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紅毛埤山~小百岳1-036

住在檳榔園中的紅毛埤山




紅毛埤山~小百岳1-036


紅毛埤山位於嘉義市著名的蘭潭水庫北側,雖然標高僅有100多公尺,卻是名列嘉義市的最高峰;更是屬於阿里山山脈延伸至嘉南平原的最後山稜,過了此山後即屬嘉南平原,也就不再有山峰的出現。也由於「她」的海拔很低,幾乎就隱藏在一片高高的檳榔樹與雜草之中,所以來訪的山友,都直嘆難找,而且不像是一座山,反倒像是一處土堆罷了。


而一般所稱的蘭潭,即是蘭潭水庫,其舊稱為紅毛埤,因係昔時由荷蘭人所興建的緣故;而紅毛埤山正好位於水庫旁的最高峰,所以其名稱即由此而來。個人以為,既然荷蘭人所建的紅毛埤,已改稱蘭潭水庫,則紅毛埤山亦應改為蘭潭山才是合理,否則外地山友,如未能在走訪前做好功課,就很容易搞不清楚其山名所為何來了。


據悉,遊走紅毛埤山,如果由環潭公路上,挺須花費一些體力及時間,才能抵達三角點處;如果由大雅路東洋別墅對面的巷子進入,則就可以輕輕鬆鬆抵達三角點所在地。前者是為運動、健行、健身而來,後者是為登頂而來,一屬腳踏實地的行為,一屬墮落的行徑。由於來到嘉義市區已是下午時分,待會還要分別趕回台南及新竹,所以我們早已抱定這是一趟墮落行啦!


812()獨自走訪大尖山,而認識來自台南奇美醫院的林主任、簡醫師及葉大哥,原本當天的規劃只著眼在大尖山,後來還跟隨他們走了梨子腳山及獨立山,最後又在傍晚返程中,一夥人來到嘉義市尋訪紅毛埤山,所以今兒個的台灣小百岳之旅,從1座增加到4座,真是一趟大豐收之行呢!


當天我們從高速公路下來,到了嘉義市區,卻因一夥人都不熟,後來決定我的車子停放於大路邊,一起搭乘葉大哥的廂型車去找紅毛埤山三角點,我們啟動了葉大哥及林主任的GPS,在市區街道轉來轉去,發現有很多路段還在大興土木之中,其中還一度發生走到沒路的現象,顯然高科技的GPS,也會有出狀況的時候。先前也曾經看到媒體報導指出,有民眾不識路,靠GPS引導開車,結果走著走著,竟然開到荒郊野外,甚至是懸崖邊邊,險象環生,徒然虛驚一場。


經過我們很努力地找尋,終於在下午2點左右找到入口的小巷,那袖珍的柏油小路,感覺就是一條小小的產業道路,兩旁似是果園,停車後在一處雜草叢生的樹下找了一陣,無功而返,後來發一處電線桿上的紅色「△」中間有一紅點,我知道這次八成錯不了了。


循小徑前行,此段路也許因有高高的檳榔樹,而有「檳榔步道」之稱,約走了有數十公尺或百來公尺罷,就看到左側矗立著的三角點,沒有登頂的感覺,就像是隔壁鄰家女孩般的平易近人,絲毫沒有半點大小姐的架子。其標高為150公尺,有一枚二等三角點(編號1096);因發現此地雜草、樹木茂密,不但沒有視野,且蚊蟲兇猛,人一停下腳步,蚊子馬上欺身過來,所以與三角點拍了合照,不敢久留,即快快走人。


印象中知道此山緊鄰蘭潭水庫庫區,離開前我還特地往潭邊方向前去,想看看那水庫的潭影,不過有一牌濃密的竹子,宛如竹籬笆般的擋住去路,因竹子又高又密,也擋住了我的視線,所以看不到水庫的身影,倒是隱約中看到一片藍藍的色調,應是水庫潭水。


離開三角點後,出了大馬路,我們又在兩部GPS的指引下,這邊轉那邊轉的,找到先前的停車處,下了車與林主任、 簡 醫師及葉大哥話別,也邀請他們改天有空來新竹爬小百岳。接著分別向台南及新竹趕路返回溫暖的家園;當然也就沒能繼續造訪鄰近稍稍矮了幾公尺的山頂子山了。


在返回新竹的高速公路上,我的思緒就像窗外快速後退的景物,我想到這位處於蘭潭之畔的紅毛埤山,雖然山勢不是挺高,然而她畢竟是嘉義市的最高峰,也是嘉義市絕無僅有的一座小百岳,但是嘉義市政府的觀光主管部門顯然不領情,也不珍惜這個難得擠身台灣小百岳之列的機會,而任其自生自滅。


其實,來自台灣各縣市的山友,三不五時一定會來走訪紅毛埤山,主管機關部門允宜利用此一大好時機,把標示做好、做明確,把環境整理好,以期給來自寶島各縣市的山友留下一個深刻、美好的印象。進而讓我們的山友「甲好逗相報」地為嘉義做免費的宣傳罷!


