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新聞限時批(2)



新聞限時批(2)


 


1.


南部一位竊盜慣犯,因受到《星雲法語~成功人生》乙書的影響,讓他懺悔過去所造諸多惡業,於是向警方坦然供出歷年所犯罪行,使得員警意外的破獲近50件竊盜案。2011414日 ,人間福報,1版)


──自法語之中清醒,從今起重新做人。


 


2.


蕭姓醫師指出,喜歡在競爭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剛出社會追求自我成長、帶有自卑感性格,以及沒有自信欠缺父愛的女性,有較高機率成為「小三」。不過,整體而言,台灣社會仍保守,原配可以獲得較多支援系統,小三則常被孤立。2011415日 ,人間福報,10版)


──小三症候群可以休矣!


 


3.


立法院昨日三讀通過「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行政院吳院長表示,將加強向民眾宣導、說明,則「奢侈稅」的課徵已取得法源依據,亦不排除於61日 起實施。2011416日 ,人間福報,A2版)


──爾今爾後,再也「奢侈」不起來啦!


 


4.


香港老演配角的二線藝人羅樂林,最近在短短44小時內所播出的劇集中,死了6次,且死法千奇百怪,創下電視史上新紀錄;引起15家歐美媒體爭相報導,讓他意外暴紅。2011416日 ,人間福報,A1版)


──死得其所;因禍得福!


 


5.


英國一名年僅10歲的眼盲女童,不僅能說流利的英、法、西班牙語及中文等4種語言,還在學習德文,更成為歐洲議會最年輕的口譯人員。2011417日 ,人間福報,A1版)


──眼盲心不盲。


 


6.


民進黨爭取2012年總統大選候選提名的第3次政見發表會,蔡英文在結論時,捨棄幕僚的安排,以感性告白方式,呼籲不管結果如何都是同黨,讓對手蘇許兩人很感動。2011417日 ,人間福報,A2版)


──硬的不行,來軟的。


 


7.


台北市花博進入倒數第8天,仍然人潮不減,預計今日可望突破800萬大關。2011417日 ,人間福報,A3版)


──這年頭,喜好拈花惹草之徒,變多了!


 


8.


66歲盲翁手腳嘴並用,齊奏15種月樂器,儼然是「一人樂團」熱鬧重現。201146日 ,人間福報,1版)


──看不見的大千世界。


 


9.


國內環保葬風氣盛行,不論樹葬、花葬、灑葬等,漸漸受到民眾的接受,初步統計已約有5000多人化作春泥,更有利於環保。201145日 ,人間福報,3版)


──化作春泥更護花。


 


10.


教育部昨天對外公布「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該報告書宣稱擘畫多項十年教育藍圖,希望藉此達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願景。教改團體卻仍有一些不同的意見,有些措施更是多年來一提再提,始終沒有什麼作為。201141日 ,人間福報,A6版)


──千呼萬喚始出來;老調重彈一千遍。


 


11.


衛生署所屬多家署立醫院因採購弊案又有三個院長遭到檢方收押,醫改會表示改革署醫積弊,雖是危機亦是轉機。201143日 ,人間福報,A2版)


──置之死地而後生。


 


12.


馬英九總統參加「家庭一百,幸福一百,大手牽小手」的兒童節活動,讚許一家6個小孩。201143日 ,人間福報,A2版)


──增產報國;多子多孫多福氣。


 


( 2011年4月17於新竹竹北)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一日一佛



 


一日一佛


 


1.


阿彌陀如來~阿彌陀有無量的意思,象徵光與壽命,而且是無限大。光的智慧與壽命的慈悲,都無限大,因而稱為無量光佛,或無量壽佛。(p15


 


阿彌陀如來~為救一切眾生,發四十八願努力修行精進,而往生極樂淨土之本尊。念其佛、唱其名「南無阿彌陀佛」,死後更能往生極樂淨土。(p109


 


2.


合掌~合掌時雙手手掌緊密貼在一起,手指倂攏,拇指跟部置於胸前,大約六十度左右位置,兩肘不要張開,自然下垂,以呈現最優美的姿勢。(p31


 


3.


