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富士頂上八神峰

 

                                                             富士山頂八峰示意圖(圖片來自網路)

○富士頂上八神峰

 登頂富士山最高頂峰,放眼壯觀駭人直徑約800公尺,深約200公尺的火山口周邊,你可以發現除了海拔標高3776M最高峰~劍峰外,還有諸多醒目山峰十來座;一般習慣取其中七座加上劍峰,即成所謂的富士八峰」,或稱「富士八岳」;亦有稱其為「八神峰」者。

 富士山頂上的這八座著名山岳,依海拔高低排列為:劍峰、白山岳、伊豆岳、成就岳、三島岳、朝日岳、久須至岳,以及駒岳。

 偌大的火山口,稱為大內院,狀似是佛教出家師父所用的缽;其周邊的八神峰,象徵著佛教所謂的八葉蓮花,此與富士山自古以來,即為山岳信仰之代表,其實有著很密切關聯。

 有一天在資料搜尋及閱讀過程中,竟然發現新北市淡水地區有「日本富士八峰拉麵(竹圍民生路、北新路各一家),也許老闆曾是富士山迷或八峰挑戰者,有機會到淡水也許可以嚐一嚐。

 謹將前述所提「富士八峰」,別稱、標高及所具特色等相關資訊表列如下,以供參考:

山峰名稱

又名(別稱)

海拔標高

所代表佛(菩薩)

所具特色(設施)

備考

劍峰

阿彌陀岳

3776M

阿彌陀佛

統稱富士山

日本最高峰、

二等三角點

 

白山岳

釋迦岳

3756M

釋迦牟尼佛

二等三角點(富士白山)

山頂鳥居

 

伊豆岳

觀音岳

3749M

觀世音菩薩

天之御柱

 

成就岳

大日岳

3734M

大日如來

山頂鳥居

 

三島岳

文殊岳

3734M

地藏菩薩

山頂鳥居

 

朝日岳

勢至岳

3733M

大勢至菩薩

 

 

久須至岳

藥師岳

3725M

藥師如來

山頂鳥居

日本山岳縱走紀念碑

 

駒岳

淺間岳

3718M

文殊菩薩

山頂鳥居

 

 

(202088日,新竹竹北

                                                                      富士山頂八峰示意圖(圖片來自網路)

從空中鳥瞰富士山(圖片來自網路)

                                                                         2019/7/30富士山頂示意圖

2019/7/26從河口湖看見富士山之美


等無人

 

2019/7/26河口湖畔遊湖售票處


等無人

 

清晨之際

大地的神秘面紗

猶遮掩著偌大的臉顏

 

富士五湖之中

開發最早、湖岸最長、面積堪稱老二

海拔標高830M的河口湖面

靜如處子般

無一絲絲波紋

 

你瞧瞧

此時此刻

袖珍的遊湖售票亭

也是等無人啊

 

2020820日,新竹竹北)

2019/7/26河口湖畔國立公園牌坊

2019/7/26河口湖畔遊湖售票處


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日本最低海拔的富士山〜大潟富士

 

大潟富士山美姿(取自網路圖片)


日本最低海拔的富士山大潟富士

 

記得先前在談說富士山的相關文字中,曾提及日本人對於山岳的信仰、敬謹,大抵是起源於海拔標高3776公尺的全國最高峰〜富士山是以在日本國內,還有所謂的鄉土富士きょうどふじ),也就是指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名字中帶有「富士」大大小小山岳。

例如山的形狀酷似富士山,或與富士山有某些關聯,或是代表當地的主要山岳,甚至單純為了宣傳就稱之為「○○富士」。聽說,在關東地區還有稱為「富士塚」的人工小小山丘呢。依資料得悉,日本全國各地的鄉土富士,已有400多座,其民眾對於心目中的靈山、聖岳〜富士山瘋迷之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啊!

