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貓咪也防疫

 2021/09/02獅山遊客中心 ○貓咪也防疫 近一兩年來,全球各地民眾都被新冠肺炎(COVID-19)欺凌糟蹋得灰頭土臉,有很多人還不幸確診隔離,甚至最後竟是一命嗚呼哀哉。 而在寶島台灣,雖然疫情相對穩定,可是也已賠上了800多條寶貴人命,這當然與防疫政策及疫苗採購及施打等,或多或少存有因果關係。 這些時間裡,島國民眾每天面對種種五花八門、朝令夕改的防疫措施,以及五漢廢言玩弄的數字遊戲,似乎人人只有:「命在旦夕,生死難卜」足以真切形容啊。 可是為了生活、為了過日子、為了...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虎落平陽

 2021/08山友三色大哥攝於屏東○虎落平陽 曾經有過的熱火滾滾的炮口如今已然冰冷 曾經有過的胸懷齊天壯志如今已然平復 曾經有過的呼風喚雨以及叱吒風雲已然風華落盡 即便身陷泥淖或深坑谷地難以脫身 即便叢生雜草虎視眈眈的試圖吞滅 可你依然猛猛地緊盯著遠方敵踪之處 果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果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終究是虎落平陽被那犬族所欺龍困淺灘遭到蝦群弄戲 罷了罷了啊休再提起那些年一夫當關之勇以及所向無敵的籮筐糗事哩 (20...

外遇

 2021/6/10新竹竹北新瓦屋○外遇 多半是出門在外 多半是孤家寡人 多半是有意無意之間 多半是事件的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 多半是赫然遇見心儀已久的也剛巧是孤家一人的你 於是乎有些難以想像又有些不可收拾的意外事件就如此這般地爆發啦 (2021/10/28,新竹竹北) &nb...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暗藏春色」手孔

 2019/8/23新竹竹北〜縣立體育場 ○「暗藏春色」手孔 有一回,在距離住處不遠的縣立體育場散步時,無意間看到這個手孔蓋,真有發現新大陸般的喜出望外啊。 這個孔蓋,我美其名曰:「暗藏春色」,主要是因為它似乎意味著,此地有黃金,或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手孔蓋以水泥虛掩,上頭還寫著:「水肥蓋」,時日一久水泥乾裂,有很多細小的綠色植物,相邀約地聚在了一起,好似多少也有「肥水不落外人田」之意吧! 前些時候,有一天閒來沒事,散步到體育場逛了逛,竟然發現那「水肥蓋」已然翻新了。不知是...

官員如此傲慢

 2021/09/16桃園龍潭石門山附近○官員如此傲慢 近日以來,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非常無辜的被久違50多年的「一碗蚵仔麵線」,搞得灰頭土臉,裡外不是人。 問題出在,立法委員擔心物價飆漲恐影響民眾經濟生活,故試問其:「一碗蚵仔麵線多少錢?」 主計長雙眼微瞇老神在在地答說:「20塊罷!」 此話語一出,雖然長官行政院蘇院長假佛心為其緩頰,說他其實是:「小事糊塗,大事清楚」。 卻已引來全國民眾一片嘩然,紛紛指其: 〜啊是知影啥咪碗糕啦?〜吃米不知米價!〜不食人間煙火!〜天馬行空,講幹話! 隔天有記者先生提問,有民眾指他:「不食人間煙火!」主計長卻答說:「我不抽菸。」 所以,如果記者先生繼續問下去,主計長有可能是如下的回話: 〜有人說你是:「吃米不知米價!」〜主計長答:「我不吃米飯。」 〜有人說你講話像:「天馬行空!」〜主計長答:「我不騎馬。」 〜有人說你:「不知民間疾苦!」〜主計長答:「我沒有病疾。」 〜有人說你:「不知苦民所苦!」〜主計長答:「我不是民。」 身為行政院主計總處的主計長,肩負了解民生物價及社會經濟生活困頓與否的關鍵角色,當他面對國會議員質詢,卻一臉的傲慢,盡是愛說笑地回應,顯然有違其法定職責。 而行政院院長不但在國會殿堂指責質詢國會議員:「不要臉!」竟還為不食人間煙火的主計長說項美言,哥兒倆真個是頏瀣一氣,讓全國百姓欲哭無淚,無奈又無言啊。 這樣的官員充分表現出來的,其實是傲慢,官場上的傲慢文化,從最上頭的高官,一路上樑不正下樑歪,到所屬的官員,通通如是,怎一個「傲慢」了得啊? 這樣的官場上文化,到處充塞、瀰漫著的是:傲慢、耍賴、打混,試問有幾個官員苦民所苦?有幾個了解世上苦人多?(2021/10/14,新竹竹北) ✽附註:行政院主計總處組織法規定(供參): 行政院為辦理全國歲計、會計及統計業務,特設行政院主計總處(第1條)。 主計總處掌理下列事項(第2條):   ...