持國天~此為四大天王中的東方天(提頭賴吒天),是印度神話時代的護世神;佛教時代後變成守護四方的護法神。四天王經典中常有提及。


廣目天~此為四大天王中的西方天(毗樓博叉天),四天王的像沒有一定的規範。在印度為貴人之像;在中國是武人像;在日本則多半繪成武裝神。


增長天~此為四大天王中的南方天(毗樓勒叉天),在佛教世界觀中,他是須彌山下的西方守護神,以及密教壇的四方守護神。


多聞天~此為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天(毘沙門天),據說打敗大江山,酒吞童子的源賴光有四個屬下,四個人被稱為四天王。(p35-41


 


4.


如意輪觀音~其掌上的珠寶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是一顆足以消除世間痛苦,不可思議力量的寶珠。是一尊能使人們如願的菩薩。(p73


 


5.


蓮花座~佛像的台座中,最常見的是蓮花座。一般人深信蓮花座可連想往生極樂淨土,與佛同坐蓮花更是佛教徒最大的心願。框座水面上的蓮花呈開放狀。「阿彌陀聖眾來迎圖」顯示菩薩將來乘坐蓮台來迎。(p91


 


6.


蓮花~佛經上說蓮花,是極樂淨土的花。它出污泥而不染,芳香清淨。佛教為淨化社會,拯救人世之煩憂;因此蓮花為象徵佛教教義的花。(p97


 


蓮花~佛像手中的蓮花,有花苞、花蕾、即將凋零、已經凋零,以及只有葉而沒有莖等多種。觀音菩薩通常左手持蓮花,象徵清淨、救濟眾生。(p107


 


7.


明王~明是智慧光明之意。以智慧、光明調伏眾生之惡,實行佛陀之道。明王為童子身、多面多臂、手中執各式各樣的武器,顯出威武之像。(p121


 


8.


散花~以一花散一佛,因花得見彌陀。自古以來蓮花為喻為佛之象徵。故每一葉均有佛在其中。(p127


 


9.


地藏菩薩~亦稱延命地藏、子育地藏,此為與人民生活中極為普遍信仰的菩薩。像貌多半為右手執錫杖,左手拿寶珠的僧人。密宗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的主尊,以此菩薩顯現出來。(p153


 


10.


他人勝己,若不生嫉妒之心;而己勝人,亦能不生驕傲之心。(p25


 


11.


人因俗事纏身,不覺生命一日日驟減;如在風中搖曳的燈火,隨時將熄。(p49


 


12.


眾生禮佛,佛可見;眾生唱佛,佛可聞;眾生念佛,佛亦念眾生。(p79


 


13.


欲念是永無止境的,賢者明白淺嚐慾望也是一種痛苦。(p85


 


14.


常挑他人毛病,抱忿怒之心者,迷惑益增,煩憂益多。(p111


 


15.


學人首先學離我見;離我見則不再執著,方能成事。(p117


 


16.


虔敬自謙、知足感恩,即時間法,此為最吉祥也。(p123


 


17.


知足常樂。知足者睡臥地上亦覺安樂。(p175


 


18.


愚者如水瓶盛水滴,惡行一點一滴累積,終將變成大惡。(p189


 


19.


坐禪一時為一時之佛,


坐禪一日為一日之佛,


坐禪一生為一生之佛。p197


 


20.


吝嗇而惜才者為下樂;


有財而佈施者為中樂;


身口意業清淨而樂多聞者為上樂。(p205


 


後記:


《一日一佛》乙書,為常春樹書坊於民國763月間所出版,易本正所編著。彷彿放在身邊多年了,這些年來,有事沒事時,總是喜歡隨手拈來翻閱一番;喜好的也許就是那種不是高談擴論,而是在短短三言兩語之間,給人的一抹清明與靈澈的感覺罷。


此書編輯上有其特色,是每日以一幅佛像或相關法器簡圖呈現,並以「今日圖像解說」及「今日佛經精句」,加以陳述,另有半面「今日我的學佛心得」的空白空間,讓你「可以把快樂、悲傷、遺憾等,以詩歌、散文、日記等文體,真實的紀錄自心的感受」,可說很貼心的做法。


另其強調的「繪畫佛集」,每日的佛像或法器,可以加以臨摹繪圖,且「一日畫一回,一回畫一佛」,讓人感到挺好玩又有趣。


 


201146日 於新竹竹北)


 


 


心的掙扎





 


心的掙扎


 


1.


如果我是一幅畫,我就很安靜的掛在牆上。


如果我是一棵樹,我就很安分的站在地上。


如果我是一隻蟬,我認命的鳴叫,只因為這是夏天。


而我是一個人,我既不安靜,也不安分,更不認命!


