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馬崙山逍遙遊

 





○馬崙山逍遙遊





 





馬崙山,係屬於雪山山脈範疇,是著名台灣高山百岳之一的~白姑大山向西南延伸而出的一座山峰。在谷關七雄之中,雖屈居老二,然若論其沿途風光景緻,一般咸認,堪稱七雄中之最優美者。





 





就在78日(星期日)這一天,參加由新竹市山岳委員會總幹事阿信領軍的「馬崙山」參訪小隊,一大清早6時許,我們已在竹科園區管理局廣場集合完畢,隨即上了南下中山高,向著東勢谷關而來。此次成員簡單,除了領隊兼司機阿信之外,就是杜大哥、 邱 君、小林,及咱家我,簡簡單單,總共5名成員,想來倒滿適合一致性團體活動。





 





約上午8點車抵谷關中橫牌樓,小休後續行,約20分鐘後已來到停車處,恰為登馬崙山唯二路徑的「斯可巴步道」(左側)及「馬崙新山步道」(直行)交叉路口。左側小徑口一路排開的紫色繡球花正開得茂盛熱絡,顯得很是晶亮美麗,彷彿是迎迓著我們的到訪一般。只是其中不免夾雜著已近枯萎的花束,似乎也透露出自然界裡,生命的無常,以及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的無奈罷。





 





稍事整裝後於近8點半開始出發,取直行路線,走了百來步,「巴卡菓園、馬崙山登山口、八壯士100公尺」的明顯標示引領我們循小徑右彎,不多久,已到達登山口;我們即從「0K馬崙新山線步道」開始起登。走入雜樹林簇擁下的步道,寬敞而平緩,兩旁林木之間時有奇形怪狀巨石相迎,走起來頗覺輕鬆、舒適。





 





馬崙山,從登山口到頂端,落差多達1250多公尺,有山友看到這般數據,也許就腿軟,甚至因而打退堂鼓。其實,這樣的落差,已被總距離7公里的路程所稀釋,所以上山或許有些吃力,下山時就一路暢行無阻,輕鬆愉快啦。尤其,馬崙山的登山步道,大抵是大、小「之」字型交錯,以及碎石、木板階梯,或是像鋪設二葉松針與落葉的地毯鬆軟路徑所構成,而且沿途都可以隱隱約約,聽聞到來自山腳下,大甲溪谷潺潺的水聲吟唱,很像是一路陪伴我們上山的樂音;是以,即使在夏日炎炎的此際走起來,也曬不到太陽,可說是舒坦好行。





 





只是同伴中的小林,據悉昨夜因瘋煙火攝影整晚未闔眼,雖然年紀輕,一早已顯些精神不濟、體力透支,以致影響大夥前進的速度,也因此從登山口到2K的觀景台,我們足足走了一個半小時,顯然表現不如預期。此山步道全程7公里,來回計14公里,如以一般的腳程,上山約要4小時、下山3小時,則我們目前的速度恐怕得摸黑下山了。





 





不過,我們仍然在觀景台逍遙、逗留了近半個小時,看來確實有些墮落。觀景台的視野還算不錯,極目所及,盡是一片濃密的翠綠,對於雙眸是很的享受。在這裡,可以遠眺大甲溪谷、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也可以看到東卯山、鳶嘴山的英姿,甚至更遠處很多不知名的壯麗山巒。





 





在過了4K涼亭後10來分鐘路程,我們也發現早期燒炭窯遺跡,裡頭窯壁還可以清楚看出燒烤的痕跡。續行不久,約1210分許抵5K的新山涼亭,阿信領隊宣佈在此午餐,隨及著手準備鍋碗、爐具、麵條、蔬菜等。因小林還在後頭,我與杜大哥及 邱 君則往上方到30公尺外的新山遺址參觀,此處標高約為2150M,似為一般所謂新山頂點,不過並不見三角基點,僅有一直立木柱,上頭寫著「中華民國四十三年」字樣。





 





其實,這裡亦即是日據時候新山國小的遺址所在,據資料顯示,是八仙山林木資源幾乎殆盡時,於民國27年左右新開發的新山林場,日人基於提高工作人員生活機能,除了前述的學校,還設有娛樂館、福利社、醫務室及俱樂部,所以地面上還依稀看得到水泥地面及類似早年教室位址、浴室、房舍或廚房等之類。一旁有林務主管單位所設的一片模擬牆面,上頭貼著日本語教材圖片,甚至是學童乘車票及畢業證書等。那畢業證書上頭的人名恰巧與同伴 邱 君的親戚同名同姓,他還特別把它拍了下來,想帶回去向她炫耀,說是在山上找到她遺落的民國40年的國小畢業證書。





 





我們在新山涼亭準備午餐之際,遇到有一隊山友已登頂馬崙山下來,在此休息兼等候其他隊友,以便下到4K的涼亭處煮食午餐,不過他們的隊伍龐大,卻顯得很分散,分成幾個小隊,但見陸續有人下山,此即是前頭提到成員少較易展開一致性活動的用意。不過這一20多人的隊伍,聚在一起不免人多語雜、喧嚷吵鬧,看來倒也顯出其樂無窮。





 





享用過阿信領隊所烹煮的豐盛麵食午餐,還分享他遠從阿里山帶下山的現泡珠露茶,在一陣口齒留香之際才在下午125分繼續上路,挑戰登頂前的2公里路程。就在我們茶足飯飽且差不多收拾好鍋盤準備繼續前進,原本在中途邊走邊補眠打混的小林竟然上來了,讓我們都好生訝異,並英雄式的歡迎他、幫他加油打氣。因他已簡單吃過東西,就決定一起動身登頂去,最後我們4人終於在210分登頂馬崙山,小林則在我們登頂半小時後,才氣喘吁吁的上到山頂,不過已經難能可貴了。





