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展望亭

 ○展望亭  展望佳、視野好,定然要站在最高點;至少要在沒有障礙物干擾的地方,才能展眼舒眉,景物盡收眼簾。 飛得越高,才能看得越遠、看得越廣;不過相對的,也要防患未然,否則稍有疏失,也有摔得越重的時候。 在新竹芎林飛鳳山腳下,供奉關聖帝君的著名廟宇代勸堂,每到假日總是遊人如織、香火鼎盛。在廟前廣場上,可以看到新竹人的母親河~頭前溪,就從山腳下蜿蜒流淌而過。在這裡,也可以遠眺五指山、新竹人的太祖山~鵝公髻山,以及苗栗知名的避暑勝地~加里山。 就在代勸堂下方,快接近百年古廟~雲谷寺路旁,有一座已然亭身斑駁的「展望亭」,如果你行腳匆匆而過,也許就不會發現它的存在。 這座如今看起來並不怎麼顯眼的「展望亭」,其實已經有了一大把的年紀了,那是民國四十八年間,台北市民邱錦城所奉獻興建,如今已是一身水泥剝落,視線已被高聳的林木所阻擋;不過柱石上嵌入「展望」兩字的楹聯,仍然清晰可辨,不難想像昔日的風采: 展列群峰百里煙霞供嘯傲,望觀五指四時花鳥助風光。  朋友,下次,如果你來飛鳳山,記得一定來展望亭下小坐片刻。...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問號人生

 ○問號人生  愛情與麵包,究竟孰輕孰重,一直以來,總是困擾著年輕的男男女女;即便是年華已然老去的人們,也不免還為著現實生活,而蒼白了原本烏黑的頭髮。 現實生活,想要悠哉遊哉、瀟瀟灑灑地過,其實,也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因此,慈悲不忍見眾生苦的佛,只好如是開示著你我芸芸眾生: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只是,凡夫的我輩,總是貪婪,總是貪得無厭,總是想要的太多,總是聽聽就如過眼雲煙般放過;是以,苦終究還是形影不離,緊跟身後。 有一天在新埔箭竹窩一處農家果園,看到屬桫欏科的筆筒樹(亦稱蛇木),其金黃嫩葉長成捲旋狀,像極一窩「?」問號家族,看似有趣,卻又似正為著明日的生活,而煩憂、愁苦滿面的模樣。 (2011年11月29日...

雙木林

 ○雙木林 在日常生活中,藉由把玩花草樹木,可以增進生活的情趣與樂趣,進而消除無形壓力,可說是好處多多,一舉數得。 不過,即使面對一株小小的花木,也須要有耐心、愛心,以及一顆巧思的心,才能靈巧地把平凡變得饒富趣味。 在新埔箭竹窩經營農場的林君,是典型的客家男子,長得粗壯,留得一臉落腮鬍,以往曾積極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發展,人稱達摩班長。他對花果樹木栽植培育頗有心得,經過多年努力,把一株小小的榆樹,細心設計使其長成自家的「姓」字;遠遠看去就像兩個人手拉著手、肩併著肩。 初來乍看,一時還反應不過來,他打趣地說是百家姓中的大姓呢,我腦筋一轉說道:「雙木林!」 如今,這一株「雙木林」的榆樹盆栽,就擺在住家廣場大門旁,即使是陌生的訪客一來,也不必再老遠就多此一舉的問「先生貴姓」啦! (2011年11月29日...

明天的氣力

 ○明天的氣力 電視或媒體上,總不時出現一群粗壯男子為家人生活打拼、幹粗活的廣告畫面,當然他強調的是:明天要能有繼續勞動養活一家大小,就是靠的手邊的這一罐「保力達B」飲料。 有一天清晨,到新埔箭竹窩附近的步道散步、健行,在一處看似環境清雅的營地邊,看到屋旁堆放著一堆酒瓶、飲料的瓶瓶罐罐,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其中最多的竟然就是廣告上的「保力達B」空瓶罐;甚至還有空罐裡還躺著偌大的人蔘渣呢。 我不禁有些納悶了,在環境如此優美的營地,究竟是熬夜閒聊、大開方城之戰提神?或是徹夜失眠?或是連夜思索明日賺錢飼某飼子的法寶,需要這般多的飲料來提神? 男人們,明天的氣力,真的就是要靠這一味嗎? (2011年11月29日...