人──就是這麼一種動物。(p5


 


2.


……


醫生和護士,真是絕配,他們在一起時打情罵俏,等到面對陌生的病人,護士表情冷漠,而醫生真正的本領卻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你說破了嘴,把自己的病情誇張得多麼嚴重,他還是不大肯回答什麼,真是一腳踢不出半個屁!(p24


 


3.


寂靜,你要設法讓你的世界寂靜。


當你擁有寂靜,你才是自己的主人,而孤獨也會成為你的朋友。


沒有孤獨這位朋友,你想提高自己作為人的品質,那就真的是緣木求魚。(p37-38


 


4.


這個世界被人看不起的人很多,看得起別人的人卻很少。(p68


 


5.


每每快樂的時候常會悲從中來。


原來:


憂喜只一線之隔:


得失只一步之差;


有無只一念之間。p79-80


 


6.


有只有人,會把另一個人騙進娼寮。(p104


 


7.


如果爸爸不生氣,我們家就有一個好天氣。(p107


 


8.


當白髮和皺紋成為爸爸的親密好友時,我也看到了將來的我。(p109


 


9.


貪是人的影子。


貪在人的潛意識裡。


貪就表現在人的小動作裡。


貪是一隻小老鼠,人人喊打,殊不知,我們自己就是那隻小老鼠。(p115


 


10.


人在人生的舞臺上,或許只是一個囚犯。別人不囚你,你仍然會自囚。……


人們不停的造房子,把自己囚在裡面,忙上忙下,忙左忙右,忙東忙西,忙裡忙外,忙到老死。(p121


 


11.


一個窮人,永遠無法和富人成為好朋友。窮人的痛苦、寂寞,富人永遠無法理解;富人的心境、想法,窮人也永遠猜不著、摸不透。


一個閒人,永遠無法和忙人成為好朋友。閒人的悠閒、無聊,忙人即使能夠聯想和體會,但心有餘而力不足……(p125)


 


12.


活得自在就是幸福。(p132)


 


13.


和諧之美,才是自然之美。(p150)


 


14.


……到了半百老翁,才曉得人生原來是一場旅行,不必一直趕路,累了可以坐下來歇歇,享受人生中最難能可貴的一份心安。(p160)


 


15.


……人生真的有點荒謬,或者說,人生常追不上他要搭的車子,等到上了車,又意外的發現,其實真正該坐的是下一班列車。(p179)


 


16.


……


許多人心裡不快樂,快樂不起來,皆種因於「慾望」二字,想得到自己目前沒有能力得到的物質享受,想做一些還沒有能力做的事情,於是牢騷滿腹,怨天尤人。快樂若只是建築在身外物上,痛苦必隨之而至。


自苦是無藥可醫的,如魔附體,無影隨形。其實世上萬物,得就是失,少就是多,有就是無,無即是有。在這個到處有戰火,到處是難民的世界上,無病無痛就是人間最大幸福。(p116-117)


 


 


 


後記:


《心的掙扎》乙書,乃係爾雅出版社於73920日初版,74420日第19版,作者為知名出版人隱地。他因對寫作灰心了,已宣布停筆10年,豈知此書竟然進入暢銷書排行榜,讓他不禁發出:「這是一種玩笑?還是一種補償?」的質疑與喟歎。


此書在編輯上有幾個特色,其一是後頭留下多達10面的空白處,要讓讀者你我也好好用「心」來「掙扎」一番;其二是每篇文章之前,邀請知名作家寫了一句長短不一的話語,點子似很好,卻讓外界誤以為此書為其所「編」,而非其所「著」,想必是身為「出版專家」的作者始料所未及的罷?


本書從何而來,因時間久遠,已然不復記憶;惟見其扉頁上有「桂蘭于台中1984(85).6..2」字樣,想來似是從舊書攤購得。


 


201145日 於新竹竹北)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觀世音菩薩傳



 


觀世音菩薩傳


 


1.


世俗之人看不破的榮華富貴,因為看不破,就人人都想享受著榮華富貴,於是傾軋爭奪,甚至狡謀暗算,不屑拼死的去爭求,爭奪得到的,又是百無一二,就算爭到了,又能有幾時的享受,轉眼都成為泡影,又何苦損德敗行的爭奪?那些爭不到的呢?就寡廉鮮恥無所不為,一切劫奪盜殺的事,都從這裡邊產生出來,造下彌天的罪惡,可見榮華富貴這四個字,實是迷人靈臺的毒霧,閉人聰明的魔障,也就是沉人的苦海,一墮其中,永不能自拔p52


 


2.


