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猴精鹿



 


○猴精鹿





 





位在雲林北港往土庫方向的媽祖醫院,現改為隸屬私立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媽祖醫院。在其大門的正門對面,有一家私人幼稚園名稱叫「奧斯卡幼稚園」,其入口處左右兩邊各有一頭身材高挑的長頸鹿,很是顯眼。





 





即使已然不是幼童了,遠遠看到,總還是讓人不得不多要看牠一眼。





 





有一次,母親看到了,彷彿很興奮地說:





 





──那是「猴精鹿!」





 





從小只知道那是長頸鹿,何以會是「猴精鹿」,就不得而知了。後來我從「維基百科」找到了長頸鹿的相關資料可供參考:





長頸鹿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是一種生長在非洲偶蹄動物,是世界上最高的陸生動物。雄性個體高達4.85.5高,重達900公斤。雌性個體一般要小一些。





長頸鹿是非洲特有的動物,與鹿有親緣關係,但屬於不同的科,即長頸鹿科。長頸鹿科包括長頸鹿和霍加狓兩種動物。





長頸鹿的種加詞camelopardalis,源於早期羅馬帝國時期人們給它起的名字,意思是駱駝雜交體,因為它的外形類似這兩種動物的揉合體。





中國明朝鄭和的船隊航行到東非,曾帶兩隻長頸鹿回到北京,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麒麟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來表明自己施政的偉大。時至今日,日語韓語仍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閩南語也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鹿」。





中國典籍關於長頸鹿的記載,最早出自晉代李石所著《續博物志》,記錄非洲索馬里沿岸撥拔力古國出產的異獸,身高一丈余頸長九尺。宋代趙汝適著《諸蕃志》中稱非洲長頸鹿為徂蠟:「狀如駝馳,而大如,色黃,前腳高五尺,後低三尺,頭高向上」。





 


2010526日 ,新竹竹北)


 






 


 


台灣牛





2010/12/8攝於新竹新埔義民廟前








○台灣牛





 





日前,與母親翻閱著新竹縣政府所發行的一冊畫報,當看到寶山鄉公所在糖廠前所設立的「人牛絞蔗」石雕水牛像時,她很興奮地說道:「這隻是台灣牛!」





 





在台灣地區,早期農業社會裡,牛是很重要的勞力來源,很多工作都得靠牠們,所以在鄉下,幾幾乎乎是每戶都養著一頭牛,或是水牛,或是黃牛。記得有一段時期,咱家還曾經飼養過兩頭牛。





 





所以,那個時候,牛是工作依靠的主力,也是一家大小生活的依靠;如果有人生得壯碩,可能會有「牛」或是「蠻牛」的雅號,那是指「能做」、「卡會堪地拼」的意思。正符合「若是甘願做牛,就不驚無犁好拖」的鄉下俚語;寓意其實很深遠。





 





早年,家裡孩子多,每天三餐,嗷嗷待哺,父母親的擔子自然重了許多。在家庭經濟環境不佳的情況下,他們積極工作、出賣苦力,就為了一家大小七口的溫飽,真可說是「日未出而作,日落猶未息」。後來隨著時代的演變,田裡的農作改由耕耘機代勞;家裡原本飼養的牛,後來也變成鐵牛車,幫村人搬運農作、雜物等等。





 





如今,勞碌一生,卻沒有享受到安逸生活的父親,在民國92年年中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享年74歲;而年輕父親一歲的母親,今年也已80有餘了,除了重聽,以及智力有些退化外,身體還算硬朗。





 





有時候想想,父母親以往為一家人的生活所做的努力、所付出的苦力,倒真有如「台灣牛」一般的打拼著。他們,每天只顧著工作、只為著家小著想,而從沒想到自己的身體保養,以及享受一點點的清福。





 





2011127日 ,新竹竹北)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學校題名



 





○學校題名





 





今(2011)年7月初,偕居住於淡水的楊浩然夫婦到新北市土城,拜訪同是去(2010)年年初南三段的同伴李志斌、陳品純夫婦。這一天傍晚,他們還帶著我們走訪鄰近的天上山,也是我6月初完成台灣高山百岳後,才開始起算的第一座台灣小百岳,感覺因緣殊勝。





 