迷路人孔

 2021/9/20新竹竹北嘉豐二街 ○迷路人孔 抬頭向上望天空有迷路的雲東邊飄來西邊盪 低頭往下看地上有迷路的人這邊晃啊那邊晃 有一天閒閒沒事附近街頭晃啊逛赫然發現台北的汙水人孔到處流浪 一個不留神竟然雙雙迷失在竹北喧嚷的馬路邊 (2021/10/9,新竹竹北)  2021/9/20新竹竹北嘉豐二街2021/9/20新竹竹北嘉豐二街 &n...

餐桌上的大戰

 2021/10/14新竹縣竹北市 ○餐桌上的大戰 叮叮又咚咚杯盤刀叉碗筷啦均已就位完畢 美食當前正準備大快朵頤之際 赫然目睹偌大餐盤裡蹲伏著飢腸難耐的貓 瞧牠虎視眈眈又張牙舞爪 餐桌上的大戰於焉展開 (2021/10/14,新竹竹北)  &nb...

街頭飛龍

 2021/6/14新竹竹北街頭○街頭飛龍 都說〜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龍躍於淵 厲害啊神龍只見其首不見其尾 這一天人潮洶湧車潮滾滾但見一尾龍族邊張著牙舞著爪手腳伶俐 一躍而起飛向天去  (2021/10/11,新竹竹北)2021/6/14新竹竹北街頭2021/6/14新竹竹...

錢多煩惱多

 2021/10/9新竹竹北街頭○錢多煩惱多 一大清早猶滿臉睡眼惺忪看到友人LINE說:如果有錢是一種錯誤我寧願給它一錯再錯 我立馬LINE過去:不管錢多錢少夠用就好 錢多煩惱多是非也多 煩惱多了自在少了 尾隨著平靜的生活就無端地起風起浪起風波  (2021/10/9,新竹...

爬山喝酒

                                                                    2021/10/2屏東縣瑪家鄉前進笠頂山途中   ○爬山喝酒 10月1至3日(五-日),我參加的「南高屏小百岳輕鬆行」活動,在夜色中拉著長長距離的車程,向遠遠的高屏方向奔馳著,為的是走走位於台南高雄屏東附近的三腳南山、西阿里關山、大山母山、棚集山及笠頂山等數座小百岳。 就在走訪笠頂山及棚集山的陡陡山徑上,看到「八三O九登山隊」的有趣路條,多位同伴也眼尖地發現了。 路條的鵝黃色調,在綠色林木的襯托之下,顯得相當醒眼,不若有些大紅、大紫般的讓人感覺到刺眼又不舒服。 路條上,高低起伏的「山」字意象,其下又有登山鞋及冒著泡泡的酒杯或是熱氣騰騰的茶香,讓登頂而來的登山客,迫不及待地想要卸下沉重背包,喝喝茶、吃吃酒;有趣的是,他們取了「八三O九」的諧音,而題上「爬山喝酒」(爬山林酒...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立霧山〜玩登台灣小百岳首登懷想

 2013/2/15花蓮太魯閣立霧山登頂照(領隊阿瑞哥手機自拍)○立霧山  〜玩登台灣小百岳首登懷想 立霧山,又稱為崇德山,其標高1274M,有一枚二等三角基點(編號1221);位於花蓮縣秀林鄉,亦即太魯閣國家公園之內,正當立霧溪與其支流砂卡礑溪的分水嶺上。 岳界朋友將立霧山與清水大山(2408M,一等)、千里眼山(1624M,三等4290),合稱為「砂卡礑三雄」;由此可見立霧山,在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地區,似乎並非等閒之輩。 依稀記得2013年2月中旬,正當農曆春節期間,我參加了新竹...