以玉山之名~玉山百年初雪

玉山百年初雪 ○以玉山之名  ~玉山百年初雪 新竹市健行會嚮導姚董以自組方式領軍的「玉山後五峰」,為了避開新中橫公路台21線121K傍晚的管制措施,提前在11月23日(星期三)下午一點許由新竹出發了。當天晚上,我們一行6條好漢,即在上東埔停車場邊紮營補眠。 第2天一早,在塔塔加小隊及排雲登山服務中心辦妥相關手續,即重裝出發,進入鞍部登山口後,一路向著目的地~圓峰山屋挺進,並在下午2點許抵標高3640M 的山屋。第3天一早5點摸黑上南峰,6點許在山頂欣賞日出美景後,同伴光哥、小朱及阿德3人,繼續去走東小南山及鹿山,是此行最硬的一仗,傍晚4點才回抵山屋。我則與姚董從南峰往回走,並與另一位同伴張姐循圓峰稜線上玉山主峰,在晴空萬里無雲的情況下,享受360度的無障礙視野,把四面八方知與不知的高聳峰巒,一再地細數、一再地巡禮。 第4天清晨6點許出發,目標是來回11公里漫漫路途的南玉山,姚董及張姐陪了我們一段後,去走訪東小南山,光哥、小朱、阿德及咱家,則續往南玉山邁進。其實,剛剛出發不久,即已感覺有絲絲細細的飛絮雪花輕飄而下。經過整整3個小時的努力,在9點許登頂南玉山,不久即踏上回程,前面的腰繞走起來還輕鬆,後頭有約2公里...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以玉山之名~排雲名樹

排雲名樹 ○以玉山之名  ~排雲名樹 行腳台灣高山百岳,在南二段,或是新康布拉克桑山,或是向陽三叉嘉明湖等行程之中,當你重裝過了向陽山屋,歷經一段長長的陡坡而上過程,在抵達號稱「中央山脈南段的驚嘆號」向陽大崩壁及著名的向陽山之前,你一定可以目睹到「向陽名樹」一身的英挺。 在武陵四秀,或是武陵二秀等行程,當你漫步在著名的武陵農場懷抱,或是從煙聲瀑布左側步道緩坡而上,或是從防火巷一路陡上桃山並走訪四大鳥山之一的喀拉業後,在抵達新達山屋途中的池有山下,你一定可以看到「池有名樹」的英姿。 在大霸群峰,或是聖稜線等行程,當你經過號稱「世紀奇峰」酒桶般高聳的大霸尖山腳下,準備攀登小霸尖山之前,你也可以發現傳說中「小霸名樹」向你輕輕揮著手。  而在玉山主峰,或是玉山群峰,或是後五峰等等行程,當你從塔塔鞍部進入玉山登山口,過了西峰下觀景台約2、300公尺,在一陣的「之」字型陡坡後,在你仰首氣喘噓噓之時,你當發現「排雲名樹」,就站在高高的岩壁上,迎接著你的到來。...

跳舞

 ○跳舞 有一天,路過新埔靠近遠東紡織廠區附近,發現路旁一處培育園藝的花圃,原先被裁去的光禿枝幹上,已冒出了細嫩嫩的葉片及小小的枝芽,有如看到不遠處充滿活力的春日仙子,正移動著蓮步,向你款款走來。 彷彿,它們正如此這般的對話著: 不必拘泥於場域,合適與否。不必在意於時間,妥當與否。不必計較衣著款式,時尚與否。不必在意對象年歲,是大是小。 只要音樂聲悠悠響起,來,讓我們來跳支舞;放鬆身體、放空心情,來,讓我們輕輕起舞。 (2011年11月23日 ,新竹...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關刀山~小百岳1-017

○關刀山~小百岳1-017 關刀山原本在規劃中,是本月初走訪火炎山及鐵砧山後,當天所要拜訪的第3座小百岳;後來因尋尋覓覓了老半天,才找到鐵砧山三角點的蹤影而作罷,一路打道回新竹。 關刀山位於苗栗縣以木雕聞名的三義鄉,與有草莓故鄉美稱的大湖鄉交界處,是苗栗縣台3線以西丘陵帶的盟主;因其山形遠看酷似三國時代關公所使用的關刀刀背,而遠近聞名。 11月21日(星期一),一早先走了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稍來山,因路途稍遠以致來到苗栗三義,已是下午一點許。下三義交流道後接台13線,原本想走130縣道,結果一路跟著標示往勝興車站而來,經過苗49鄉道,問路後循苗56鄉道往行德宮方向直走,來到三義與大湖交界的最高點,看到歐都納護照上所提的公廁模樣建築,一旁還有已然破舊的磚造房,似是早期的茶亭。有寬廣的腹地,迴車、停車均極方便,有清楚的方向標示,此處即為一般所稱的關刀山第一登山口;爰在此停車。 整裝後約於下午2點許,循「出關古道」方向出發,一開始都是平緩的產業道路,走了約一刻鐘左右,遇有卡車及怪手在整理相思木材,繼續前行,有大片盛開的芒花,還有一個巨大的反射板,不久左側出現「出關古道關聖段...