最近在網路上,發現一座號稱有「日本海拔最低的山」之一的山,名為〜大潟富士。此山位於秋田縣南秋田郡大潟村,地理上的海拔標高為0公尺。據了解,那其實是一座人工山丘,由於大潟富士周圍是廣闊的圩田,低於海平面以下。於是根據富士山高度3776M,取其千分之一3.776M以下的平面上,堆砌了這座圓錐形的山丘,使山頂標高剛好就在0M(即海平面)

資料顯示前述所稱圩田」,即是圍墾(又稱圍海造田),是指在沿河、湖或海的區域通過修築堤壩(或海塘),再將河水、湖水或海水排出,以取得可利用土地的一項工程措施;與之相對的,係將砂土或廢棄物倒入海中,則是一般所謂「填海」,兩者不盡相同。經圍墾取得土地即所稱圩田polder)。

據悉,這座大潟富士,主要是日本秋田縣測量設計業協會,為迎接1992(平成4)年創立20周年紀念,配合大潟村所企劃的紀念性活動;並於199563測量之日竣工。

從前述資料看來,大潟富士似乎相當具有特殊性與趣味性;不過,面對圖片裡積雪天候下的大潟富士,我直覺想到的是台灣南部七股高聳的鹽山或鹽田罷。


2020817日,新竹竹北)


大潟富士山美姿(取自網路圖片)


大潟富士山美姿(取自網路圖片)


2019/7/26從河口湖畔看見富士山之美


2019/7/25從爽口的民生產品中看見富士山身影


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你會再去爬富士山嗎?

 

2019/7/30登頂富士山最高峰〜劍峰(隊友美拍)


你會再去爬富士山嗎?


 據說,日本民間有句流行諺語,大意是說:

富士山,攀登過一次的人是智者,

攀登兩次的人是笨蛋;

但此生不曾去過的人,則是大笨蛋。

 的確,海拔標高3776公尺的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是日本的精神象徵,也是日本三大靈山及百大名山之一,更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聖山;是以每年夏季開放期間,就有230萬來自其國內及各國的遊客與登山客前來走訪、攀登。

 一些識與不識的登山者,總是把富士山、神山,當成完登台灣高山百岳,或登過玉山之後,下一個進階或挑戰的目標。

 也有的人將富士山列為,此生必遊、必定要挑戰的指標性景點。

 可我住在高雄的前輩山友陳大哥,就曾慨然地表示:

 我這輩子絕對不可能去爬富士山。

 究其原因竟然是:富士山林木甚少,是典型火山地形,上下山沿途盡是火山石灰,走一趟下來,一定是灰頭土臉、自己認不出自己。

 那一天,完成一日單攻富士山後,我們來到東京投宿旅館,就在晚間的慶功宴上,也許完登富士山,或是行程接近尾聲了,幾杯冰涼爽口的啤酒下肚後,大夥模樣顯得很嗨!

 過了沒多久,有些吵雜聲響的空間裡,突然有人問道:

 你會再來爬富士山嗎?

 咱家我自認自己並非所謂的智者,可面對很多紅塵俗事,有時候還真有些笨笨的;不過,一直到飛機平安地降落桃園國際機場,我猶在心底向自己提問:

 你會再去爬富士山嗎?

 

202089日,新竹竹北)

2019/7/26一路奮力向上

2019/7/30一路奮力向上

2019/7/26一路低頭挺進

往富士山最高峰的山徑上

經由馬背邁向富士山最高峰〜劍峰

登頂富士山最高峰〜劍峰(隊友美拍)

 


喂,我在富士山五合目啦!

 

                                                      富士山吉田口路線(入口)圖示(取自網路)

我在富士山五合目啦!

第一次攀登日本海拔標高3776公尺的富士山,心裡不免有些些的激動,以及隱隱的興奮,那種感覺其實有些微妙。

也許,因為那是日本的最高山峰,是日本的精神象徵,也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靈山、聖岳;而且,現在他又多了一個頭銜〜世界文化遺產。

那一天,眼看隊員們整裝完妥,領隊遂一聲令下,大夥興致勃勃、鬥志昂揚地從五合目開拔出發了。

此時,有位同伴正大聲嚷嚷地對著手機講話

我在富士山五合目啦!

