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十月杪,逐漸轉涼的天候,台灣百岳著名行程裡的奇萊南峰南華山、能高越嶺、奇萊連峰,或是能高安東軍山縱走,所必經的天池山莊改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著。熱情的登山客等不及山莊改建完工,用五花八門色彩斑斕的帳篷把工地附近,妝點得熱鬧滾滾。 完成了奇萊連峰既驚險又刺激的挑戰後,隔天一早離開山莊工地,還得踢著漫漫十三公里長的台電保線林道,才能抵達屯原登山口的停車處。 當我們重裝努力以赴的來到標高2360公尺台電雲海保線所,已是上午九點半許,距離登山口還有足足4公里半的路程。就在此時,我們發現幾位原住民大哥開著小小搬運車,載著山莊改建工程所需的大型不鏽鋼蓄水桶,以及木板等等材料,一路澎澎澎的來到保線所前廣場休息,並共同為同伴車輛出狀況的輪胎出嘴又出力。 據悉,由於天池山莊腹地有限,為了不砍伐林木,此次改建所需建材無法以直昇機吊掛,完全靠著原住民弟兄以搬運車運送,再加以步道狹窄,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吊橋、木棧橋無數,運送建材的長短、大小、數量無形間受到極大限制,作業及運送過程備極辛勞。 不多久,大概車輛的問題已解決,也休息差不多了,五、六輛搬運車又澎澎澎出發了,看著他們的車影一路緩緩而去,很快隱入林道轉彎處的密林裡。 莎拉‧布雷斯納克(Sarah...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十八尖山~小百岳1-010

○十八尖山~小百岳1-010 十八尖山,舊名稱為虎頭山,位處新竹市的東南方,是一片由新竹縣北部向南延伸約7、8公里 ,呈新月形狀,約有十八個小山峰組成的帶狀丘陵,故名。東鄰清華大學,西麓則是知名的學府路,計有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中學、新竹高商,以及建華及培英兩所國中。號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滿山盡是綠油油的花草樹木,是附近居民晨昏散步、健行、運動的好去處。 最近幾年來,每年三月間,市政府所熱鬧展開的十八尖山賞花月,標榜的是台灣北部的第二個陽明山,媲美其花季、人潮,雖然兩者相互比較,不管在空間與花色,甚至多元種類上,讓人不免有小巫見大巫的感覺,但也多少吸引一些不喜歡路途遙遠、人山人海、處處車陣的人,有了一個就近看花、賞花的選擇。 個人雖非新竹市市民,然因服務處所在新竹市,所以很多生活及活動空間都與新竹市息息相關。尤以幾年前開始熱衷於爬山,不管是高山、中級山,或是郊山,均在走訪、攀登之列。而十八尖山,雖走起來不大有挑戰性,不過,也是一個健行、運動,維持體能的好所在,所以,三不五時,只要沒有其他行程,或是閒來沒事,就會驅車前來,或從博愛路登山口入山,或從寶山路登山口入山,或是把車輛停放在培英國中後門附近,再越過其運動場循小山徑入山。 每次來時,我較不喜歡硬梆梆的環山水泥步道,而是偏離環山步道,走在穿梭著的枕木或階梯步道,或是泥土路徑,因為有上有下,上上下下,上下起伏,比較有登山的感覺,走起來很容易就一身發熱,甚至開始出汗,感覺全身舒暢無比。 幾年來,走訪十八尖山,也許已不下數百次了,發現此山至少有五多,謹簡述如下: 其一、入口多: 雖然官方資料指稱,十八尖山有兩個入口,如果要有挑戰性的,可從寶山路入口進入;如果是要散步、慢跑的,則從博愛路入口進入,循著環山步道而行即可。其實,我倒是認為十八尖山,是十足的狡兔三窟,大約有十來個入口,都可以上山。 入口多,入山也變得有了更多元的選擇,也就是說,不論你從哪個方向、哪條道路而來,都可以一親十八尖山的芳澤。 其二、涼亭多: 十八尖山的涼亭多達11座,分別是:愛林亭、益壽亭、早起亭、介壽亭、梅花亭、快樂健身亭、幸福亭、益壽亭、國父百年誕辰紀念亭,和兩座獅子亭,每一座都各有其特色與不同的造型,看來有趣極了。 其三、步道多: 說十八尖山步道多,也真的是,似已到了四通八達,甚至是橫七豎八的地步了。常常在步道上走著走著,你會發現某個轉彎的地方,又多出了一條步道。不過,只要抓住方向,就可儘管走他一遭,不必耽心會發生迷途事件。 只是如此這般,無止境的無端多出來一條條的步道,個人認為有些已屬多餘,且可能造成土石鬆動,甚至大雨一來,經過雨水不斷沖刷後,也可能發生坍塌,造成危險。 記得以前個人服務過的空中大學,有位同是登山愛好者的許老師,他曾經憂心忡忡地指出,五股、八里的觀音山,很多閒來沒事的老阿伯,總是扛著一把鋤頭在山上鑽呀鑽的,不消三天就會有一條新步道出現。 其實,不管是一座怎麼樣的山,其登山步道的多少雖沒有定數,惟似應適可而止,而不是無限的增加,否則,最後恐怕會變成是多餘、氾濫。 其四、石觀音多: 其實,十八尖山的石觀音,已成為她別具的特色之一。有時候是在步道旁,有時候是隱在林木之中,或是小徑的轉彎處。讓你感覺不管走到哪裡,總有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在護衛著你一般。 據資料顯示,十八尖山的石觀音雕像計有33尊,為日據時期所設立,後因自來水蓄水廠建造整地,有部分遷移他處,但也就在這般移動中,有部分石觀音雕像就不見了蹤影,有人猜想可能成為有心人士私人庭園擺飾,或淪為古物收藏者的囊中物。 目前僅存石觀音雕像有24尊,民眾可以觀賞到的則有23尊,據悉另外一尊在自來水廠內,一般民眾不易看得到,想來是為美中不足。 其五、人多: 十八尖山,號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每天晨昏總有如織的居民來此運動、健行;也常有外縣市遊客或附近鄉鎮的住民慕名而來,所以如果你來,你當發現十八尖山人潮真的很多。 10月27日(四)上午9點許,咱家心血來潮地走訪了十八尖山,從博愛路來到省中(新竹中學)後側的自由車場附近,停妥車子便輕鬆地走在蜿蜒的步道上,轉上柏油路面的環山步道,發現人潮極多,惟不知究係何單位辦理活動之故? 約9點40不到,來到了國父百年誕辰紀念亭旁,攀上一廢棄的昔時碉堡上頭,由聯勤測量部門所立的「陸補179」基石即在此。十八尖山標高130M,據說原有二等(編號1066)及三等(編號58)三角基石各一,但如今已不知芳蹤何在?而前述「陸補179」基石,因置於碉堡頂上,上下不易,攀爬容易滋生危險,如擬讓山友拍攝基點更為通俗方便,似可予以遷移到妥當地點。 隨後在幸福亭的制高點上,遠跳雪山聖稜線的知名山頭,不過今日有些雲霧,視野不佳,僅依稀看得到鵝公髻山及五指山的模糊身影。感覺意猶未盡,於是出了步道,越過寶山路,又到植物生態豐富的高峰植物園去轉了一圈,再回到十八尖山步道,並於上午11點許離開返回住處。至於高峰植物園的相關介紹,則請參閱拙作<高峰植物園>乙文。 (2011年11月4日...