當然,嘉義市政府的主管部門如若鞭長莫及無所作為,區公所以其轄區之故,似責無旁貸,總應該花點心力,有所作為了罷?


2012820日,新竹竹北)


獨立山~小百岳1-035

獨立山火車螺旋登山隧道




獨立小百岳1-035


獨立山位於嘉義縣竹崎鄉,行政區域屬緞繻村;登山步道緊鄰著名的阿里山鐵道旁,多年來有地方政府、觀光局、林務主管機關,以及承天岩等單位,撥給經費整修公路、登山步道、木造小橋、鐵道邊緣步道、木板台階等,使得攀登獨立山更加方便了。


上午10點半許離開梨子腳山登山口後,即驅車一路下山,很快下到一早經過的太平老街,在老街出162甲縣道13K處的左上產道,即是通往獨立山的路徑,一上去就看到一塊綠色指示牌寫著「獨立山6KM」字樣,我把車子停放附近路旁,與葉大哥他們共乘直往。


車行大約10幾分鐘光景即來到停車處附近,那時候約是1110分左右,但見路兩旁停了不少車輛,獨立山之屬熱門路線可見一斑矣。停妥車子背起了背包即開始出發,已看到前方路旁「獨立山登山步道」木樁。


幾分鐘後即接上鐵道,取右沿鐵道往獨立山方向前進,鐵道左側也有步道相鄰,有雙重的選擇,看你喜歡走鐵道還是步道。


從剛剛出發後,即發現此地特色之一即是,沿途有很多木牌警語,一路點醒著來訪山友,發人省思,諸如:


有健康的身體,

猶勝萬貫家財。


豐收沒有巧,

多鋤幾遍草。


但存方寸地,

留與子孫耕。


此地的另一特色,即是阿里山鐵路開發經過獨立山時,發現前方被大山擋住,行不得也,後來有設計師從蝸牛行進獲得啟發,於是設計成著名的螺旋狀路線,火車在獨立山鑽了三圈才一路向阿里山急馳而去,有趣又讓人好奇,因此有木牌上就寫道:

阿里山線獨立山,

山形峻峭多變化;

鐵路穿越山腹內,

火龍不時鑽出來。


獨立山上這段路程輕鬆又好走,離開鐵道後雖有一段陡上的階梯步道,還沒走過癮就登頂了,從剛出發到登頂,前後似乎才20幾分鐘罷。


獨立山,標高為840公尺,山頂並無三角基點,僅有似是嘉義縣山岳協會所製作已老舊的網狀標示牌,以及歐都納小小的木製標示牌,一旁還有木牌上頭寫著如今已墨色斑駁的話語說道:


獨立山上走,

活到九九九。


漫步下山後,沒有多逗留,驅車離開時已近中午12點;後來我們就在162甲縣道「望風亭」午餐,下午上高速公路返程前,還想去走走嘉義市蘭潭水庫邊的袖珍小百岳~紅毛埤山。


2012818日,新竹竹北)


梨子腳山~小百岳1-034

從梨子腳山附近眺望太平方向茶園




梨子腳小百岳1-034


梨子腳山位於嘉義縣梅山鄉,是太平村境內的最高山峰;據悉,其北側極為陡峭,如從二高斗六附近仰望,與大尖山等山巒,相連開展成一大橫屏狀,氣勢相當壯觀。相傳早年山岳社團曾在此祝賀楊森將軍壽辰,或稱楊森在此慶賀先總統蔣公壽誕,故又稱之為祝壽山。


梨子腳山鄰近雲林古坑華山地區,因此如係由知名的雲嘉大尖山連走而來,更是方便。交通上,可由二高下梅山交流道,至梅山轉162甲縣道,於13K處左進太平老街,在太平國小前左上即可至登山口。


812(星期日)一早在大尖山,巧遇台南奇美醫院的林主任、簡醫師及葉大哥,相談甚歡,他們遂決心將走訪台灣小百岳列為日後挑戰的目標。話別後先行離開,慢慢走回二尖山停車場處,再開車準備下山返回新竹。不意路過龍興宮前,看到林主任等人在車旁整裝準備離去,於是我停下車子向他們打招呼,希望日後有機會一起爬山。