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南高屏小百岳輕鬆行」小記

 2021/10/3前進三腳南山途中〜會長與太師椅(隊友美拍)○「南高屏小百岳輕鬆行」小記 1.2021年10月1至3日(五-日),參加新北市野外育樂協會嚮導李清文(會長)所帶領的「南高屏小百岳輕鬆行」活動,預計走訪位於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的三腳南山、西阿里關山、崁頭山、大山母山、棚集山及笠頂山等數座小百岳,其情形如下:D0.10/1(五)〜19:00集合從台北出發,一路南下至屏東長治(宿)。D1.10/2(六)~笠頂山(659M,三等7109)、棚集山(899M,三等6646) 及大山母山(325M,一等與土調局圖根點)。D2.10/3(日)~西阿里關山(973M,三等5020)、三腳南山(1186M,二等1087)及崁頭山(844M,三等圖根補點一二三)。 2.此次活動雖說是「輕鬆行」,似乎也有些爬山、愛山人的通病,只要跟山相關的事,都可以輕鬆自在看待,其實,此行程端的是不輕鬆啊。 好比第一天,下了棚集山後,須得驅車由185沿山公路接台1線再接台26線(屏鵝公路),趕著迢迢長長的路程到恆春墾丁。 又好比第二天的西阿里關山及三腳南山,都得開車走過又臭又長路況又不大好的山路,末了還有返程回台北的漫漫路程。 3.為期順利完成此行預定目標,前晚(10/1,五)19:00,即集合自台北出發乘著夜色一路奔馳南下,並借宿屏東長治鄉復興村九龍山西岐城凌霄寶殿的香客大樓 。 據資料顯示,此廟宇始建於民國5、60年代,歷經長達3、40賡續建設終底於成,更於2002(民91)年陸續增建完成九龍池、大門牌樓及封神台,其中封神台乃全台唯一封神高壇。 雖然一樣是主供奉玉皇大帝,卻聞名全台,其最大特色是還供奉周文王及姜太公(姜子牙),堪稱寶島唯一;據悉其是大陸陝西西安西岐城延續而來,多年前相當風行的電視劇「封神榜」,即係在搬演西岐城的歷史傳說故事。 緣於「封神榜」中,姜子牙廣封眾神,故民間一般靈修者流傳的話語說:「只要踏入了西岐城,封神榜上就會有留名。」其意係指,靈修者修持到一定程度或階段時,必須前往九龍山西岐城接受考驗,如順利通過檢驗,則其元靈將受到玉皇大帝及姜子牙授予官位,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封官拜將,進而提升其元靈階位,是故西岐城自然而然普遍受到眾多靈修者前來朝聖。 4.活動第一天預定行程有笠頂山、棚集山及大山母山(由北向南排列),一在瑪家、一在來義、一在恆春;雖都位處屏東縣境,不過除前兩座相鄰近外,第三座(大山母山),則遠在墾丁,算是路途稍稍遙遠了些。 原本的構想,為便於活動結束北返,預計由最南邊的大山母山向北走訪,最後會長從善如流地應隊員要求,大山母山後如有多餘時間,可參觀久負盛名的關山夕照,是以,改成由北向南走,大山母擺在最後頭。 5.也因此,為期能節省一些時間,第一座的笠頂山,我們採取了偷懶式爬山,也就是車子循往第一登山口方向往上直行,過了第二家山友加油補給站(提供諸如咖啡飲料點心卡拉OK等服務)後不久停車,再走路上山。 此路線上下山各約半個小時可完成,雖說花費時間不很長,不過是沿著瘦稜緩坡而上,也是人人走得氣喘吁吁,個個一身大汗淋漓,倒還真有爬山的感覺呢。 