禮佛修道只在一顆心上,心上若是虔誠向佛,就是不誦經不禮懺,也終會得到感應,要是心不向佛,雖然做盡許多誦經禮懺的形式,也決不會見功德的。(p57~58


 


3.


佛家輪迴,分為六道,就是地獄道、惡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人道、天道。觀世音菩薩本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宗旨,故也分為六相:


大悲觀世音破地獄道三障,此道苦最重,故宜現大悲相,世傳的千手觀音,就是此道的部主。


大慈觀世音破惡鬼道三障,此道饑渴宜現大慈相,世傳的聖觀音,就是此道的部主。


獅子無畏觀音,破畜生道三障,獸王威猛,宜現大無畏相,馬頭觀音就是此道的部主。


大光普照觀世音,破阿修羅三障,此道猜疑嫉忌,宜現普照相,世傳的十一面觀音,就是此道的部主。


天人丈夫觀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稱天人,理則佛性,稱丈夫,故宜現天人丈夫相,世傳的準提觀音,就是此道的部主。


大梵深觀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標王得臣,世傳的如意輪觀音,就是此道的部主。


所說的三障,就是惑障、業障、苦障三樣。(p168-169


 


4.


觀世音菩薩既各主一道,寶相也就因之而異了,馬頭觀世音在六觀中還算不得異相。像十一面觀音,共有十一副面相,當前三面作菩薩面,左廂三面作瞋面,右廂三面作金剛面,後一面作大笑面,頂上一面作佛面,各各不同。


又如準提觀世音,一身十八臂,面有三目,上兩手作說法相,右面第二手施無畏,第三手把劍,第四手把數珠,第五手把微若布羅迦果,第六手把鉞斧,第七手把鈎,第八手把跋折羅,第九手把寶鬟;左邊第二手把如意寶幢,第三手把蓮花,第四手把澡罐,第五手把索,第六手把輪,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賢瓶,第九手把般若波羅密經篋子,七寶莊嚴,又是一副法相。


至於如意輪觀音,六臂金身,頂髻寶莊嚴冠,坐自在王,住於說法相,右第一手思惟,愍念有情故,第二手持如意寶,能滿眾生願,第三手持念珠,為度傍生苦;左第一手接光明山,成就無傾動,第二手持蓮花,能靜諸非法,第三手持輪,能轉無上法,這又是一副寶相。(p169-170


 


5.


這一尊像,也分三面,正面菩薩面,左廂是大忿怒面,右廂是含瞋面,手持寶鏡,俗稱為三面觀音,其實是遊戲三昧觀世音。(p176


 


6.


又出資將一片荷葉石,雕成蓮座,重塑金身,可是那尊法像,略有損傷,不能直立,只好側臥在蓮葉上,於是世俗就稱這一尊觀音叫做蓮臥觀音。(p182


 


 


後記:


《觀世音菩薩傳》,著作者為曼陀羅室主人,為台中聖賢堂~聖賢雜誌社所印製、發行,乃係結緣品,讀來有趣、感人,爰摘錄數句,以為分享;書後並附有日本人士佐藤舜一郎所寫的<幸福之道>乙文。


 


2011321日 於新竹竹北)


 


小語庫



 


小語庫


 


1.


任何類型的愛都是美的,只要不做成傷害。(p6,胡品清)


 


2.


能穿百年古石的是滴水;能打動心靈深處最硬者為柔情。(p7,寶兒)


 


3.


曾經交會過的眼神和聲音,重逢時再掩飾還是會被認出。(p11,黃琬芸)


 


4.


一個沒有說話的讀書,其實就是最想說話的作者。(p34,游喚)


 


5.


傷人身體最甚者,莫過於拳腳;傷人心靈最甚者,莫過於言語。(p77,汪家慶)


 


6.


鄉愁是甚麼顏色,非紅非藍,而是一種沈鬱的葡萄紫色。(p98,蓉子)


 


7.


用心的人把事情做好了,不用心的人把事情做完了。(p105,侯博仁)


 


8.


人生是一本厚厚的無字書,只有以智慧及健康,才能看得清,讀得盡。(p108,張夢機)


 


9.


