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飛龍步道






2010/11/2攝於新埔蓮華山










○飛龍步道





 


談到飛龍登山步道,也許得從新埔三聖宮談起,三聖宮位於新埔五埔里蓮華山半山腰,係以供奉關聖帝君、孚佑帝君(或稱仙公,即著名八仙之中的呂洞賓)及司命帝君(即灶王或稱灶君爺)三聖而聞名;因其主祀關聖帝君,故居民習慣稱之為「關帝廟」。此廟肇建於民國前10年,迄今已有百年歷史,座倚連華山,遙望獅頭山,俯瞰鳳山溪的支流霄裡溪,源遠流長,採中國傳統庭園式建築,宏偉燦麗,四周古木參天,香火鼎盛,長久以來即是新埔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





 


飛龍步道即依蓮華山地勢自然而成,狀如一尾靈活靈現的飛龍,似有「飛龍在天」之寓意,步道蜿蜿蜒蜒,沿途林木茂密,是郊遊、踏青、健行的好所在。步道(龍尾)入口位於三聖宮崇聖亭左側,沿著石階緩緩前行,過一小小溪橋右彎數十公尺後,即向左緩坡而上,步道緊鄰山崖前進,有部分路段是已幾近腐朽的枕木鋪設,有部分則是自然的泥土路,林蔭夾道,蟲鳴鳥啼,夏日更有蟬聲相迎,走起來感覺微喘、舒服暢快。





 


約是2010年年初鎮公所已發包將前述步道改建為走起來舒適卻醜醜的人造岩石階梯步道,僅最後有一小段仍然維持是原始泥土步道,如此約須走個20分鐘左右,即可上到「休息區」,那是一處寬廣的平台,有各種的體能、運動器材,或是盪鞦韆等,此次來訪還發現新建造涼亭,以及擺置石製座椅等,另沿路都有很清楚的標示牌,看來更讓人感到貼心。





 





以前來訪時,在休息平台附近還可以看到有善心人士,在低矮的小樹周圍掛著小小木板,上頭寫著引人深思、充滿生活智慧的客家諺語,仔細思索覺得挺有意思的,目前則因書寫的木板,因日曬雨淋而腐敗不復見,依稀記得以往曾抄寫數句,謹摘錄於下以供參考:





 




1.使口,不如自走。





2.好田地,不如好子弟。





3.貧窮多快樂,富貴多煩惱。





4.小時偷針,大時偷金。





5.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6.隔夜菜,毒過蛇。





7.豬肚面,時時變。





8.食酒望醉,讀書望貴。





9.知理不怨人,怨人不知理。





10.雨後送傘,假好心。





 


由此休息區如往右側可以緩坡而下,最後接上竹118縣道。往左則是一般的健行路段,下方鄰近山崖的又稱相思林步道,稍右上方的步道則是走在屬於廢棄的陸軍軍事訓練場內。在林木掩映下有爬牆、獨木橋、木樁、爬竿等等各種訓練設施,很容易讓人憶起昔時阿兵哥年代,諸如500公尺障礙的現場激烈狀況。然而,如今已然廢棄了,成為附近民眾健行、散步的襯景,彷彿你老逐漸淡去的軍旅生涯的一些記憶,最後不得不走向被遺忘的命運罷。





 


步道上有相思樹、油加利樹及高聳不知名的樹木,沿途大抵都是新竹地區著名的紅土,經過不斷的腳印的踩踏,有時變得光滑而明亮。兩條步道在中途有幾處相連接的地方,表示你可以隨自身喜好選擇走哪一邊,不過最後步道是合而為一的。那裡還可以看到面積廣大的阿兵哥手榴彈實彈射擊練習的模擬迷彩窗口,及地形地物識別訓練場地,散佈在及膝的綠草間,以及似是營區的建築物,雖然四周圍牆的鐵蒺蔾仍然堅守著崗位,惟已人去樓空、閒置一隅矣。





 





步道匯合沿著軍營建築物外牆而行,離開營區建築約10來分鐘左右,可以看到標示右側往採茶古道及載熙古道,直行則接回三聖宮(龍首)。今日敢情心血來潮,循著右側路徑而行,走了5分鐘即看到左下往「巨楓神木15分」的標示,此似即是所稱的採茶古道,有些路段是偌大的鵝卵石所砌成,不難想像早年勤儉的客家鄉親雙肩挑著一擔擔茶葉或農作成果,走在崎嶇坡陡石頭路上的艱辛狀。一路緩下約10分鐘,已可看到住家及竹筍林與菜園,在一處標示為「旺旺池」的已乾涸的小池子附近,終於看到一株高聳約有百年的楓香巨木,即是所稱的「巨楓神木」。








 


往回走到剛剛下切處續往前行,又走了約5分鐘看到左下往「飛龍池」字樣的標示,緩下穿梭在林木之間,10幾分鐘,終於看到了大大的一口湖,就是所謂的飛龍池了,靜靜地躺臥在山腳下,微風吹來,漾起一陣陣的波紋。這池應即是山腳下農田灌溉的水源了。





 