笠頂山,標高659M,有一枚編號7109的三等三角點。 眾人拍完登頂照及團照後,沒多作逗留即漫步下山,搭車繼續後續的行程。前後所花時間,大約一個小時左右,與預估時間差不多。 6.第二座棚集山,我們是從來義鄉丹林部落的丹林登山口上山的,開拔出發時是上午09:42,大約是我們由笠頂山下到停車處後的一小時。 不過來到四叉路口已是10:40,我們選擇「B路線」往三角點方向上登,預計登頂後再視時間情況決定是否體驗不同的路線下山。 我們前頭七位夥伴,先是經過大小不一的陡坡,後經棚集下山,不久即登頂棚集山,自出發起算前後花了大約近兩小時。此時腹地廣大的三角基點附近,已有很多山友在休息、聊天,看起來相當熱鬧。 棚集下山,標高835M,有一枚編號三四二的圖根點。棚集山,標高899M,有一枚編號6646的三等三角點。 拍好登頂照,還沒看到後頭三位同伴上來,因前導七位同伴選擇走石板屋路線下山,遂開始下行,才一下子就在將右轉石板屋路線時,即遇到另外三位同伴上來了,因他們已決定登頂後仍循原路下山,所以我們就此話別先下行。 往石板屋路線下山,個人多年來有幾次來訪,一直想走走看,體驗不同的路徑及景觀,記得曾經幾度請教過當地前輩山友,他們總如是說,是有路徑不過雜草叢生、較少人走;也因此一直沒敢嚐試走一遭,如今總算一了宿願啦。 石板屋路線,雖然有部分較為陡峭,且無適才上山路線般,有著很好階梯式路徑,不過似乎沒有想像中困難;尤其在石板屋遺址附近,看到早期部落居民居住的石板屋,雖已崩蹋或成殘垣斷壁,卻仍依稀可看出他們居住環境的艱辛,與迎向現實生活環境挑戰的生命韌性,讓人睹物思懷,內心不禁湧起欽佩之情。 過了石板屋遺址不久,心裡還充塞著這回賺到了的小小興奮,卻如氣象預報所言說,下起了不小的雷陣雨,眾人撐傘的撐傘、穿雨衣的穿雨衣,腳步卻似乎沒有因此放慢。 當我們出登山口,再走回到上午的登山口停車地方,已是下午兩點,此時雨勢稍稍變小了。可是選擇走原路線下山的三位同伴,也許因為下雨山徑路滑罷,竟讓我們望穿秋水似的盼到下午三點近二十分才下到停車處。 因為我們還有一座今日的壓軸大山母山,以及心中寄望的關山夕照美景,所以事不宜遲地就驅車往墾丁方向趕路了。 7.大夥車行路過墾丁,不管是大街上,或是海岸邊,都是人頭鑽動、熱鬧滾滾,顯然自五月中旬以來的這一波嚴峻新冠疫情,讓無數大朋友、小朋友們都十足悶壞了,抓住這難得的假日,遂情不自禁的來一番報復性出遊罷。 我們沒能下車溜噠續行來到登山口,整好裝出發時已是傍晚五點整,此時卻又飄起了細細小雨,會長細心交代戴上頭燈,想必在細雨中前進,這一顆小百岳山頭自然使命必達,我們也都有了摸黑下山的心裡準備。 而這時大時小的雨勢,竟然堅持著陪我們一路登上大山母山山頂,在我們忙著拍登頂照時,才稍微停歇,似乎是菩薩心腸要讓我們拍照般,夥伴們也就老實不客氣地,又是登頂照又是風景照又是合照等,一陣陣喧嘩呼喊,好不熱鬧。 大山母山,標高325M,有一枚一等三角點(兼具一等天文點、重力點及控制點)及一枚土調局圖根點;此山更為殊勝的是台灣寶島緯度最南的一等三角點。 待我們準備要下山時,天色已然昏暗了下來,這時又下起了雨,眾人在陣雨及頭燈的陪伴下,緩步下山時,已是傍晚六點矣。 細細雨勢中,摸黑下山,走得很不好受,可走在前頭的我,卻在半路發生鑽錯路徑的窘事,最後無端地害得大夥尋尋覓覓,多浪費十幾二十分鐘,才找回正路,回抵登山口停車處,已近晚間七點半,內心感到很大的歉意,真是一個欲速則不達的教訓啊。 