危如救密羅之雀。
矜孤恤貧,敬老憐貧,
舉善薦賢,饒人責己。
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
施棺槨免屍骸之暴露。
造漏澤之仁園,興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