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如意馬




飄逸的如意馬姿




○如意馬

雖然,一般民間習俗裡,有所謂的過了元宵十五,新年的況味就全過了,宜把懶散、沈迷玩樂的心思收回來,好好地把工作經營妥貼。

可是,好朋友碰了面,總不免還是要說一句祝福的話語。

有一天,在新竹看到一幅題為「如意馬」的寫意圖,簡單的幾筆書法勾勒,眼前就彷彿出現揚蹄飛翔的英挺馬姿,充滿著一股迎向新春的昂揚生氣。

仔細一看,上頭還有句話說道:

躍馬向前
大好年

一馬當先
福無邊

朋友,祝福您!



201433日,新竹竹北)

以玉山之名~政治人物不宜消費玉山


在南二段南雙頭山看玉山主峰,東峰及南峰

以玉山之名

 ~政治人物不宜消費玉山


日前媒體報導(人間福報,2014214日,第2版;聯合報,103214日,第A16版)指出,行政院長江宜樺在行政院會聽取農業委員會報告「建置自然步道系統發展深度旅遊」後,鼓勵閣員利用機會親近自然步道、多走路運動、鍛鍊身體,還邀請閣員一起挑戰玉山。

玉山,標高3952公尺,是台灣的最高峰,也是台灣的精神象徵,更是東北亞的第一高峰,因其高度比日本富士山還高,是以日治時期即有「新高山」之稱,不但是山友普遍想攀登、造訪的地方;而政治人物往往喜歡拿玉山來消費,已非第一遭,以前台灣省主席宋先生、後來號稱綠色執政的阿扁,甚至是第二次政黨輪替後的馬總統,都曾信誓旦旦想上玉山,據悉前導安全人員已幾度上山堪察地形,但是似乎只是雷聲大雨滴小,只見樓梯響未見人上來,無端花費人民的血汗錢罷了;尤其我們在山上,還聽聞多年前宋主席在北峰大曬恩愛地呼喊「老婆我愛妳!」還是搭直昇機上山,並由原住民大哥負責背負的呢。

前述報導還說江揆在內政部長任內曾攀登過玉山,並整建排雲山莊,此次玉山行還帶有視察政績的用意。然而,個人以為江院長此番話語恐怕凸顯如下諸多問題:

一、一般自然步道並不等同於攀登玉山步道:

玉山登山步道,從塔塔加鞍部的登山口開始,到排雲山莊有八點五公裡,山莊到登頂還有二公里多的陡峭路程。雖說玉山登山步道經過玉管處多年的努力,已趨於大眾化,很多上了年紀的民眾都也可以上玉山。可是,能走一般自然步道,不一定能走玉山的登山步道。

二、常常親近自然步道並不表示可以上玉山:

前述所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在行政院會報告所稱的「自然步道」,似係屬於一般性的郊山或中級山步道,頂多也是高山郊山化的步道(如合歡山的主峰、東峰、北峰及石門山步道)。也就是說,常親進一般自然步道,其實不一定可以攀登玉山步道,兩者之間有其很大的差別性,允宜加以釐清,以免誤導社會民眾。

三、排雲山莊的整建工程似乎毫無政績可言:

排雲山莊的整建工程,耗費很多的民脂民膏,費時多年,還與承包廠商對簿公堂,甚至還搞掉一位玉管處處長,看在社會大眾及山友眼裡,其實是一樁荒腔走板、貽笑大方的事件。因此若說江揆此番上玉山帶有「視察政績用意」,恐怕只會被引為笑話一則罷。

四、陪同官員及隨扈將佔用有限的山莊床位:

雖然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官員口口聲聲指稱,整建完成後的排雲山莊,每天可以提供92人住宿,容納閣揆、閣員、隨扈及同行記者不是問題。可是對於廣大山友而言,原本就一位難求、僧多粥少的山莊,突然進駐一大票官員,勢必佔用有限的山莊床位,其他山友所欲申請的床位將受到排擠。

總之,多運動、多走步道、多親近自然步道,甚至是高山步道,有益你我身心健康,當然是好事一樁。不過,官大學問未必大的政治人物有事沒事就拿「挑戰、征服玉山」來消費玉山一番,顯然有所不妥。個人以為,渠等政治人物一言一行都是吾等子民、百姓的示範,不得不慎重其事啊!