每個人都是一枚歲月刻痕纍纍的圖章;生活點滴,一筆一劃,沒有任何一枚是一次刻成的。(p114,山水)


 


10.


我不滿意自己的滿意,我滿意自己的不滿意。(p123,席慕蓉、楚戈、隱地)


 


11.


夢,大概是不應該被實現的。人,只配享受追求的快樂。(p135,趙寧)


 


12.


人來看我打石頭,會問說啊你刻這要做啥?我嘟講刻趣味的,伊攏不要信。攏在想錢。(p152,林淵)


 


13.


現在,什麼款的人攏有;什麼攏想到錢,聽到人在講錢,馬上頭就轉過來聽卡清楚。這款的人啊,一百個一千個都找無幾個乖巧的。(p155,林淵)


 


後記:


小語庫》,為聯副編輯室編輯,聯經751月間初版,想係發表於聯合副刊的小語之類,後經編輯室同仁蒐集印成冊以饗讀者。此書係台灣省慶祝光復50週年(民國86年)亦即199710月間,辦理全省各縣市好書交換而來,至今10多年來,一直放在身邊,有事沒事就拿來翻閱一番,短短的一句話、三言兩語間,彷彿是好朋友貼心的叮嚀與祝福一般的可感可愛。讀來手癢,爰摘錄幾句以分享有情


 


2011322日 於新竹竹北)


 


信物



 


信物


 


1.


其實只要放下自己心中的固執,讓緣斷緣續只憑自然,即使做不成情人、夫妻,也應該對曾經給你相知、相惜、相悅之情的情人永遠心存感恩懷念啊。(p43


 


2.


那位老頭說得一點兒也沒錯,愛情的複製品有千千萬萬,但真的只有一個。(p119


 


3.


望著鏡子,我知道自己美麗的臉蛋會吸引許多男人,但是我並不想和任何男人談戀愛。我害怕萬一真的愛上一個人,但父母不同意我們的婚事,那該怎麼辦?我會甘心父母安排的男人當我的丈夫嗎?或許不要嚐戀愛的滋味,我就能認命地接納父母為我決定的婚姻。


然而,人世間的事哪能照我們的計畫發展,尤其是感情。(p122


 


4.


在麗江,當玉龍雪山腳邊的草才微露一點青意,花朵卻已藍的、紫的、紅的,在田野、山坡上開成一片錦繡的花毯。外地人見到玉龍雪山上,半山白雪半山花的奇景時,都說山上一定有花神。


對我而言,這男子就是我的花神,我心田中的花因為他而綻放。(p126


 


5.


七月,正是藏北高原最美麗的季節,綠茸茸的小草覆蓋著大地,就像一片延展向天邊的綠色地毯。那些和小草一起生長的各色野花,則像仙女精心編織的圖案。白雪皚皚的山峰襯托著澄淨的藍天,清澈的溪水在草原上四處流淌;一群群悠閒吃草的白色綿羊、黑褐色的牛,就像草原上浮動的雲彩;湛藍色大大小小的湖泊,宛如一面面閃亮的鏡子。


夏日的藏北高原,景致美麗又荒涼。(p133


 


6.


她痛恨自己像一隻撲向燈火的飛蛾,明知會被燒得遍體鱗傷,卻仍受不了燈火的引誘。(p150-151


 


7.


有人說,夢是現實想望的投影,或許,這蝴蝶夢就是我心裡隱藏的一份不滿足吧!(p157


 


8.


那時,湖的四周堆積著白雪,但湖仍是碧水汪汪的。當時我覺得它美得讓人想流淚,心裡有一種想找什麼東西填補起來的悵惘感覺。那時我並不明白為何會有如此複雜的心情,但現在我了解了,像這樣美好的景色,是必須與喜歡的人一塊分享,才能感受到沒有缺憾的快樂與幸福。(p185


 


後記:


《信物》乙書,文字作者為郜瑩,繪圖者為惠懿,為日月文化集團唐莊文化20067月所出版。依稀曾看到過作者郜瑩主持的報導大陸西北或西南地區特具風味的少數民族文化;而本書則是寫發生在大陸偏鄉神秘國度裡的愛情故事,也許是「一把茶葉、一塊繡花帕、一只半心戒、一件披風、一枚杏仁,原始、充滿傳奇的中國異域,有情人因信物交織出綿密的愛情」,讓人感受到充滿著不可思議的感動。爰摘錄數句以資分享。


 


2011322日 於新竹竹北)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愛山淨山



 


愛山淨山


 


1.