攀登富士山,五合目,雖然海拔已達2300多公尺,其實是才剛剛出發的地方。

所謂的「合目」,據悉是日本傳統上計算山高位置的單位,一般是把一座山依高度平均分成10個等份、級,每一個等份、級,即為一「合」「目」則是代表序數。

以富士山為例,大致上各登山路線(入口)都一樣,由山腳下至山頂共分為十個合目,半山腰稱為五合目,由五合目再往上攀登,便是六合目、七合目、八合目,直到山頂則為十合目。

不過,上述似乎是一般性的作法,有些山頭也有例外情形。例如,先前曾提到過的「鎮國之山」紀念碑除了設於富士山頂外,題字者知名書畫大家梧竹中林(1827-1913)家鄉附近的北山(標高1000多公尺)也有設置,而其地點是停車場邊邊,據悉已屬該山八合目了。

 202089日,新竹竹北)

 

 

富士山吉田口路線(入口)圖示(取自網路)

2019/7/27人潮洶湧的富士山五合目

人潮洶湧的富士山五合目

2019/7/30經由馬背邁向富士山最高峰〜劍峰

2019/7/26河口湖畔看見害羞的富士山

 




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品嚐十八萬分之一的富士美味

 

十八萬分之一的富士美味(作者翻拍)

 

○品嚐十八萬分之一的富士美味

 

彷彿一窩蜂罷

那風味是甜是膩

一時竟難以啟口

一五一十地

說清楚講明白

 

四面八方

全國都道府縣市町村

大大小小

男男女女

心的方向頗一致

向著全國第一

高聳入雲的富士山

 

一如冬日白色戀人

口味是北海道

或是靜岡

或是山梨

或是京都抹茶

似乎已無關緊要

 

男女老少全方位地

味蕾全開

盡情品嚐著

十八萬分之一的

富士美味

 

2020816日,新竹竹北)

 

2019/7/30於日本富士山頂基點處

十八萬分之一的富士美味(作者翻拍)

十八萬分之一的富士美味(作者翻拍)

十八萬分之一的富士美味(作者翻拍)

 



單攻富士山

 

2019/7/30於前進富士山途中

 

○單攻富士山

 單攻,此時若是討論起來,可能的情況也許會是:

 你我他各有看法,主張個個不相同;

我道東來他說西,誰是誰非難定論

 此番我們所謂的〜單攻富士山,也就是〜彈丸富士山;指的是在一天之內從登山口出發,登頂後當天下山返回登山口,而不在山上(山屋)過夜。

 話說20197月杪,我們為期七日的富士山行,領隊名為2019世界文化遺產日本首岳-富士山‧次高山-北岳‧百名山-高尾山連登之旅」(其後調整為2019彈丸富士及北岳之旅」)

依計畫原本的富士山登頂日,是抵達日本的第三天(7/27),可是前一日(7/26)下午傍晚時分,當我們一行自吉田口路線五合目(2300M)努力上山,在上抵預定下榻的地點~八合目白雲莊山屋之前,即開始下起要大不小的雨,竟是受颱風過境環流影響所致,而且當晚更是連夜風雨不斷、不止不歇。

 隔天(27日)清晨雨勢仍未停歇,依領隊(會議決議)指示,基於人員安全考量,只得自八合目山屋處冒著風雨下撤,返回投宿旅館。

 接著我們利用了7/2829兩天,先走訪列為日本百名山之一,更是日本第二高峰的北岳(3193M);就在完登北岳隔天,大夥再度上山挑戰富士山,而且是一日單攻。

 730號,為了今日再度挑戰富士山的決心,領隊微微調整了行程,把今日原本計畫的笛吹市採水蜜桃、纜車體驗走訪高尾山(599M)等活動取消;並且凌4點,即從下榻的甲府竜王RATON溫泉酒店驅車往五合目奔馳而來。

 清晨5半許、6點未到五合目,竟以著極其安靜的氛圍迎接我們,商家均尚未開張營業、廣場上三兩的人兒,簡直與數天前的人山人海、人潮洶湧有天壤之別。待大夥們整裝完畢,領隊一聲令下,我們即從五合目開拔出發,夥伴們個個精神抖擻向前邁進了。

 可惜的是,兩對夫妻檔同伴,考量年齡稍長,且一日上下富士山,有些顧慮體力負荷,所以他們商量好不上山,不過他們剛剛在一合目就先行下車了,預計從一合目開始漫步、沿途賞景,上到五合目與我們下山時相會合,想來也是相當不錯的構想,也一定會有豐富且意想不到的收穫罷。

