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富士登山競走

 

2019/7/27新聞對競走活動的報導

富士登山競走

 2019726日,也就是我們「日本富士山北岳之旅」的第二天,一大清早,我們一行已從河口湖畔,驅車來到吉田五合目,正整裝準備向目標〜富士山出發之際,發現登山口附近,盡是人山人海、洶湧如潮。

 原來,號稱日本第一山賽的「富士登山競走」正在進行,從字面上看,似是輕鬆,其實不然,因為日本「走」即是「跑」的意思;所以,其難度比起每年11月間的「富士山馬拉松賽」,還要硬了很多。

 活動分成登頂組21公里、標高差約3000公尺)及五合目組15公里、標高差約1500公尺)兩組。登頂組2500人,五合目組1276人,總人數3776,正好是富士山的高度3776M

 本項活動此次已辦理第72屆,由於受到名額限制,每年幾乎都搶破頭,而參加者大多是其本國國民,外國跑者名額極少,搶得到更是不易。另外報名限制也極嚴苛,登頂組限時:4小時30分;五合目組限時:3小時30分。而且得曾參加過五合目組,其成績在2小時20分內完成者始得報名登頂組。

 競走活動起點,自山梨縣富士吉田市役所出發,首先經過「金鳥居」(富士山聖域與世俗之地的境界),接著是「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擁有日本最大木造鳥居),大約從7K起開始進入山路,經「馬返し」(早期騎馬返回的地點),此地起路徑變得更陡了。

 接下來是三合目、四合目、五合目,五合目組的參賽者,到此任務已告完成;頂組跑者則須繼續努力以赴。接著是六合目、七合目、八合目,難度強度提升,直至山頂登頂組才完成最終任務。

這次由於受到天候惡劣的影響,並兼顧參賽者人身安全,主辦單位賽前臨時宣布活動全部到五合目為止,也就是取消了頂。也難怪我們從五合目出發不久,就看到好多人潮,原來他們已抵達五合目完成賽程,有的人領回寄放物品,或是交換心得、享用點心等,場面看來極為熱絡

隔天(27)當我們因雨勢不停自八合目撤退,在住宿的旅館,還看到「山梨日日新聞」「富士登山競走」活動,在文圖上都有相當大幅的報導,由此亦可看出,當地民眾對此活動的重視程度啊。

202081日,新竹竹北)

富士登山競走起訖、距離圖示(取自網路)

2019/7/26在吉田五合目登山口遇到競走跑者

2019/7/27新聞對競走活動的報導

2019/7/27新聞對競走活動的報導

2019/7/27新聞對競走活動的報導


Related Posts:

  • 荒腔走板 2012/2/27攝於新竹竹北 ○荒腔走板 如果你因工作或業務需要,必須經常在外頭奔波,你將發現,不管是直轄市、縣市,或是鄉鎮市所管轄的道路,總是三天兩頭,這邊挖、那邊挖,一年到頭,怎麼也不得平靜。 挖過了,工程結束後,如果填補平坦回復道路原狀,走起來也還差強人意,不過你總發現,填補過的路面總是凹凸不平、坑坑洞洞,怎麼走都不舒服。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機關對於道路管線的管控,總是荒腔走板,今天電力單位挖,明後天水公… Read More
  • 小胖妞 2012.9.22攝於陽明山風櫃口附近 ○小胖妞 那一天,我們走訪大武崙山及槓子寮山兩座小百岳後,還有充裕的時間,來到磺潭社區,走了彩楓步道及觀海步道,後來就直接打道陽明山下士林接中山高返回新竹。 當我們路過風櫃口,那是昔日「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一天連走10座小有名氣山的東段起登登山口,赫然發現夕陽霞光燦麗迷人,於是暫停拍照,卻意外看到涼亭邊,好多大人小孩圍觀著一隻迷你豬,逗著牠玩玩兒。 那豬仔顯然過… Read More
  • 甲你攬條條 2014.3.9攝於新竹新埔義民廟附近 ○甲你攬條條 有一天,路過新竹客家鄉鎮~新埔的一條小巷,在車行之間,發現一旁不知名的樹「攬條條」的有趣鏡頭。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由鄭進一及陳維祥作詞、鄭進一譜曲的知名台語歌曲「家後」的詞句,尤其如果再透過台語歌后江蕙特殊的唱腔,那就更讓人難以忘懷了。 你的手我會甲你牽條條, 因為我是你的家後。 不過,看著這個鏡頭,也許你唱出的會是: 你的腰我會甲你攬條條, 因為… Read More
  • 彩繪司令臺 2014.7.11攝於嘉義縣番路鄉 ○彩繪司令臺 彷彿打從小學、中學,乃至大學的求學階段,校園裡頭的司令臺,所給我們難以磨滅的印象,即是懸掛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以及一板一眼的國父孫中山先生遺像。 最近由於第二度走訪台灣小百岳~大湖尖山的因緣,當我驅車路過嘉義縣番路鄉時,赫然發現參訪的民和國小司令臺,在師生的巧思與共同努力下,一幅充滿活潑、童趣的自然彩繪呈現在眼前;除了讓我們雙眼不覺為之… Read More
  • 大元寶 2013/6/28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元寶 六月杪,因出席嘉義南華大學所承辦的教育部「102年私立大專校院人事主管會報」,第二天的壓軸活動即是拉長長路程的車去參觀著名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佔地達一百公頃的佛陀紀念館,不管是佛陀或是菩薩的塑像,看來都莊嚴巨大無比,無形中發現我等俗凡之輩,竟是如許的渺茫矮小如滄海之一粟啊。 即使是大廳裡的元寶,也是巨大無比,只消你高舉雙手,稍稍接觸到偌大的黃金…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