尋覓

 ○尋覓 一身汗水乾了又濕 濕了又乾兩行淚珠濕了又乾 乾了又濕 一雙腳ㄚ走了又停 停了又走兩隻眼眸尋尋覓覓 覓覓尋尋 走過一山又一山涉過一水又一水 在虛無飄渺中邂逅了巍巍然的夢 中  之  山 (2005年6月30日,於蘆洲空大) &nb...

山屋

 ○山屋 套房不必總統等級也不必講究通風採光跟冷氣 只要水源足只要免去背負帳棚之苦只要可以遮遮風避避雨就是咱們的五星級 山屋裡吃飽喝足矣躺臥暖暖睡袋裡一夜好眠  明日早早起點著閃爍頭燈伴著滿天星星挑戰百岳去 (2007年11月26日,寫於新竹...

妳在看我嗎?其實妳可以再靠近一點!

 ○妳在看我嗎?其實妳可以再靠近一點!~那一天,中央尖對我如是說是的那一天中央尖山對我如是說你在看我嗎?不必什麼墊腳石不必再去擠眉弄眼也不必再操弄鏡頭了其實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矜持,其實有足夠必要性不管之於女生抑或是男生 名列台灣著名百岳之一擁有堂堂3705M 身段原本可以昂昂然的傲視著那周遭的山山與水水們花草樹木們以及你們和我們是的 二月杪的北二段行旅老天給了我們十足的面子天天笑逐顏開 即使在漫漫的730林道在你我重裝的踢踏間她猶帶些許羞澀的容顏從篩落的葉縫間瞇瞇眼的回望著 中央尖對我如是說你在看我嗎?其實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及至上了閂山登山口乃至於無邊的金黃的箭竹草坡甚至是小小杉木裡仍然可以看到她不群的身姿 後來遺漏了林道25K的工寮以及過了26K的大崩坍處開始陡峻的上攀甚至上到3272M...

