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一起來淨山


2017/3於屏東來義棚集山


○一起來淨山


有著淡淡花開香味的三月天,咱家走訪台灣小百岳的步履,開拔來到遠遠南台灣屏東來義知名沿山公路的棚集山;就如同個人一直以來所強調的:
走小百岳,其實是走訪散居在遙遙偏鄉的百位老友,探看久違的他們是否別來無恙?

來到屏東,不管是瑪家的笠頂山,或是來義的棚集山,總可以在上山的步道沿途,看到當地山友以帆布搭建的簡易聚集所;並在假日上山,與三五好友聊聊天、泡泡茶,煮個簡單麵食,午後再踏著輕快步伐下山,返回溫馨的家園。

這一天,在來義棚集山的步道上,看到當地山友為了維護山林潔淨,而設立了各式的提醒話語,看來真是苦口婆心,最後甚至不惜把「山神」都請了出來。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什麼都不留,只留下足跡;
什麼都不取,只取走攝影。

請隨手將垃圾帶走,
山神保佑您一路平安。

淨山,大家一起來!


2017410日,新竹竹北)

2017/3於屏東來義棚集山

2017/3於屏東來義棚集山

2017/3於屏東來義棚集山


Related Posts:

  • 參禪前後 參禪的境界(取自網路圖片) ○參禪前後著名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人;北宋傑出文學大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一門三傑,千古傳唱。蘇東坡詩、詞、書、畫,無所不通,無所不精;又喜禪學,據悉其與照覺禪師論道,因論及「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頗覺心有所悟,一時詩興大發,而寫了三首詩偈,代表其「參禪前後」的三種不同心境。未參禪之前: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 Read More
  • 張心齋愛讀書 2020/10/11新竹竹北○張心齋愛讀書 《幽夢影》乙書,是作者張潮(1650-?,字山來,號心齋,別號心齋居士,明末清初安徽歙縣人)諸多知名著作之一,屬語錄體的小品書。書中對為學、讀書、應世、處事、析理等均有相當獨到見解,對生活情趣之品味,尤其細緻深刻,是以雖時代久遠,仍普遍獲得一般讀者的喜愛與津津樂道。  也難怪,連著名的幽默大師林語堂(1895-1976),雖貴為知名學者、教授、文學家,都曾對該書作如是評價:「是… Read More
  • 新五福 2020/10/7金門酒鄉門市○新五福 一般所說的「五福」,據了解最初指的是名、利、壽、健、善終,係源自於《書經.洪範》云:「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後來因故被改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嗣後經一再演變,又有所謂的:六福、七福、十福。 六福:即「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多子多孫」。 七福:即「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多子多孫、妻妾眾多」。&n… Read More
  • 管好你的大嘴巴 2018/10/18新竹竹北○管好你的大嘴巴 學佛的人,總喜歡如是說:所謂修行,就是每天要~拜幾千幾萬佛、唸誦幾部經典、念幾萬聲佛號。 有人則如是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也有人這般說:閉上你的大嘴巴,就是最好的修行。 更有人這麼說:修行不難,能閉上嘴,就成佛一半啦。 而宋朝時代,有位慈受懷深禪師則說:莫說他人長與短,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 Read More
  • 老街芋仔冰 2020/10/2新竹湖口老街○老街芋仔冰 漫步老街剛翻修的徒步區四處飄送著芋泥香 來一杯罷熱的熱呼呼冰的冰涼涼包你一路回味無窮  (2020年10月14日,新竹竹北)2020/10/2新竹湖口老街2020/10/2新竹湖口老街2020/10/2新竹湖口老街…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