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蕾莎修女
1.
她十八歲時,便遠涉重洋到加爾各答,九年後便發了「絕財、絕色、絕意」三大願。後來,再增加了第四願:熱誠地,不求報酬地為無家無業的人服務。(p12、p34)
2.
她不聲不響,謙卑自牧,不想出人頭地,只知默默耕耘。(p12)
她的面容並不美麗動人,倒是像一位健壯的鄉村婦女,鼻樑凸出,鼻孔寬闊,上唇長有軟軟的絨毛,目光泂泂,神采奕奕,精明幹練而笑臉迎人。(p15)
她鼓勵病人自立,自己照顧自己。(p52)
她說:
我渴,並不是指喝水;而是渴望平安,平安能平息戰爭的焦渴。
我饑餓,並不是想吃食物;而是想望平安,這平安來自清潔的心。
我赤身露體,並不是需穿衣服;而是想為男女爭取肉身方面的尊嚴。
我沒有住屋,並不是指磚造的住室;而是指善心,此善心能了解他人,能互愛互助。(p58)
她將自己的一切都貢獻了出來。所以她是一種光明磊落而又自甘情願和永遠賜給人的禮物。(p59)
我相信人與人接近,愛,常是一個適時應節的果實。(p59)
為了解並幫助一無所有者,我們應當像他們一樣的生活;所不同的是,可憐的人是不得已而受窮,但我們則是由於自由選擇而受窮。(p66)
我們越在靜默的祈禱中多多領受,越能在我們行動的生活中多多地施給別人。(p66)
一個仁愛傳教會的修女,應對天主有一種完全的信賴,一種親切的依侍和完善的喜樂。(p88)
每一位修女都有一個「替身」,該替身為她祈禱和受苦,每人由此支持中汲取新力量。這些受苦者的生命,像一個燃著的光明,消燬自己、整救人靈。(p88)
一切在人眼中視為愚昧的,只要天主願用,則成為大能的。(p88)
這位出類拔萃的女性,一方面親身去救濟人的貧窮與痛苦,另一方面又邀請人樂善好施。如此,悲慘的世界裂痕愈大,我們愈能對她的善行燃起希望。(p99)
3.
一位賢良的婦女,足夠征服一座城市。(p53)
4.
教宗若望保祿六世:
人間有愛,愛就發揮實力,這多麼鼓勵人心,引起人多大的希望。(p60)
5.
在市區裡,英國化的印度人,比他們先前的主人更浮華,他們對於囓噬到其富貴的足根下的赤貧可憐,只是輕慢和冷漠。(p61)
6.
善事原是有傳染性的。(p61)
所以我們互愛互助,我們成了富足的。(p64)
7.
修女們的所有物:
一盞碟,
一塊桌布,
一件內衣,
一對拖鞋,
一塊裝在小煙盒中的肥皂,
一個帶號碼的金屬桶,
一個薄墊褥,
一個薄椅墊,
以及,
一襲被單。(p64)
8.
或許是一個微笑,一個小小的拜訪,
或只是點一點頭,為盲者寫一封信,
提幾次灰桶,尋找一雙鞋,為某人念一段聖書。
這些事情,小縱然小,但那是我們愛天主的實踐。(p68)
9.
喜樂,即是愛。
喜樂是一種祈禱,喜樂是力量。
喜樂是愛情之網,能網羅人靈。
誰用喜樂的心情施捨,天主就愛誰。
誰用喜樂的心情施捨,誰就施捨的多。
為表明我們對天主、對他人感恩心的最佳方法,即是喜樂的承受一切。
一顆喜樂的心,是心靈中燃著聖愛火焰、正常結果。(p68)
10.
修女們超脫了塵世間的事務,習慣隨天主聖意接受調遣,由這處遷到那處,一直到遷往永遠的營地~天國。(p66)
後記:
由傅文輝所譯,光啟出版社65年2月初版,74年2月五版的「泰蕾莎修女」(原名:比死更強),寫記著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女士的奮力救人事蹟,即使早期翻譯的文字不比今日,仍吸引著我讀下去,的確很是感人。
(2011年2月23日 於新竹竹北)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