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日 星期六

一個人的「台灣小百岳」

2017/06/27苗栗仙


○一個人的「台灣小百岳」

不管是高山,或是郊山,前輩山友總是再三叮嚀、提醒,盡可能避免獨行,以免滋生危險;尤以,每當山難或迷途事件發生,獨行或獨攀的危險性,總會一再的被提起、被討論。

然而,不論是高山,或是郊山,獨行或獨攀的現象,總是一直存在著,似乎也不可能減少。

在前輩山友之中,不但獨行或獨攀高山百岳,甚至於還有一個人,獨自進行中央山脈大縱走,而在30天或40多天順利完成了壯舉;且有人曾經將大縱走的過程,寫成厚厚重重一大冊可以充當大枕頭伴眠的「一個人的中央山脈」專著。

多年以來,個人雖然喜好攀登高山,不過,除了合歡山附近的數座山頭外,大抵都是參加登山社團行程,或是山社嚮導自組隊,至少也是與友人同行。

嗣於201166日於第二度「南二段縱走」的雲峰完登高山百岳後,恰好遇上了歐都納推展「玩登台灣小百岳」活動,鼓勵全民登山健身,於是投入遊走小百岳行列。這些年來,一直樂此不疲,也一直樂在其中,至20191月間已完成7輪台灣小百岳的攀登走訪。

而從如下統計表看起來,在7輪總共700座小百岳(每一輪中同一座山頭如走訪二次以上者,以第一次為計算標準)中,「參加登山社團」者,61座(次);「偕山友或家人上山」者,151座(次);「自行上山」者,488座(次)。

也就是說,在這幾年的走訪分散於台灣各縣市乃至蘭嶼澎湖金馬的小百岳中,「自行上山」情況居多,甚至,第7輪裡頭,除了一座(花蓮八里灣山)係「偕山友或家人上山」之外,其餘的99座,均是咱家個人「自行上山」

所以,本文標題上,咱家我也就大膽東施效顰地美其名曰:「一個人的台灣小百岳」啦!

輪別
攀登時間起迄
(年月日~年月日)
走訪(上山)方式
備註
自行上山
偕山友或家人上山
參加登山社團

-1
201179日~
20131110
44
9
47

-2
20131113日~20141120
82
15
3

-3
20141224日~20151019
85
8
7

-4
20151020日~2016922
59
39
2

-5
2016923日~
2017610
67
31
2

-6
2017611日~
201828
52
48
0

-7
201829日~
2019111
99
1
0

-8
2019112日~
0
0
0
積極努力以赴之中
-9
0
0
0
0

-10
0
0
0
0

合計
17
488
151
61



201921日,新竹竹北)

2014/01/11新竹石牛山

2017/06/27從南庄附近看獅頭山

2017/06/27從獅頭山頂附近看加里山

2017/06/27苗栗仙


Related Posts:

  • 鯉魚山~小百岳1-077 ○鯉魚山~小百岳1-077 鯉魚山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與志學村的交界處,屬於中央山脈中段脊嶺向東延伸之一的知亞干山支脈稜端;亦為知名的花蓮溪主流及其支流木瓜溪、荖溪的分水嶺。山腳下有遠近聞名也是花蓮地標之一的鯉魚潭,潭水終年清澈,為台灣東部最大的內陸湖泊;以往曾以「澄潭躍鯉」,名列花蓮八景之一。 據資料指出,鯉魚潭,係因有鯉魚山而得名。惟實際上的認知與經驗發現,不管是遠來的遊客,或當地民眾,仍以對鯉魚潭有較深刻的印象。是以… Read More
  • 壽山~小百岳1-080 ○壽山~小百岳1-080 壽山位於大高雄市鼓山區,一般熟悉的名稱又稱為柴山,也有稱壽山風景區或是柴山自然公園。據悉,此山早期的名稱很多,諸如:萬壽山、打狗山、打鼓山,或高雄山,各有其典故與傳說。日據時期為討好太子而稱之為壽山,後來高雄市為先總統祝壽,改稱萬壽山;晚近市議會又表決通過改為壽山。至於柴山,係因早期人們上山砍柴,賣給山下住家烹煮東西的燃料,而稱之為柴山。 對於壽山,也許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獼猴多,經常可… Read More
  • 旗尾山~小百岳1-079 ○旗尾山~小百岳1-079 旗尾山位於高雄市旗山區,據了解屬玉山山脈尾稜的山峰,南倚美濃平原,西鄰旗山溪。由於山頂展望特佳,除可眺望旗山溪沿岸美景,還可一覽美濃平原的連綿綠意;是以雖然具相當的挑戰性,卻有頗能吸引山友熱絡造訪。 上午順利走完觀音山,來到旗山溪旁的旗山糖廠,郭老師則騎機車到此與我們會合後,那時約是12點20分左右,簡單解決午餐,一起搭車到第三登山口上山時,已是12點半許,一開始都是緩坡的寬敞水泥路,不久後會接階梯… Read More
  • 阿罩霧山~小百岳1-058 阿罩霧山登頂前的鳳梨果園美麗景觀 ○阿罩霧山~小百岳1-058 阿罩霧山,位於大台中市的霧峰區,亦即是知名的霧峰林家園的後方;據悉早期因其總是早晚籠罩著雲霧,所以又有阿罩峰之稱。據了解中部登山社團,經常在此山頭辦理熱鬧滾滾的新春登山活動,顯見此山頗有其平易近人之處。 霧峰,舊稱阿罩霧,係由該地早期土著族社「Ataabu」音譯而來;民國初年,更名為「霧峰」。另有一說,是附近山峰多霧,經常籠罩山頭而名之。提起霧峰,也許你… Read More
  • 觀音山~小百岳1-078 ○觀音山~小百岳1-078 觀音山,位於高雄縣的仁武鄉及大社鄉,也就是改制後大高雄市的仁武區及大社區轄境;據悉,此山之正確名稱應為北觀音山,因其在該地連綿起伏的數座峰巒之中,遠遠看去彷如觀音端坐模樣而得名。此山雖然不怎麼高,因全區大抵由「南勢崙砂岩」的特殊地質所構成,表面土壤易於風化崩解,形成極險峻的山稜,因此,自來即有「豚背地形」之稱。另由於此地富含鐵質的細緻土質,適合赤足踩踏,往往吸引附近民眾及山友赤腳走訪,更有全台第一座赤腳自…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