葉大哥過來問說能不能借用藍色本子(即「歐都納玩登台灣小百岳護照」),並說回去後再郵寄送還,當然沒問題,我一口答應了。後來他們又說想順道走訪附近的小百岳梨子腳山及獨立山等,如果我不趕著回新竹,也可以跟隨他們前往,,咱家我當下同意一起爬山去。



因為對當地不熟悉,事前功課做得不好,今日原本只針對大尖山而來,至於鄰近的梨子腳山等,我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其實,從大尖山或龍興宮前往梨子腳山,是相當近的路程,甚至可以從大尖、二尖,沿稜線一路走過來,走來輕鬆愉快,視野風景又好,是很熱門的健身、登山路線。


我開著車跟在葉大哥車後,沒幾分鐘就來到登山口,此處約可停放34部小車不成問題。只是,剛剛有一段稍有些陡峭,又碰到有茶農作業車,因耽心車子陷進一旁鬆軟邊坡,一急速度太快,車身有些與作業車擦傷刮痕,不過倒無傷大雅,日後宜小心才是。


停妥車輛,我們約在1010分從登山口出發,一路都是緩坡而上的石階路,相當好走,兩側都是綠油油的茶園,視野更是一級棒,大塔山及大凍山近在咫尺,那是日後要走訪的地方。


大約走了10幾不到20分鐘,即在1025分登頂梨子腳山,此山標高為1176公尺,有一枚三等三角點(編號228)。登頂後,我們即在視野極佳的頂峰上,遠眺鄰近的青色山脈,及翠綠油亮的茶園景觀。


在台灣島上,二二八,是歷史的傷痕,是白色恐怖的印記,也是無知所導致的遺憾。每年到了二二八這一天,總是有很多的紀念活動,總是有很多人會再一次流下傷心的淚珠,總統先生也不免要為迎合社會的觀感,而行禮如儀的再一次鞠躬、道歉。


在山頂上,我則向同行的奇美醫院林主任等人提起,就在今年的二二八這一天,我突然想到何不去爬一次梨子腳山,不是為了前述所提到什麼有的沒的二二八,而是因為其三角點的編號是「二二八」。


1035分即陸續往下移動,不過這距離也真的太近了,所以好像還沒走過癮,就已咚咚咚地下到了停車場,並在簡單整裝驅車離去;待會的目標是離太平老街不遠處的小百岳~獨立山。


2012815日,新竹竹北)

大尖山~小百岳1-033

二尖茶園觀景台



大尖山小百岳1-033


大尖山位於嘉義縣梅山鄉與雲林縣古坑鄉的交界處,亦為阿里山山脈西北稜延伸至清水溪西側的最高峰。從斗六地區遠望,可見得大尖山山勢高聳入雲,尤其此山與二尖山、馬鞍山、祝壽山(梨子腳山)的連嶺,遠遠看去宛如一道天然屏障般壯觀。因其所在地理位置,岳界山友習稱此山為雲嘉大尖山,亦名之為尖山母山,更是台灣小百岳五岳中的西岳。


走訪大尖山,開車可由二高下梅山交流道,至梅山轉162甲縣道,於13K處左進太平老街,並在太平國小前左上即可至二尖山停車場再連走。


此次因陪家人小孩小遊日月潭後,返回雲林鄉下整理住家環境,工作大致於811(星期六)告一段落,心裡構想著如能利用12(星期日)北返新竹前,走訪一座家鄉附近的小百岳(大尖山或是石壁山),那就最完美不過了。


記得20107月暑假期間參加救國團「玉山之美」生態探索營活動,帶我們上玉山的領隊詹淵方(阿方)老師(也是雲林縣山岳協會的高山嚮導),他曾提及雲林山協有認養大尖山或是石壁山,一般假日如果沒有行程,都會與會員山友上大尖山或是石壁山走走順道整理環境,也許可隨他們上山。不過撥了電話後得悉阿方老師人正在杉林溪森林遊樂區,參與中搜的年度訓練活動,只得作罷。


12日一早即離開東勢老家,驅車經快速道路及中二高,並下梅山交流道向梅山而來,走的即是前述接162甲縣道,於13K處左進太平老街,並在太平國小稍事休息。後來走的是國小左側的路徑,隨著山路在滿是茶園間轉來轉去,頗花了一些時間,才順利上到二尖山休閒茶園停車場,那時已是上午8點左右;一旁涼亭有位阿婆開始做起小本生意,還有一攤專門針對山友出售登山用品的老闆,正開始整理鞋襪、排汗衣褲及登山手杖等貨品。


