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7日 星期日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2018/12/26新竹芎林~飛鳳山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休嚷嚷著不要緊
也別總是說沒關係

就是因為~
你踩我踩他也踩
你踏我踏他也踏
大家都踩一踩
踏一踏

如此這般~
今天明天後天
一年一年又一年
三年五年八年

把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擔
加諸於只是跨越小小山徑的
樹根



20190128日,新竹竹北)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包容的心


2018/11/05新竹新埔


○包容的心


2018寶島台灣的縣市長大選,代表國民黨遠征高雄的韓國瑜韓總,抱持「愛與包容」,堅持不抹黑、指摘對手以及其家人的競選理念,即使在對方候選人的豬隊友,三番兩次針對他的談話,採取歪曲、斷章取義,甚而是抹黑、抹紅,他也不改變其原則,最後終於獲得高雄市多數民眾的支持,高票當選,並為台灣民主選舉立下了的典範,真是難能可貴;也難怪韓總所引發的潮流,一直蔓延、燃燒,選舉完畢至今,仍然處於人氣王而居高不下,儼然成為當前媒體寵兒。

近日在網路上,看到一則美言,細細咀嚼之餘,感覺與前述韓總所堅持的「愛與包容」,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謹分享如下:

感恩的情懷,是和諧的甘露;

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泉源;

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



20181221日,新竹竹北)



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愛與包容

2018/11/05新竹新埔


○愛與包容


被視為台灣2020總統、立法委員大選前哨站的2018縣市長、縣市議員「九合一選舉」雖然已經落幕,不過其選舉過程中,仍不免出現漫罵、抹黑、抹黃、挖苦等戲碼,甚至有曾經貴為行政院院長的候選人,雖拖著老邁年華上陣,卻無法跳脫以往的選舉模式,讓我們不禁感慨:曾是我們最高行政首長,如今為了勝選,卻端不出有力政見,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以挖掘對手瘡疤為能事,真是越走越回去了,讓人看不出絲毫昔時行政院院長的高度啊!

而單槍匹馬來到南部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韓總,卻讓人二耳目一新,以改善高雄民眾經濟生活等理念,當對手抹黑、抹黃時,他仍舊秉持著「愛與包容」,不漫罵、不抹黑、不抹黃,最後獲得廣大高雄人一致支持,大勝原本預估躺著選也上的執政黨候選人十五萬票。

韓總的這股拼經濟的韓流旋風,不但狂掃全台,影響各縣市選情,甚至引起鄰近各國媒體的關注,想必已為向來每遇選舉必瘋狂的台灣選舉走出了典型民主的模式。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曾如是說(商業周刊1618期,p96):

惡意無所不在的年代~
當別人低劣攻擊,
我們要高尚回應。

的確,這樣的智慧與高尚,我們已從此次2018台灣九合一大選候選人韓總的「愛與包容」裡看到了端倪。



2018126日,新竹竹北)


2019/02/04新竹新埔(翻攝自該雜誌)



征服一座山

2018/7/29從合歡山松雪樓附近看~奇萊主北峰


○征服一座山


有山友表示,好不容易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如願完成一趟高山縱走行程,除了親朋好友的走告相賀外,自己也PO出文圖,說到此行「征服」數座高山的喜悅之情。

對此,吾友老江先生指出,其實:

山,
有大山有小山
有高山有郊山
更有中級山

即便有人天天爬山
甚或走遍大山小山
但自古至今
有誰人真正地
征服過一座山?



2018126日,新竹竹北)





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傲慢必敗

2018/10/02新竹新埔


○傲慢必敗


前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韓國瑜,在沒錢沒人沒奧援的情況下,炒熱了2018南台灣的九合一選情,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他的誠懇與充滿希望的政見,深深打動高雄熱情民眾;這股熱潮正在台灣各縣市漫延、燃燒、擴散。

反觀另一方面,民×黨推出的西瓜候選人,原本以為躺著選也上的認知,最後雖然驚醒過來了,卻仍難改其一向的傲慢與高高在上。

近日無意間,看到前述西瓜候選人上政論節目,在面對一位台北市女性議員的談話時,那種傲慢、自大、目中無人、自以為是的態度,看在民眾眼裡,真是糟糕透了,最後主持人也看不下去了,只好出面打圓場。

有句名言如是說:

傲慢,是絕症;
因為自己看不見。

從前述西瓜候選人的傲慢態度,我們不難看出他的高度。
即便你我不是醫生,其實我們也看出了:

傲慢是絕症,
傲慢者必敗。

更貼切一點的說是:

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高度決定你的器度。



2018114日,新竹竹北)


做你自己


2018/11/05新竹新埔


○做你自己


俗凡我輩的生活,之所以處處充滿著煩惱與不快樂,多半來自於:

不管怎麼努力,別人總是不滿意。
不管怎麼賣力,總是不如別人意。
不管怎麼拼搏,總是比不上他人。

凡此種種諸多不如意,問題關鍵在於:總是活在別人的陰影裡,以致忘了我自己。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如下有趣的話語:

老鷹,不須掌聲,也在飛翔。
小草,沒人心疼,也在成長。
野花,沒人欣賞,也在芬芳。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溫度。
風有風的自由,雲有雲的溫柔。

的確,關鍵在於:做你自己。

如是,你將發現:

路是無限的寬廣,天空是無限的藍。
生活其實可以很單純、快活、自在。



2018114日,新竹竹北)



念佛登山隊


2018/10/25桃園大溪~溪州山


○念佛登山隊


經常爬山的人,不論你走的是高山、中級山,還是郊山,你一定可以在步道沿途,尤其是登山口,或是叉路,或是山頂的地方,看到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登山社團的路條,也有山友稱其為布條。

路條的主要用意,其實應是指引登山者方向指標,所以它最常出現的地方,就是登山口、叉路口,可是後來逐漸演變成各個社團互不相讓、互別苗頭的行為,最後導致同一地方你綁我綁他也綁,花枝招展、花花綠綠、百家爭鳴、熱鬧滾滾的路條堆、路條海、路條山,真是氾濫成災、條滿為患啦。

近年來,爬山的時候,總有機會看到「阿彌陀佛念佛登山隊」的路條,總是讓我眼神為之一亮,最早的一次是在南投溪頭的鳳凰山,後來是在國姓的九份二山,最近的一次是桃園石門水庫附近的溪州山。

走在蜿蜒漫漫的步道上,即使自己一個人,邊走邊心裡輕輕誦念「南無阿彌陀佛」或是「阿彌陀佛」,彷彿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以及諸佛菩薩就陪伴在身旁一般,於是:再遠的路程,也輕鬆愉快;再難的路徑,也輕鬆自在。



2018114日,新竹竹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