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再爭,也不能與下屬爭!



 



再爭,也不能與下屬爭!



 



不管是公部門,或是私人企業,發生爭功諉過的情況,可說是時有所聞,也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事情,因為,一種米飼百款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啊。



 



不管是機關或學校,有同仁獲得上級長官或主管機關的表揚,總是好事一樁。但是,一般有所謂的「人生三不爭」,大抵係指在職場上的「三不爭」,也就是:不與上級爭鋒、不與同級爭寵,以及不與下屬爭功。



 



近日在吾友老江先生的告知下,得悉一樁公務部門,長官與部屬「爭功」的事件,讓人不得不嘆曰:



 



世風日下,長官的格調也似乎每況愈下啦。



 



話說教育部20117月初於台灣科學教育館辦理「教育部與所屬機關學校100年度優秀教育人員及公務人員」的頒獎表揚典禮,雖是每年的例行公事,一般的程序即是推薦、初審、委員會審查、公布、表揚,如此這般行禮如儀,即可完成官員心頭上的一件惱人公事。



 



可是,我們卻從受獎者中發現一個有趣的怪現象,竟然有內部單位人事部門主管、其他單位副主管及所屬中興、政大等六所國立大學校長6人,親自上台領獎,也就是由部內單位主管、副主管或大學校長獲選為「優秀教育人員及公務人員」。



 



雖然教育部在即時新聞稿中強調「總計82位受獎者,每位都是經過各服務單位以非常嚴謹的過程推選後,再經由教育部組成之審議小組,從128位候選人中審慎評選後脫穎而出。」但是,不管是部內或所屬大學,卻出現長官與部屬爭功、搶功的畫面,真是怪哉。



 



依據教育部所頒訂的「教育部與所屬機關學校優秀教育人員及公務人員選拔作業要點」,得被選拔為「優秀教育人員及公務人員」的資格條件為:



 



服務於現職機關學校滿三年且品行優良,上一曆年度內有下列各款事蹟之一者,得分別選拔為優秀教育人員或公務人員:



1.研提改進業務措施,或研訂重要計畫及實驗方案,經採行確有貢獻。
2.教學認真,教材教法確能提昇教學品質,有具體事蹟。
3.辦理教務、學生事務或其他重要業務,服務熱忱,規劃周密,圓滿達成任務,有具體事蹟。
4.個人發明或著作,經有關機關審查認定,對機關學校業務有貢獻。
5.查舉不法,對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寧或澄清吏治有貢獻。
7.搶救重大災害或消弭重大意外事故,處置得宜,對維護生命財產有貢獻。
8.執行職務,甘冒險阻,不畏艱難,不為利誘,圓滿達成任務,有助提昇政府或公教人員聲譽。
9.執行職務,聞聲救苦,發揮主動積極精神,克服困難,有效解決問題。
10.其他特殊優良事蹟,足為教育人員或公務人員表率。


 



從上述所要求的資格條件看來,一個部門、學校裡頭,絕對有很多孜孜於工作崗位的第一線同仁,他們努力、打拼,然而,因為被主管或首長搶走了,他們就沒有機會了。



 



是以,個人以為,單位主管、副主管或所屬機關首長,似不宜與所屬人員爭功勞。否則,就很明顯的是與屬下爭功啦。不知道前述這些高階主管及首長會不會感到不害燥,或者不好意思?



 



試想國家、政府把一所大學、一個單位交到你手上,你老兄身為一校之長、一單位的主管、副主管,你雖可不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總該戮力從公,為所屬同仁表率、榜樣,讓所屬同仁取法、學習才是。



 



不是嗎!有人說: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也有人說: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我則要如是說:



 



再爭,也不能與屬下爭功。



 



有道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有時候,長官真的很可怕,也很可惡。你想想,今天他老兄就會出一張嘴還跟身為屬下的你「爭功」,很有可能有一天也會「諉過」給你,讓你吃不完兜著走,甚至進到一個暗無天日世界渡假,也許,那時候,你還一臉無辜,猶不知所以然呢!



 



2012526日,新竹竹北)



Related Posts:

  • 淑媛,這女孩! ○淑媛,這女孩!   就個人對我國人事或文官制度的認識與瞭解而言,公務人員之所以會從本機關調任他機關服務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下列數端:其一、調升較高職等職務;其二、離家近,可就近照顧家庭或子女,並可免除交通上奔波之苦;其三、工作性質符合自己興趣,能夠學以致用,發揮自己所學專長;其四、工作環境佳,合於自己的生涯規劃;其五、待遇較現行任職單位為佳;其六、原職務受到任期的限制,不得不轉換工作機關;其七、感恩知遇,為圖報首長或主管的提… Read More
  • 南行手札 ○南行手札  -參加「十圈十美工作圈」屏東行   1. 教育部人事處所推動的「十圈十美」工作圈,其中「國立大學行政法人化」研討工作小組,係由國立中山大學人事室主任李朝政擔任圈長,圈員則包括北、中、南公立大學人事主管十多人。先前的幾次會議,除了去金門、澎湖外,還包括專家諮詢時被文化大學某教授狠狠的潑了一盆冷冰冰的水,當時我因工作關係無法與會,圈長先生頗有微詞,所以此次(3月7至8日)會議,似已不能再以請假搪塞,因此只… Read More
  • 九月南投行○九月南投行-參加「教育部所屬社教機構暨國立大專校院人事革新研習營」 1.依稀記得今(2008)年4月下旬甫參加於宜蘭大學傳統藝術中心舉行的「97年度教育部所屬社教機構暨國立大專校院人事主管會報」,如今不過才4個多月不到5個月光景,突然又接到將在南投埔里暨南大學及日月潭教師會館舉辦「教育部所屬社教機構暨國立大專校院人事革新研習營」的公文通知,其實內心裡是有些納悶的。然而,公務人員的本能就是:遵照規定辦理。即使近幾年來已然不大喜歡遠行的我… Read More
  • 高雄藤枝行 ○高雄藤枝行  -參加教育部人事處所屬大學校院「國立大學人事業務知識管理平台」及「運用行銷策略提昇服務品質與行政績效」工作圈會議   1. 此工作圈的特色之一即是,圈長先生標榜著:「寓學習及玩樂於工作」,於是每次會議時,總是看到他們足跡遍佈離島及著名風景區,無形中不免被他人批評為:「吃喝玩樂工作圈」。但其主張且強調:圈員只要能抱持著輕鬆、愉快的心情來參加,就是一種學習及成長,不必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因此,每次所發給… Read More
  • 四月宜蘭行 ○四月宜蘭行  -參加「97年度教育部所屬社教館所及大專校院人事主管會報」   1. 一年一度的教育部所屬社教館所及大專校院人事主管會報,在4月下旬春暖花開的季節展開了,這樣的活動,讓散佈於各縣市,甚至澎湖、金門離島的各大學人事主管同仁,齊聚在一起,除可藉此機會舒展筋骨外,還可以聯繫彼此情誼,相互交換工作心得,或對所遇到疑難問題交換彼此的看法。 有時候一見面時,會有人事先進會很感性的說:「好期待一年一次的見面機會喔…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