當然,又是細雨,又是摸黑情況下,欣賞關山夕照美景的期望也就泡湯啦。 8.第二天行程的第一個任務,是西阿里關山,雖然我們也是早早自長治鄉住宿地出發了,卻因路途遙遠,加上路程過了三界𡊨宮廟後路況較不理想,所以到五叉路口停妥車從登山口出發時,已是上午09:20左右。 此山沿途係走高高麻竹林與雜樹林間的舊林道路徑,動植物生態相當豐富,明顯有農作車輛通行深刻痕跡,去程緩坡而上,回程輕鬆愉快;登頂前10多分鐘,須下切再上攀穿越過多年前八八風災崩塌處,此處極易受雨水沖刷或倒木阻隔,宜留心儘速通過。 崩塌處前後,可看到目前已長出翠綠草木偌大崩塌山壁,好似大半高大山體,在強風驟雨摧殘之下,就唏哩嘩啦崩落到山谷一般,看起來雖然壯觀無比,卻也讓人感受到風雨無情,其對大自然界破壞力之可怕,由此可見一斑啊。 大約走了近一個小時,登頂時已是10點多矣,待大夥下山回到停車處已是11點半許;回抵停車處前,我們還順撿了茅山南峰(826M,南化水庫基石11號),據了解,此山與西阿里關山係屬同一稜脈。 依會長提示,在停車處就地享用午餐;甫於上(9)月25日,於郡大山完成高山百岳攀登的隊友何玉卿小姐,也在此時沖泡她完百的客製化專屬紀念咖啡分享夥伴,一時之間,咖啡的清香瀰漫。 西阿里關山,標高973M,有一枚編號5020的三等三角點;基點處附近還有台灣省政府所立的曾文溪水源保護區界樁(23號)及高屏溪水源保護區界樁(36號)各乙枚,感覺區界樁的水能樁質地奇差無比。距基點處不遠,有一約2層樓高暸望台,雖已廢棄不用卻仍英挺矗立,彷彿善盡職責標兵一般醒眼。 上山途中曾有同伴指出,未知西阿里關山芳名何來?經查此山係位於後堀溪與楠梓仙溪分水嶺之上,清朝時曾修築過「小林古道」,是台南市南化區關山村往來高雄市甲仙區小林村的越嶺道,西邊靠南化稱「西阿里關」,東邊靠甲仙則稱為「東阿里關」;而西阿里關山則為小林古道上的最高點。 簡單用過午餐,我們在12:20左右,參觀了此地知名的「出火」奇景後,即續往下一目標〜三腳南山趕路。 「出火」景觀,以往幾次來走西阿里關山,不管是自行上山,抑或是偕親友或參加社團而來,似乎總是來去匆匆,有一回離去前特地上去一看,因是從下方上望,卻未見有火,遂失望而去。 此次,同伴中有人特地往上走,才驚訝地發現「出火」並非浪得虛名,而是真的有火燃燒著,只是無味無聲罷了。 9.至於三腳南山,我們沒有從「跳跳生態農場」停車場起登,而是請充當司機大哥的林前會長,把九人座廂型車直往上開,主要是希望靠登山口近一些些,可以省下一些走路徒步時間,因為今天還想以關子嶺附近的崁頭山為壓軸,可最後因一小段上坡車輪打滑而作罷,我們的詭計沒能如願得逞;待整裝出發時,已是下午13:45左右。 小百岳三腳南山的最大特色,是走完廢棄林道,進入登山口後,一路都是拉繩陡上,過了太師椅後,又更加陡峭,直到登頂;同伴們自停車處開始,努力了近兩個小時,才在下午15:26登頂成功。  三腳南山,標高1186M,有一枚編號1087的二等三角點;還有一枚台灣省政府所立的曾文溪水源保護區界樁。 拍照、休息,順便等待後頭同伴,最後在15:50陸續下山。待回到停車處,時間已然是下午17:20,將近傍晚時分了。這時候,一路上一直隱隱掛在心頭上的崁頭山,終於可以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