201433日,新竹竹北)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山水彼岸


山水的邀約





山水彼岸


吾有老先生服務學校的同仁劉易齋教授,是一位兼具詩人、作家、畫家、禪修者、將校之師及生命教育等多元生涯角色於一爐的生命實踐者。他已定於10338日至103420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舉辦生平第一次個展「山水彼岸-劉易齋水墨畫展」。

此次「山水彼岸」水墨畫展,所展出的畫作,達七、八十幅,均饒富禪機與生命哲理,計分為「聽潮」、「迎瀑」、「賞雪」、「觀雲」及「野趣」等五大系列。畫家在其韻墨生動、靈采飄逸的畫作中,隱涵生命多元藝象,直觀當下,與觀賞者心靈映照,不亦同感超塵物外之快意。

此展以「山水彼岸」主題,意涵著:「山水」為紅塵世間之萬象;「彼岸」則為「涅槃寂靜」之生命圓成境界。「山水」與「彼岸」兩相印照,實含寓「煩惱即菩提」及「菩提不離世間覺」的人間佛教意旨。

從「山水彼岸」水墨畫展,也讓自己不覺憶起,近些年來陸續完成的圖文並茂的拙文「紅塵山水」、「紅塵山水2」及「紅塵山水3」,該主題作品雖仍持續創作之中,並規劃寫成10冊;只是「山水彼岸」似乎已然觸探到彼岸的「菩提」韻味,而「紅塵山水」則猶在滾滾紅塵之中跌撞翻滾啊!


2014227日,新竹竹北)








淺讀金剛經


○淺讀金剛經

1.
語言如肥皂泡,本無色彩,卻因欲念不同,生出了爭執心;自己未必是鮮花,他人也未必是豆腐渣,言多必失,心利則言尖。今天你罵他,明天他罵你,個個是豬頭,有什麼道理。(p46

2.
平靜地面對困難,開心地迎接苦難,艱忍不拔地克服困難,這是我們能夠逐漸改變自己生命狀態的一個重要密碼。(p59

3.
佛法真正能給我們帶來好處的,是一個平常清淨的心,我們的慈悲,我們的寬容,我們的至誠無私,這能讓一個人活得很純粹,讓有限的生命變得很多采、很幸福。(p102

4.
佛家講究大慈大悲,是一種什麼樣的慈悲呢:與眾生沒有分別心,對每個人,甚至一草一木都要充滿愛,即使無緣無故,即使對方很快樂,我依然沒有分別心地要愛他們,這種愛清淨無欲,大慈大善的愛,是真正的大愛,沒有我執,沒有私念的愛。
這樣的愛,並不見得馬上見福報,但卻一定會帶來一顆平靜清淨的心,一個具有菩薩心腸的人,一種令周圍環境都願意和諧相處的美妙世界。一個身上充滿慈悲心的人,不會有任何的惡意,所以無論孩子,警惕的動物,所有具有靈性的形式,都會與這個人形成融洽的關係,沒有傷害,才會有安全感,有共通性。(p103

5.
我從來不抱怨,不生氣,也不喜歡發火;問題出現,爭執不能解決衝突,喋喋不休也不是好的解決途徑,多用行動,少發脾氣,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也許世間的真理的確是最簡單易懂的道理,少發點脾氣,多用行動去解決問題,爭執與發怒的時間,也許已經能夠把問題解決了,可是不少人仍然要逞一時之快,口水四濺,唇槍舌劍,可是到最後呢,還是於事無補,要不就放棄,要不就只好重來。(p132

6.
願意去踐行,願意把想法轉化到自己每天的行動中,這才是真正的信仰了佛法,真正的從智慧中受益。(p199

附註:
《淺讀金剛經》乙書,中國大陸夏春芬主編,台北廣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118月二版一刷)。從服務學校圖書館借閱而來,很喜歡其文字與敘說方式,淺顯而不是長篇大道理,謹摘錄其中喜歡的數句,分享給讀者好友。


2014221日,新竹竹北)

粗茶淡飯


○粗茶淡飯

吾友老先生平日上班的午餐問題,大抵是在服務學校的學生餐廳簡單解決。習慣上會自己攜帶便當盒,近中午時分,與同仁相偕赴餐廳買回來辦公室享用。

那便當盒,是多年前其女小學生時代,每天上學攜帶的營養午餐餐盒,她今年已升上大學二年級。

自己攜帶便當盒,那是為自己以及地球所能做得到的一樁簡單小事;不過,在學校行政大樓,卻似是一個特立獨行的行為,因為教職員同仁之中,自己帶便當盒等餐具來的少之又少、屈指可數,他們都說麻煩,還得自己洗,就用餐廳的免洗餐盒,方便多了。

老江今日巧的未帶到餐盒,只好使用餐廳提供的免洗便當盒裝飯菜。中午用餐時,看到上頭有一句話如許說到:

粗茶淡飯消化好,
生活規律精神足;
扭腰伸腿體力佳,
一日三笑快樂多。

他邊吃邊想起「粗茶淡飯菜根香」的話語,那簡單的飯好像越咀嚼越有勁了。


20121222日,新竹竹北)

百岳二三事


○百岳二三事


20142月間的一個假日,偕家人參觀新竹市「慢飛兒」二手書店,以台幣10元購得一本小巧玲瓏的小書~「與大山賽跑~浪子教授謝智謀的故事」。

該書作者羅吉希先生,乃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010月所出版。因其內容寫的是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教授謝智謀浪子回頭,及其攀爬多座國內外高山的故事,還附有當事人君在國內外爬山等活動的圖片,讀來有趣。