那一天,當我們走過土城街道,發現多年前即因精省而由「省立」改制「國立」的「海山高工」,如今仍然留著「台灣省立海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學校題名。再看清楚一點,原來那是前總統李登輝所題,也許是他以前擔任台灣省政府主席時所題的罷。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所經常看到的是,很多的大專校院,從早期一路在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搬弄之下,學校名稱改來改去,講好聽一點說是改名、改制、升格,改到最後往往由專科學校改成學院,或由學院改成大學,或由科技大學改成綜合大學,學校名稱無形中變得體面了。然而,沒有改變的竟然是學校的教學品質,以及孩子沉重的課業壓力。





 





而學校在獲准改名之後,總是急於把以前的舊校名去掉,換上新校名,或是冠以「國立」字樣。彷彿迫不及待的想擺脫掉以往的舊包袱似的,頂多只會把它送到所謂的「校史館」中去擺放,讓它們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





 





也因此,那天當看到土城海山高工,還在校門口保留改名前的校名題字,讓我感到很是意外。也許,他們的用意主要是在於激勵後進,讓莘莘學子不要忘本,或是讓孩子記得咱學校也曾經有省主席(或是總統)的題名……





 





有一天,又去走三天兩頭常去的飛鳳山,路過芎林國中,赫然發現「新竹縣立芎林國民中學」,竟然是前世盟主席谷正綱的題字,頗感意外與欣喜。





 





谷氏(1901~1993)貴州安順人,乃中國國民黨大老,素有「反共鐵人」之稱。早年谷氏三兄弟(兄谷正倫,弟谷正鼎)同時擔任國民黨中執委,轟動政壇。據悉他的座右銘是:「寧為史可法,不為洪承疇」





 





他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也許就是,每次以貴州鄉音發表演說時,那聲嘶力竭的腔調罷。不過,這些對如今的孩子而言,或許是陌生而又久遠的事了。就像芎林國中校門口,斑駁、寂寞的題名一般。





 





2011126日 ,新竹竹北)





 


 




 


 


以玉山之名~東埔山莊

東埔山莊


 以玉山之名
 ~東埔山莊


提到東埔山莊,也許直覺上,有人會聯想到的,是東埔溫泉的東埔。


其實,「東埔山莊」,位於新中橫公路台21線及台18線交接處上東埔停車場附近,係民國57(1958)年由台灣省林務局所興建;民國88年底時台大實驗林管理處自林務局收回對高岳營林區時,一併將此山莊收回,經過整修後繼續經營。


該山莊提供學術研究及登山人員臨時寄宿之服務,但不提供膳食,係採上下舖方式,最早約可入住70人。民國92年初整修後,入住容量增至100人左右;以人頭計算,每人每夜新台幣300元。


記得民國91年暑假期間,參加新竹科學園區登山社所舉辦活動,第一次上玉山主峰,我們先參觀了阿里山鄉奮起湖風景區及山美村著名的高山鲴魚,傍晚於塔塔加遊客中心享用晚餐,並在天色逐漸昏暗之際來到了東埔山莊。


當時人迷迷糊糊的,搞不大清楚狀況,只知道是要住在一處台大實驗林所屬的林區工寮,聽說睡的是硬梆梆的木板床舖,又沒能洗熱水澡,眾人頗有意見,你一言我一語,嫌東嫌西。最後領隊高大哥從善如流,率著大隊人馬提著行李上車,住到車程40分鐘外的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隔天一早才又搭車來到登山口,完成玉山首登,至今印象仍然深刻。


自從那次上了玉山主峰後,咱家我就一頭栽進攀登高山的熱潮之中(其間曾停了大約2年時間),並已於今(2011)年6月初在南二段雲峰順利完成台灣高山百岳。


不過一直到今年一月下旬,總算有機會在東埔山莊住了一晚,那是隨同新竹市山岳會阿信總幹事的「排雲二日遊」之行,也因為當天天候奇冷無比,山莊提供了足夠的棉被,可以上下兩層疊著用,雖然床舖很硬,可軟綿綿的棉被睡起來挺舒適的,至今猶是讓人懷念不已呢。


2011125日 ,新竹竹北)




天堂鳥



 





○天堂鳥





 





天堂鳥,或天堂鳥花,即是所謂的「鶴望蘭Strelitzia reginae),又稱為極樂鳥花或天堂鳥蕉;是屬於旅人蕉科,原產於南非的一種熱帶單子葉植物。據了解,其學名是為了紀念英王喬治三世王妃夏洛特皇后而來。