飛龍池邊有視野不錯觀景台,以及道路設施,看來停車亦頗為方便,想必假日會有很多健行、運動的人潮,不過自己卻是頭一遭從飛龍步道走到飛龍池。飛龍池一旁有一標示著「飛龍池步道」,其實應即是前面所提的載熙古道,一路緩坡而上的鵝卵石步道,走著走著已是一身大汗,鵝卵石結束後右行有小段水泥路段,不久即接上適才下切往飛龍池的步道,繼續前行,右接回採茶古道,約10幾分鐘即與飛龍步道會合。








 


以往來訪時,總是從龍尾往上走一圈飛龍步道,再回到三聖宮,此番算是第一遭走採茶古道及載熙古道,感覺蠻新鮮的。只是發現此一登山步道,在標示上仍稍嫌不足及零亂,例如,整體而言的主步道,即是以飛龍登山步道為主,以採茶古道及載熙古道為輔,然而其中卻又出現相思林步道、飛龍池步道等的名稱,網路上更有稱其為蓮華山古道者,著實讓人眼花撩亂;另外楓香巨木及飛龍池等景點的標示,都不是地方主管單位所為,而是一些登山社團熱心卻粗略的標示,對於初次來訪的遊客,恐造成誤導或不清楚,允宜加以改善。





 


當走了一圈的登山步道後,回到三聖宮參觀,是一位處半山腰的寧謐清淨地,山腳下是潺湲流動的霄裡溪的淺淺流水,放眼看去,是綠色盈然的田野,以及田間樸拙的農家,以及遠處急行而過的車輛,還有遠處海拔稍低卻呈現一片綠意的山巒。





 


在其主殿右側是為普陀巖,手持淨瓶的觀世音菩薩,一臉慈悲地俯視著芸芸眾生,兩側寫著這樣的一句話:





 


楊枝一滴真甘露,





散作山河大地春。





 


而菩薩塑像的下方則有許願池及九龍池。另者香客大樓的二十四孝堂,係以民眾所熟知的孝感動天、黃香打虎救父等24個孝道故事,於長長的牆壁上,製作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浮雕,並於下方作一簡短介紹,觀賞之後給人印象深刻。





 


201231日,新竹竹北)


 










 








 


 


 



 


 


 


Related Posts:

  • 唐穗山唐穗山   時間:2010.09/05(日) 社團:新竹市露營協會 領隊:吳金明(理事) 嚮導:陳木全(總幹事) 隊員:邱理事長、2女、鄭先生、2陳先生及咱家等7人,合計9人   記得上(8)月中旬在聯繫北一段活動相關事宜的電話中,姬大哥曾探詢有無意願一起走訪唐穗山,當時因已排定行程,故而無法同行,內心不免有些許悵然。然而,機緣似已具足,馬上有隨新竹露營協會於9月初走訪的機會,對於未識其廬山真面目的唐穗山,內心有很多的期待與… Read More
  • 松蘿湖~邂逅十七歲之湖○松蘿湖~邂逅十七歲之湖 時間:2009/4/17 ~2009/4/19 (五~日)社團:新竹市山岳會領隊:阿信(黃錦信)嚮導:顏煜緯(兼司機大哥)隊員:安東尼、阿業、葉子及咱家等4人,合計6人 4/17(五) 松蘿湖位於南勢溪上游,是一處四週被大大小小山巒所團團包圍著的高山凹地沼澤湖泊,標高約為1300M 。因其平常湖面總有籠罩在一層薄紗般的雲霧之中,宛如一介含蓄嬌羞的少女般,如夢似幻,難以接近,讓人始終無法看清其… Read More
  • 水社大山水社大山   時間:2010/09/12 (日) 社團:新竹市山岳委員會 領隊:李家豪 嚮導:黃錦信(阿信) 隊員:阿賜哥、蠻牛、王氏夫婦、紀、吳、丁先生、雅萱及其友人、咱家等10人(7男3女),合計12人   水社大山位於著名遊覽勝地日月潭畔,是中台灣地區的招牌中級山,與大尖山、貓蘭山及後尖山,合稱為「日月潭四兄妹」,其最吸引山友而來的,除了沿途有綠蔭涼爽的孟宗竹外,便是可眺望日月潭如詩似畫般的湖光山色。   這天… Read More
  •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陽明山東西大縱走   時間:2010/10/2 (六) 社團:新竹市山岳委員會 領隊:黃錦信(阿信) 嚮導:鍾仁鈞(Jason)  隊員:王氏夫妻、阿賜、阿凱、蠻牛、陳大哥及咱家等14人,合計16人   陽明山大縱走,或稱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或稱陽明山東西10連峰大縱走,其實,當「10連峰」字眼一出現,似乎已可想像這樣的一趟縱走,確實具有相當的挑戰性與吸引力,不信的話,你也來走一遭看看。   其實,想去陽明山國家公園,… Read More
  • 麥巴來山麥巴來山 時間:2010/9/25 (六)社團:新竹市山岳會領隊:彭錦龍嚮導:曾 瓊(曾姐) 隊員:阿信總幹事、王氏夫妻、陳、趙大哥等及咱家等8人,合計10人  麥巴來山,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竹林村羅山,大霸西北稜霞山、石鹿大山連稜之西側;麥巴來之名稱聽來有趣,其由來似與鬼澤山西北坡之麥巴來社(現稱和平部落)有關。不過,因其沿途路徑陡峭,從農改場五峰工作站起,得要攀升1100M 左右落差,難度既高又具有相當的挑戰性,是以… Read More

1 則留言:

  1. 讚!讚!讚喔!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