不過,該小書中曾提到教授從國外學成歸國任教時,依筆者推測大約是200203年(民國9192年),卻指稱:「當時台灣還沒有『百岳』的稱號,國內休閒的風氣也還沒有很開放……」,個人閱讀之後深深不以為然。

後來想想,教授可能在國外待久了,當年初初回到國內尚不了解國內登山及休閒旅遊活動的狀況。因為,在國內的登山活動,已有將近百年歷史,不但高山百岳,還有小百岳,其中尤以「高山百岳」,更是早在40多年前就蔚為風尚,且流行多時啦。

民國60年代(1971年)更由丁同三、林文安、蔡景璋及刑天正先生等號稱的四大天王,從台灣全島258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之中,挑選出較具特色的100座,定名為台灣高山百岳,其選錄的資格條件為「具奇、險、峻、秀,且山容起伏明顯,在地圖上註有山名、有三角點者。」而且更成立百岳俱樂部,藉以推廣攀登高山百岳,一時之間,使得幅員不甚遼闊的小小台灣,攀登高山百岳者很是流行。
談到百岳登山前輩「四大天王」,記得其中的刑天正先生,曾在1971年台灣登山界盛事「央山脈大縱走」活動中擔任藍隊隊長,他如許寫道:

在沈醉中,
我從高山想到太空,
想到海洋,
想到隔海的遠方,
不禁淒然。

另外,也是「四大天王」之一的林文安先生,也曾在19745月間與同伴攀登新康山後,如此寫道:

爬山可以不擇路途,不避坎坷
也可以爬得很辛苦,甚至爬得很不如意
只是不能爬得太俗氣

除了前述高山百岳之外,大約是在2003年(民國92年)間,當時的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為了推廣國人的登山、健身活動,與國內登山社團合作,挑選了各縣市(含離島地區)具代表性的100座郊山及中級山,定名為「台灣小百岳」,無形之間也鼓舞了很多愛山朋友的登山熱潮。

近幾年來,對於國內外登山活動出錢出力不遺餘力的歐都納登山用品公司,更推動所謂的「玩登台灣小百岳」活動,其中的小百岳範圍,與前述體育委員會原本所訂的小百岳除了少部分稍有不同外,大體而言還算一致,不但遍及台灣各縣市,甚至是離島的金門、馬祖、澎湖及蘭嶼,都有郊山入選,讓很多「愛小山」的山友,經常利用假日風塵僕僕地遊走全島各地小百岳,已然造成攀登小山的運動風尚。

從前述有關台灣高山百岳及台灣小百岳的盛事及盛況看來,如果說10多年前,台灣「還沒有『百岳』稱號」,顯然是很大的誤解,為免誤導社會大眾,甚至有辱努力推廣高山百岳及小百岳活動的前輩山友,爰提出個人淺見。


2014227日,新竹竹北)







與大山賽跑


○與大山賽跑
~浪子教授謝智謀的故事

1.
也許年輕的你,無法立刻看到生命的全貌,但是一個好朋友的提醒和激勵,常常可以成為我們繼續往前走的動力。
盼望這本書成為你的一個朋友,為你的下一步點出一些亮光。(P12

2.
我心裡很清楚,雖然是重複走過無數次的相同山水,但我已經踏上一段不再一樣的旅程。(P15

3.
凡事都需要學習,時間是必要的投資。(P27

4.
山對我而言,就是家。
只有在山裡時,我的心才能安靜休息,才有回到家的感覺。(P37

5.
從十八、九歲爬山以來,我每爬一座山,目標就是登頂。(p112

後記:
「與大山賽跑~浪子教授謝智謀的故事」,作者為羅吉希先生,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出版(201010月);20142月間於新竹市「慢飛兒」二手書店以新台幣10元購得。因內容寫的是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教授謝智謀浪子回頭,及其攀爬多座國內外高山的故事,讀來有趣,是以謹摘錄數句佳言以分享讀者。

不過,文中(p95)提到教授從國外學成歸國任教時,大約是20020304年(民國91923年),卻指稱說「當時台灣還沒有『百岳』的稱號,國內休閒的風氣也還沒有很開放」,個人深不以為然。

想來,教授可能在國外待久了,當年初初回到國內尚不了解國內登山及休閒旅遊活動的狀況。尤其,「高山百岳」,更是早在340年前就蔚為風行了。

民國60年(1971年)更由丁同三、林文安、蔡景璋及刑天正先生等四大天王,從台灣258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挑選出其中具特色的100座,定為台灣高山百岳,其選錄條件為「具奇、險、峻、秀,且山容起伏明顯山峰,且在地圖上註有山名、有三角點者。」而且更成立百岳俱樂部,藉以推廣登高山,一時使得小小台灣攀登高山百岳者很是流行,是以說10多年前,台灣「還沒有『百岳』稱號」,顯然是很大的錯誤,為免誤導社會大眾,甚至有辱努力推廣高山百岳活動的前輩,爰提出以上說明。


2014221日,新竹竹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