稍來山~小百岳1-016

○稍來山~小百岳1-016 稍來山位於大台中市和平區(改制前稱為台中縣和平鄉),為雪山山脈西支稜上的著名中級山,也是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前哨山,與鳶嘴山並稱為此區的兩大登山活動據點;其著名的行程即鳶嘴山、稍來山連走,有充滿刺激的裸岩峭壁,以及林間漫步,尤其是每年12月底紅榨槭轉紅,像極了楓紅層層,最是吸引登山客。 以往曾經偕友人或隨新竹登山社團,有過幾次走訪鳶嘴、稍來的經驗,大抵都是在過了橫嶺山隧道口的27K處起登,經鳶嘴山直走到稍來山,有時候午餐後下切至大雪山林道29K處,或往前緩下至35K處的遊樂區收費站,再搭乘接駁車或徒步返回停車處。據了解,稍來山附近還有一處可下切至林道31K處的路徑,不過前此幾次來訪,還不曾走過。 去(2010)年4月底至5月初,為期5天的雪山西稜縱走,係從武陵農場進走到大雪山森林遊樂區230林道出,可是當時因在下乾溪溝時受了點小傷,而未敢冒然攀登中雪山,留下了雪山西稜的小小遺憾。後來在同事山友鄭老師的陪伴下,於今年1月底,專程從遊樂區230林道進入,來回花3天,主要是走之前遺漏了的中雪山。不過,出了林道及遊樂區,即直接返回新竹,已無暇再順道上稍來或鳶嘴山。 11月21日(星期一),一早自行驅車走中山高南下,轉國道四號接台3線往東勢,過東勢大橋再接台8線往谷關,後循指標左轉東坑街往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方向。在約15K的和平分局大棟派出所,辦妥入山申請手續後續行至近林道約31K處,發現一左上清楚路徑,雖無路條或明顯標示,但猜想應是山友口中所謂的31K登山口(高約1960M...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李崠山~小百岳1-015

○李崠山~小百岳1-015 李崠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錦屏與玉峰兩村的制高點,又稱李棟山,是一處古戰場,古堡殘垣遺跡仍在;有人以為,因以前曾有一名為「李崠」將軍領兵駐紮於此,故名李崠山。亦有人認為,係登山口的山莊稱為「李棟山莊」,久而久之,就稱之為李棟山了。 記得多年前,還在蘆洲空大服務期間,曾隨同學校山岳社同仁走訪過一次李崠山,除了山頂上烙滿歲月斑駁痕跡的古堡牆垣之外,其餘記憶似已逐漸模糊平淡了。 11月15日(星期二)上午,自行驅車而來,目的地即是想再走一趟多年以前,曾走過的新竹著名中級山~李崠山。車子下68號東西向快速道路,接台3線往關西方向前行,再接共線的120縣道後右轉尖石大橋接竹60鄉道過錦屏大橋,一路經內灣、那羅、尖石而來。大約在20K左右左轉往馬美部落產道,約4.5K處看到往「馬美8鄰」標示,此處左上有一往李崠山古堡登山口,不過距離登頂約有2公里出頭,如取左彎續往前約.5K,即到知名的李崠山莊,其海拔約為1500公尺,由山莊後側路徑上山,僅約1.4公里路程,即可登頂。 我即是選擇由李崠山莊上山,約上午10點一刻起登,約半個小時即登上古堡最高點,也就是三角點處。由此上山後不久,亦有兩條路徑可以選擇,一為與剛剛提到的「馬美8鄰」標示左上入口,是一雜草蔓生的林道,距離較遠。另一則為捷徑,坡度明顯比林道陡了些。在上山的過程,兩條路徑不時會相互交會,不過標示極為清楚,不至於混淆,讓來訪者可以有較多的選擇。我剛剛即是一路循捷徑上山,雖然陡了些,距離卻較近,所以很快就抵達山頂了。 李崠山,標高191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