高山巨石

 ○高山巨石 是什麼樣的力量如此這般地將你狠狠迸裂成林木深深處的高聳懸崖的危險峭壁的登山路逕旁的巨石一尊 或人或獸似飛欲躍般靜靜地矗立著 看春去秋來看雲來雲去看人來人往看日升月沉 終究是一枚枚高山裡不為人知的巨石 (2008年12月31日 初稿於馬博拉斯...

大草原

 ○大草原 或是八通關或是大水窟聚集眾草族的向著眼眸盡頭延伸的大草原 是了是伊以著如許纖細的輕柔的巧手將妳梳理得如此的柔順淒美 是了當微風徐來髮絲般的浪濤陣陣翻滾漾起無限的相思綿綿 (2008年12月31日 ,初稿於馬博拉斯山屋)&nb...

登山口

 ○登山口 無須大費周章地妝點門面無須大張旗鼓地自我招搖 只要三兩片路條顏色不拘式樣不限迎著微風款款飄動 就是張開雙手就是盛情迎迓就是愛山樂山客的登山口 (2008年12月31日 ,初稿於馬博拉斯山屋)&nb...

有怪獸!

 ○有怪獸! 有怪獸,有怪獸,有怪獸,纏著我; 有怪獸,大怪獸,醜怪獸,粘著我; 張開嘴一口又一口啃著我。 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玉女歌星徐懷玉(YuKi)招牌歌曲「怪獸」中的詞句,很多年輕的學子,有事沒事就喜歡哼唱兩句,覺得好玩又有趣。 可是,2010年11月9日這一天,我們真的碰到大怪獸啦。那是我參加新竹市露營協會台灣高山百岳「北一段」(亦即南湖中央尖)縱走的第四天,一大清早,就在我們登頂南湖大山之前的幾分鐘,一個猛然回首之際,赫然發現一頭面目猙獰的巨大怪獸,正虎視眈眈作勢偷襲中央尖山的有趣鏡頭。 其實,標高3705公尺的中央尖山,位於中央山脈北段,與南湖大山構成中央山脈北段的兩個犄角。更與大霸尖山及達芬尖山合稱為台灣高山百岳的「三尖」,而中央尖山的高度則為三尖之首;也因為其南側是險惡崩崖,北壁是寸草不生的峭壁,尖銳錐形似刀刃般尖峰,遠遠望去有如中央山脈上的金字塔,故有「寶島第一尖」之美稱。 由於中央尖山有著刀刃般的尖頂及錐狀山峰,顯露出「尖」與「險」的特色;因此上中央尖,向來是攀登高山百岳的登山客又愛又恨又怕的考驗,更是體力、耐力及意志力的最大挑戰;據悉環山部落的泰雅族原住民,認為中央尖山是一座靈山,神聖不可侵犯,至今仍尊為族人的聖山。 (2011年10月31日...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好口味

 ○好口味 也許有人會以為,唯有山珍海味,或是稀世珍饈,才是珍奇難得的美味,也才是讓食用者口齒留香的好口味。其實似乎不然。 如若每天三餐大魚大肉,久而久之,必然腻不入口,難以下嚥,甚至食不知味。是以,總得三不五時,偶而來個青菜豆腐,才能大開其胃。就好比粗茶淡飯,總是讓人在事後還無窮的回味。 所以,有了好食材,如果再加上巧思,以及用心的烹調,一定可以讓你百吃不厭,口齒留香。 依稀記得多年前,參加一項在高雄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舉行的小型專案研討會,第二天回程時,我們在美濃東門樓附近一家「合口味」餐廳,享用充滿客家風味的午餐,商家秉持的是「客家風味,心的服務」,牆角上還有嵌入「合口味」三字的服務理念說道: 合家聚會兩相宜,口齒留香傳千里,味美價廉料實在。 的確,時下流行的是「吃氣味」,而不是「吃粗飽」。因此,也唯有用心的「好口味」,才能讓你享用起來「合口味」,並且經常流連、回味。 (2011年10月27日...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乾杯

 ○乾杯 乾杯,是生活中很多送往迎來的聚會場合,經常演出的瀟灑鏡頭。 有的人,很是阿莎力,大口喝酒,來者不拒;你敬過來,我回敬過去,最後往往可能爛醉如泥。 也有的人,拘泥放不開,既來參加聚會,又堅持自己酒量不好,說什麼也不肯仰首呼乾。有時候往往因而破壞了現場的歡樂氣氛,甚至搞得不歡而散。 專門製造口碑極佳高粱酒品的金門人,很樂觀樂活的說:「說不出的交情,就用酒來述說!」他們認為兩岸不過是「一杯酒的距離」;也難怪馬總統要如是說:「金門高梁,兩岸飄香。」 乾杯,也許瀟灑,也許很率性。 然而,在杯碰杯後的仰頭之際,如果也適度地衡量自己的斤兩,秉持適可而止原則,或許就不至於因為貪圖杯中之物,而造成後遺症,甚至留下遺憾,而後悔莫及啦。 (2011年10月26日...