 另外,來自高雄的同伴,也是我富士山之行的同居室友清枝兄,他身材壯碩、為人熱心謙和,本身是登山社團領導,又是山難專業搜救成員,在山上奇奇怪怪現象看多了,當然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可是當他看到我們從五合目出發,就低著頭勇猛上攀,個個一副勢在必得模樣,有些看不下去,所以走到約是七合目左右,就向領隊表示:他想慢慢走,不一定要登頂,也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領隊從善如流答應了,所以他老兄就把我們拋棄啦。

 今日天氣超好,一路景色不錯,有時候抬頭看看雨洗刷過的藍天白雲,倒也不錯欣賞,頗不同於數天前山雨欲來的陰沉,甚或雨勢不止不歇,好在我們提早出發,人潮不致擁擠,走起來速度很快,所以大約上午9點,就到達八合目了;白雲莊即是我們26號晚間住宿的山屋,當然也是我們27號一早冒雨撤退的所在啦。

 11點時,上抵富士頂上奧宮,有很多山友駐足參拜,繼續努力半小時,1130分左右,抵達富士山頂上淺間大社奧宮,在鳥居一旁有鎮國之山」紀念碑,相當醒目。此地海拔標高3710公尺,已算是富士山的山頂,除前述神社外,還有郵便局、頂上富士館(商店、宿泊)等設施;由此地經過號稱馬背的碎石陡坡,我們走了約20多分鐘,即上抵富士山最高峰〜劍峰,海拔3776公尺,設有一枚二等三角點。由於考慮時間相當緊湊,我們未能進行山頂上火山口的缽之巡禮;加以劍峰基點處腹地不大,不時有遊客爭相與海拔標柱或三角基點合影,所以我們拍了登頂團照後,即下到頂上淺間大社奧宮前廣場午餐及休息,以儲備一些待會下山漫漫路途的體力。

 剛剛在富士山最高峰〜劍峰的旁邊,還設有氣象觀測所,號稱是日本海拔最高的氣象觀測單位。記得在網路上看過一則訊息,曾獲得直木文學獎新田次郎君,即係根據他在富士山頂氣象觀所的工作經驗,撰寫有關富士山的諸多作品。其獲獎作品《強力傳》是描寫富士山挑夫工作與生活的小說。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死在富士》、《發怒的富士》、《芙蓉的人》《富士山頂》等等作品。

 談到在山頂氣象觀所服務的新田次郎君,及他以富士山為素材的創作,不覺憶起登山因緣,曾結識服務於玉山北峰氣象站的專業人員,有的經常分享北峰的特殊景物訊息與圖片,尤其是寒冬冰天雪地的鏡頭,讓人相當佩服他們在高海拔山上為工作的付出與努力。有一回在新竹市文化中心,參觀一項攝影展,很多幅作品即是冬日積雪的玉山,相當美極難得,後來一交談作者陳君亦曾服務於北峰氣象站,台灣最高的氣象單位,他的一幅冬日下雪的玉山主峰,在晨光中顯現出冷峻的紫灰色調,讓人印象極為深刻。過了好些年了,有一次到嘉義竹崎樟腦寮走訪小百岳獨立山,在一家小吃店偌大牆角上,看到前述玉山主峰雪景複製圖,經詢問老闆竟是作者陳君的親戚,想來真是有緣啊。

 休息得差不多了,我們約在12點半許開始下山,吉田口路線的下山路徑,與上山分途而行,沿途盡是細細碎碎的火山灰,順勢而下,快速又不費力;大約將近3個小時的下午15點出頭,我們已回抵五合目約定集合處,想來極具傳奇性的一日單攻富士山,總算如願完成啦!

2020816日,新竹竹北)

2019/7/30抵達富士山頂(隊友美拍)

經由馬背向山頂最高處挺進

山頂巨大無比的火山口

富士山頂火山口周邊狀況圖

2019/7/30富士山最高點〜劍峰三角點

                                                        2019/7/30登頂富士山最高點〜劍峰(隊友美拍)

2019/7/30於前進富士山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