整裝後隨即出發,循著往大尖山的方向而行,經過一家山頂茶園餐廳,其後方有一視野極佳的觀景涼亭,已有很多早起的山友在此泡茶、聊天,因第一次來此山,還請教一位前輩山友,他很熱心的指點我玉山、阿里山及大塔山、大凍山的方向,視野果然一級棒。


不久往大尖山續行,大抵都是沿稜線或穿梭在青翠、綠油油的茶園或是桂竹林小徑之間,左側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景觀,右側則是綿延的茶園,再遠處更是起伏的青色峰巒,真是視覺的極棒享受。


慢慢走了大約半小時,於840分左右抵大尖山頂,此山標高1299公尺,有一枚一等三角點,有很好的視野。先我登頂的三位山友在此休息、閒聊,聊起來得悉是來自台南奇美醫院的山友,分別是林主任、簡醫師及葉大哥。他們平常雖然工作繁忙,但也經常利用假期相偕四處爬山,包括大山及小山,可說遇山則爬。


看到我與三角點在拍「歐都納玩登台灣小百岳護照」,他們也頗有興趣,於是簡單的向他們介紹歐都納正辦理台灣小百岳玩登活動,好玩又有趣,也是一項爬小山的挑戰與運動。據了解,林主任他們平常就常走訪小百岳,只是沒有玩歐都納的台灣小百岳,當下決定回去趕快去歐都納分店索取護活動照,加入完登小百岳行列。


雖聊得很起勁,因今日還得返回路途遙遠的新竹,9點許就先行話別,並互相邀約有空來新竹或去台南爬山。後來在龍興宮又遇到林主任等人,他們正整裝準備離去,一經打招呼遂促成在812日這一天連續走了4座台灣小百岳的空前紀錄。


林主任他們說,因為我的一番話改變了他們的一生,因為他們已決定全心投入小百岳的攀登大工程。而我則指出是因為認識他們的大好因緣,讓我創造了單天爬做多座小百岳的紀錄。


2012814日,新竹竹北)


後尖山~小百岳1-032

於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



後尖小百岳1-032


後尖山位於南投縣魚池鄉,從日月潭頭社往南望,可見其山勢尖聳突出,因而得名。在日月潭四姐妹中,後尖山雖是排名老么,高度也僅1000公尺出頭,卻因緊鄰日月潭畔,除了有美美的湖光山色外,還可以欣賞到集集大山、治茆山及水社大山等的山容景色,因而廣為山友所津津樂道及時相走訪。


810日(星期五)這天,利用陪家人小遊日月潭,住宿於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之便,一大清早5點自己一人即由活動中心出發,目標是頭社附近的後尖山。可抵頭社接投62線鄉道後,因走錯了一段長長的路,最後又是倒車又是迴轉的,無端花費掉半個小時,經詢問了兩戶人家居民,依指點循線才來到頭社佛堂邊的後尖山停車場,待開始起登時,已是清晨615分,天色已然大亮矣。


其實,從停車場到登頂後尖山,大約只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前面400公尺,均為山坡地果園間的水泥路,相當好走,兩旁除了果樹之外,還種植大量的檳榔樹,過了座小橋後,為「之」字型緩上的枕木步道。有趣的是,主管單位,在每隔100公尺的地面上,設有一個嵌入水泥地,或是枕木間的石板標示,讓你隨時可以了解自己所在地,已走了幾百公尺,還有幾百公尺登頂,這樣的標示方式,似為此步道之特色,個人倒是頭一遭看到。


過了小橋緩上不久,即有一休息涼亭,此地約為500公尺,也就是已走了一半路程,不過此處並無視野,續行仍為之字型緩上路段,但顯得有些微陡,每轉個彎靠近崖邊一側,均設有防護欄,感覺很是貼心。轉了幾個彎,繼續前行,最後的100公尺,似乎是最陡峭、吃力,有的地方甚至是幾近垂直的木板階梯,一旁有牌示指出,此路段到登頂,須費很大體力,請登山客自我量力,似意味著如自覺體力不行,則宜撤退。


對一個爬山者而言,此情況雖然有可能發生,但其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如果不是遇到特殊狀況,誰會在目的地之前1百公尺折返?不過這最後的100公尺,不但陡而且越走越累人,最後總算在645分左右,登頂標高1008M的後尖山,有一枚三等三角點(編號5009)。