很喜歡「台北市北投山岳會」,在每一季的登山活動表上,不厭其煩的叮嚀著熱愛登山、健行的會員、會友,從自身一個小小的動作裡,一起來做環保、愛地球,共同愛護大自然,讓她得以永續,他們如是說:


 


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


除了回憶,什麼都不帶走。


 


2.


而在新竹地區登山界頗富盛名的「新竹市體育會山岳委員會」,則會如許貼心地提醒一起走訪山林美景的會員朋友,他們在每季或每半年出刊一次的「山野旅遊活動表」上如是叮囑著說:


 


愛護我們的山,


愛護我們的水,


為台灣環保盡一份心力。


 


3.


依稀記得20098月暑假期間的「絲路~河西走廊四郡歎奇之旅」,最後一天搭車路過西安交通大學,在其大門口附近,看到這樣的一句話語:


 


除了相片,什麼都不帶走;


除了腳印,什麼都不留下。


 


4.


這也讓我不禁憶起20087月間,參加國立空中大學教職員所組成的「黃山仙境畫裡水鄉婺源之旅」,第5天當我們走訪黃山仙境上到其第2高峰~光明頂時,看到一塊告示牌寫著:


 


除了腳印什麼都不要留下,


除了記憶什麼都不要帶走。


 


5.


攀升玉山主峰之前,在標高3402M 的排雲山莊旁紮營,看到山莊前看板上玉山國家公園貼心的叮囑著:


 


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


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取。


 


6.


位於台北龍江路,專門辦理國內高山健行的「山友俱樂部」,在每次活動之前給隊友的「注意事項」中,總是如許的叮囑著隊員朋友:


 


除了腳印,不留下任何痕跡;


除了照片,不帶走一草一木。


 


7.


墾丁國家公園在其南仁山生態保護區的折頁簡介上,述說著該保護區特有吸引人的生態植物、鳥類及昆蟲等,最後也不忘如是的提醒著你我入圍者:


 


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取;


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


 


8.


記得在上志佳陽大山途中的賽良久營地附近,曾經看到「淡水山岳會」鮮明的路條上如許地寫道:


 


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


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取。


 


9.


近幾來在國內所積極推行的「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LNT)活動中,有所謂如下的七大原則及理念,正有待你我積極地去落實與實踐:


 


a.事前有充分的計畫和準備(Plan Ahead and Prepare)了解前往區域的環境、選擇合適配備,去除不必要的物品,並且詳細規劃行程


b.在可承受的地點行走和紮營(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行走已開發的步道,不要走捿徑或自行開路


c.妥善處理廢棄物(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帶來的東西必須全帶走,包括任何垃圾


d.將你發現的東西維持原狀(Leave What You Find)勿取走任何資源與物件


e.將營火的影響減至最低(Minimize Campfire Impacts)盡量減少在野外烹煮的可能性


f.保育自然環境及野生動物(Respect Wildlife)不餵食以及避開生物繁殖等敏感期


g.尊重其他山林訪客(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10.


記得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塔塔加「排雲登山服務中心」,我看到偌大牆面的「無痕山林」之下,如是的寫著:


 


除了腳印,不留任何痕跡。


除了照片,不取一草一木。


除了時間,不獵取任何生物。


 


而該服務中心也代表廣大的愛山朋友如許的祈願著:


 


願青山長在、綠水長流;


更願心清如玉、義重如山。


 


11.


把多年前在走訪南橫三星時,所看到木牌上的一句「愛山、淨山」話語,個人稍稍加以調整,便成了如下短語:


 


因為愛山,所以敬山;


因為敬山,所以淨山。


因為淨山,所以山林無限美麗。


 


12.


已然不記得,在哪一登山社團的活動表上,曾經看到這樣的一句話:


 


好山好水需要你的維護,


請敬山愛山保護自然。


 


 


13.


花蓮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如是開示著我們:


 


回收資源是惜福,


再製利用是造福。


 


環保需要人人伸出雙手,


匯集成百手、千手、萬萬雙手,


用心淨化大地。


 


用心做環保,


都是福慧兼具的人。


 


14.


有人說:「舉手之勞做環保」;


也有人說:「環保做的好,生活沒煩惱」。


希望這些不再只是美麗好聽的標語或口號,而是每一個喜愛山林朋友的行為指標。


 


2011313日於新竹竹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