 





據資料顯示:天堂鳥可以長到2米 高,有大而壯的葉子,葉柄長達 一米 。葉子常綠且分成兩排,呈扇形;其花朵在長長的莖端上長出。肉穗花序硬且像極鳥喙,加以垂直於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冠鶴鳥頭。每個鳥頭其實是由47朵花所組成,每朵花有鮮艷橙色的花瓣,以及藍色的花蕊。其中兩瓣是聯合的,形成像箭般的蜜管。當鳥族在上面吃花蜜時,花瓣會張開,並將花粉覆於鳥腳上,藉以達到花粉傳播的目的。





 





天堂鳥從播種到開花,至少須5年以上,似乎已超出一般愛拈花惹草者的耐性程度,這也是平常較不容易看到她們身姿的緣故。





 





有一天,在竹北高鐵附近的街道旁,看到一天堂鳥的裝置藝術,幾近琉璃般的透亮色調,讓我很自然地與平日生活中,偶爾目睹到的天堂鳥花,以及朋友在網路上分享的,來自天堂而至今仍緣慳一面的天堂鳥,相互結合在一起。





 





也因此,有幾次路過時,雖然行腳匆匆,卻總想看看她的身影;有時還刻意停下車子,拿著照相機從不同的角度,對著她猛拍。有一回,同行的內人看不下去說:這不是拍過了嗎?我說:時間不一樣,拍出來的感覺與效果也不一樣!





 





尤其,每每看到她,總是正準備展翅飛翔的姿態,是那麼的輕盈而優雅,那麼的卓爾不群。





 





只是,原本應是深居的天堂鳥,如今日日處在車水馬龍的混雜環境,其出露得輕靈的氣質,久而久之,也許就要被泯沒無蹤了。我如是耽心著。





 





2011125日 ,新竹竹北)





新竹風



 





○新竹風





 





有一句台灣俗語說:「新竹風,基隆雨。」其意係指:新竹多風,以風聞名;而北台灣的基隆,則是以多雨聞名。所以,新竹又稱風城;基隆則稱之雨港。








在「玉山後五峰」的行程中,除了爬山、看景之外,有大部分的時間,我們似乎都待在標高3640公尺 的圓峰山屋裡,聊一些有的沒的。有他隊山友,得悉我們來自多風的新竹,表現出讓人驚訝地說:





 





新竹,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冬季的強風!





新竹,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也許就是風了!





 





的確,新竹,號稱「風城」,自然有其獨特之處,否則就浪得虛名啦!





 





據資料顯示:新竹之所以稱為「風城」,與其地理位置有密切關係,新竹東南為雪山山脈,西北臨台灣海峽,北為湖口台地,南接香山丘陵,整個新竹沖積平原由東南向西北呈「喇叭狀」開啟,因其開口類似「風口」,也被稱為「畚箕嘴」。不論東北或西南季風進入此一隘口,都易產生類似「氣旋」的輻合效應,風勢因而受到約束而增強,是以新竹風勢極強,「風城」也就不脛而走了。





 





也因為新竹風造就了新竹特有的「風味」,更成了新竹的特殊產物,除了知名的米粉、柿餅,還有風帆特技、風箏運動,以及新進興起的風力發電,都拜有「九降風」之稱的新竹風所賜。





 





有一天,當你來到新竹,不管享用QQ的米粉或是可口的柿餅,或是把玩風箏、風帆時,你也會如同新竹人一般,打從心底感恩新竹的風。





 





就像由林良哲填詞,而由陳明章作曲及演唱的台語歌曲<新竹風>,如此這般款款的唱道:



輕輕仔聽風來唱歌

一步一步走入竹塹城

遠遠的十八尖山

深情的南寮漁港

住在這有風來作伴



你敢知影阮這有風

你敢知影人人佇講

吹動青春的日子佮感動

是阮這一陣陣的新竹風







2011125,新竹竹北)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十惡十善



 





○十惡十善





 





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之中,佛曾經提及眾生的「十惡十善」:





 





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





何者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詳如下:





 





1.殺。





2.盜。





3.淫。(以上為身三)





4.兩舌。





5.惡口。





6.妄言。





7.綺語。(以上為口四)





8.嫉。





9.恚。





10.癡。(以上為意三)





 





以上十事,如不順聖道,是名十惡行;





是惡若止,則名十善行也。





 





~取材自「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所編印《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