此山頂雖然腹地不大,但卻有兩個木板搭建的觀景涼亭,是賞景的好地方,且其視野相當不錯,可遠眺日月潭的湖光山色,或附近的知名山頭。左側涼亭還有一部到此一遊的鋼印打印機,不過試了又試,發現將把手壓到底,上下鋼印已無法密合。


在山頂停留了約20分鐘,於7點許開始動身下山,前面提到最陡峭的短短100公尺,竟然也走了10分鐘,可見其坡度之陡峭,即便是下坡路段也不好走,這也相對讓我懷疑那100公尺的標示牌八成有問題。


好在過了100公尺後,接下來穿梭在竹林及雜樹林的緩坡而下路段,走起來相當輕鬆、愉快,似乎轉個彎就踩到100公尺的標示石板,過了小橋後的果園水泥步道更是平緩好走,所以約在7點半左右即回到停車場。


這一路上山及下山,除了剛剛快到停車場的果園裡農家發現已有人走動外,雖是來回加上在山頂逗留、賞景總共花了一個多小時,並未遇到上山的人影,真是一趟孤獨的旅程啊!尤其看到偌大的一處停車場,也只有咱家自己的一部車子,看來孤孤單單的,也許是自己來的太早了,也許並非假日的緣故罷。


本來預計8點左右可以回到青年活動中心的餐廳陪家人用早點,結果邊走邊停下來拍照,待回到中心已是8點半,距離使用早餐的時間僅剩半個小時,好在家人已先行前往用餐了。


上午我們就在日月潭附近幾個景點轉了轉,中午左右上路往雲林方向而行,回到鄉下老家,發現住家廣場及屋後,雜草叢生足有半人多高,勢必得留下來整理,但因小孩明天有活動,是以傍晚先送他們到高鐵嘉義站搭車回新竹,自己則留在鄉下,隔天(811日,週六)又花了整整一天,才把屋前屋後的雜草大致整頓完妥。


這一次小遊日月潭之行,有了走訪四姐妹之一的後尖山機會,後來利用週日(812日)北返之便去走了古坑與嘉義梅山附近的大尖山,還意外認識奇美醫院的林主任、簡醫師及葉大哥,促成一日之內走了4座小百岳的創舉,感覺真是因緣殊勝,收穫豐富而又滿滿呢。


2012819日,新竹竹北)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貼心洗腳台




2012.9.26攝於桃園龍潭石門山登山口附近










○貼心洗腳台





 





標高551公尺,號稱頗具平易近人岳風的龍潭石門山,是一等三角點的台灣小百岳,也是咱家我走訪高山及小山多年來,所見識過假日裡攤販最多、最熱鬧的一座郊山。





 





數月前,龍潭鄉公所在石門山北端入口附近,修建了一處號稱五星級的洗手間,讓來訪的遊客與山友,充分感受到主管機關的貼心。





 





可是每每下得山來,山友們都有些捨不得把一雙泥濘踩進美美的洗手間,後來主管單位就在外頭修築了一個洗腳台,安裝了水龍頭,讓下山的登山客先沖沖水,把腳上、鞋上的沙土、泥巴刷洗一番,再進洗手間方便。洗腳台外頭還由鄉長先生題字說道:





 





品格城鄉,





微笑龍潭。





 





最近以來,由於工作場所之便,個人常有機會走訪石門山,每次進出五星級的洗手間,都讓人感覺到這真是挺貼心又溫馨的洗腳台啊!





 





2012103日,新竹竹北)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鐵樹開花




2012.9.29攝於陽明山國家公園面天山頂










○鐵樹開花





 





9月杪,已然是淡淡的秋的季節,我們的「小百岳登峰自由行」來到陽明山國家公園,這一天我們的目標是走訪七星山及大屯山兩座小百岳。





 





下午時分,走完大屯山後,仍有些意猶未盡,趁著原本受到杰拉華颱風外流影響已逐漸好轉的天候,我們浩浩蕩蕩從二子坪遊客服務站,一路走到二子坪生態園區,再到往向天池分叉路口,接著往右循陡峭的石階步道,上到標高977公尺且有著兩座高聳導航反射板的面天山。





 





當我們想在雲霧散開了去之際,上觀景台好整以暇地欣賞大台北迷人風光時,赫然發現右側反射板與觀景台間,一株鐵樹開花了。大約有一個籃球般大的花朵,讓我們驚豔不止,於是,相機快門就不約而同的按個不停了。





 





2012102日,新竹竹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