 





馬崙山標高2305M,有一枚三等三角點(編號6595);其雖擁有三等三角基點,然而因周邊林木長得奇高,已無展望可言,不過上頭除了有三角點、林管處所立的標高木樁、馬崙新山線步道7K標識,還有登頂紀念牌。大夥拍完個人登頂照後,還拍團體照,接著是品嚐他隊山友分享的熱茶,以及玩超級馬利跳躍,一夥人竟然混到下午3點才動身下山。





 





下山的路感覺甚為好走,速度也明顯比上山時快了很多,所以,我們都放鬆心情,邊走邊聊些關於登山有的沒的,甚至有些給他忘記踩煞車般的一路下-下-下。不過,最後還是走了整整3個小時,並在登山口附近對著名的「八壯士」松樹做了一番巡禮,才速速出到登山口,此時約為傍晚6時,天色已逐漸昏暗了下來。當抵停車處,大夥忙於整裝,阿信則以手機聯繫公事,待車子緩緩滑動時,已近6點半光景。





 





不久車子過東關路二段~台電大甲溪發電場員工消費合作社,其中有遠近聞名的白冷冰棒,相傳可口、清涼又消暑。阿信眼尖發現合作社燈火猶亮著尚未打烊,即迴轉停車,每人吃了一枝五葉松冰棒,仍意猶未盡。最後,除昨夜沒睡,已呈昏睡狀態的小林外,每人都拎著一箱30枝綜合冰棒才滿足地踏上歸途。





 





後來我們一行上國道四號北返前,還在豐原簡單解決晚餐的民生問題,每人一盤排骨飯,個個吃得盤底朝天;這一頓晚餐,還是領隊兼司機阿信拿嚮導報酬請的客,雖是吃在嘴裡感激在心底,但還是頗覺有些過意不去。用過晚餐後繼續上路,回到新竹已然是夜晚9點許,同伴們即在竹科園區管理局廣場分手說再見,也為這一趟谷關七雄~馬崙山逍遙遊劃下完美的句號。





 





2012713日,記於新竹竹北)





 





Related Posts:

  • 七星山○七星山 8月28日這一天,趁著週末假日來淡水拜訪山友,一早在楊大哥的引領下徒步走訪「三姐妹阿給店」附近的小鎮風華,剛剛從睡夢中醒轉過來的淡水,彷彿兼具古樸與時尚風味的女郎般,矜持又充滿著活力;我們眺望著悠悠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楊大哥沿路指著說:這是小白宮、紅毛城、禮拜堂、真理大學,以及與馬偕醫師關係密切建於1882年的牛津學堂。其還指出真理街是台灣唯一的一條街上,即設立有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直到大學校院,真是佳話一樁。 … Read More
  • 小遊溪洲山小遊溪洲山   說是小遊,嚴格說起來,其實似乎也並不為過,因為8月23號這一天,當我們一行4名大男生,結束了一大清早白石山的初次探訪後,當回程的車子來到石門灣活魚餐廳附近,已然是10點許,天氣正逐漸增加熱度之中,有人起意順道去走「溪洲山」;領頭的劉大哥很爽快地一口就答應了下來,於是林兄的車輛順利的找到了棲身之所,正處於石門水庫坪林站之外,小背包一上肩,4個大男生就如此這般瀟瀟灑灑的爬溪洲山去了。   記得一個多禮拜前,參加新竹… Read More
  • 文山步道文山步道 新近整修完成可完成犁頭山縱走,號稱是高鐵景觀步道的新埔文山步道,東起三段崎古道,西至犁頭山彌陀寺,擁有東、西、南、北4個登山口,東登山口位於三段崎、西登山口位於文山國小或彌陀寺、南登山口位於竹北東海一街底、北登山口位於新埔遠東紡織廠後側,其中以北登山口為主要登山入口。不過網路上有細心的網友指出,此一步道前前後後共有12個入口處,看來真的很容易讓人眼花撩亂,以個人為例,即是鎖定前述的北登山口為進出口,看來單純多了。 如… Read More
  • 向天湖山走光天高山 ○向天湖山走光天高山 2010年1月2日(六)這一天,新竹山岳會的彭嚮導及曾姐領著我們幾個,一大清早就來到南庄向天湖賽夏族原住民部落。我們的目的地是,從向天湖山連走加里山及光天高山。 向天湖係屬於盆地地形,標高約為700多公尺,四周種植杉木、桂竹,林蔭茂密,是以每當春冬之際,往往四處霧氣瀰漫、雲霧縹緲,有如人間仙境一般充滿著靈謐之美。的確,印象中曾跟隨友人幾度或是登山,或是路過而光臨此地,都發現其處在雲霧瀰漫著的世… Read More
  • 白石山白石山   印象中桃園大溪附近有多條古道,當國人漸漸注重休閒、健身後,在地方政府及鄉鎮公所的用心整理下,成了鄉民健身、健行的好去處,久而久之,聲名不斷遠播,連其他各縣市的民眾也往往不遠千里的來走走。例如我們今日計畫走訪的白石山步道即是其中之一。   有一天在飛鳳山上巧遇劉大哥,據其告知將邀幾位朋友8月23日 去走大溪白石山步道,待回家查了查近日行程,隔天就回了電話,確定可以加入行列。不過從網路上訊息了解,白石山如果能與打鐵寮古… Read More

1 則留言:

  1. 記載詳盡感恩分享!
    [版主回覆08/05/2012 19:45:45]感謝加油打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