東眼山~小百岳1-009

○東眼山~小百岳1-009 東眼山屬雪山山脈尾稜,位於桃園縣復興鄉雲霞村,緊鄰新北市三峽區,亦即是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之內。東眼山之名的來源,據說是每當朝陽乍現之時,如若你從石門水庫或阿姆坪等方向,遠遠眺望此山,映入眼際的,會是酷似一顆向東而望的閃爍著的大眼睛,故名之曰東眼山。 10月25日(星期二)將近中午時分,離開石牛山登山口,出到118線羅馬公路,一路往桃園復興而行,在羅浮左轉接台7線,不久右轉桃119線往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而行,一路都是細雨紛飛、雲霧濛濛的狀況,車速極慢,約下午一點半左右來到入口管理站。 此時,仍舊下著要大不小的雨,整個森林遊樂區依然籠罩在雲霧之中,購好入園票,撐著傘獨自走在霧雨之中,首先上到餐廳處,再循著景觀步道接自導式步道,往東眼山三角點的方向慢慢前進。從入口到登頂,這一段步道大約2公里...

石牛山~小百岳1-008

○石牛山~小百岳1-008 石牛山,位於新竹縣關西鎮錦山里羅馬公路(即118線)旁。顧名思義,應是一座山頭像是牛隻者而言。其在最高的山峰頂上,有一偌大的巨石,也許從某一個角度看去,酷似一頭牛般的質樸忠厚;據悉在石門水庫大壩往水庫對岸看,在一系列如龍蟠虎踞的小山頭中,也可以發現主峰頂上,狀如石牛的巨岩山形。 記得2009年4月輪由新竹登山協會主辦的新竹苗栗地區登山社團五路會師活動,即係以石牛山為活動地點。各社團分別從石福宮、油井窩、彩和山、福大山及蓬萊仙島山等不同的方向,向石牛山頂集結而來,那一天是細雨濛濛的天候,但仍不減會師山友的熱情。會中還有一位高齡85歲的老阿伯參加,從主線(石福宮)上、下山,讓我們好生欽佩。 記得以往亦曾與友人幾度走訪過石牛山,最近的一次是重走會師的彩和線,即從錦山國小對面產道進入,從民家登山口起登,一路陡上,約半個多小時,即可上到標高612M...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馬拉邦山~小百岳1-007

○馬拉邦山~小百岳1-007 記憶中,曾來過幾次馬拉邦山,最早的一次是多年前與空大山岳社的同仁,從台北而來,車子似是停在第一或第二停車場,徒步沿著硬梆梆的產業道路而行,花了幾個小時才走到天然湖,進入登山口走了半個小時左右,就因為時候不早了,於是又回頭一路走回停車場。第二次由友人帶領,從珠湖果園上來接竹林登山口(即是北線)上山,登頂後原路回程,是第一次登上馬拉邦山頂,內心很是興奮,其中多半是因為雪了上次未能登頂的恥罷。後來有一次,又是與空大山岳社同仁,一行多人、浩浩蕩蕩從竹林登山口上,而從天然湖下,繞行了一大圈,算是走最長、最過癮的一回,好像是要把先前沒登頂的份一次補回來似的。而這一次,可以算是第四度來訪馬拉邦山了。 馬拉邦山,亦稱為馬那邦山,在泰雅族語係指山容壯麗之意,位於苗栗縣境內以產草莓聞名的大湖鄉,及以溫泉稱著的泰安鄉交界處。此地是深秋賞楓的勝地,向有南奧(奧萬大)北馬(馬拉邦)之喻,不過此次我們來訪,雖沒能邂逅楓紅層層如詩似畫般的美景,卻也遇上了甜柿產期,聊以滿足口腹之慾。 來訪馬拉邦山,從中山高速公路接72號快速道路,接省道台三線抵大湖鄉後,一般分為南線與北線進入登山口,北線係經第三停車場到錦雲山莊,由竹林登山口(亦稱上湖登山口)起登;南線則經第二停車場到惠山農場,由天然湖登山口起登。而我們是在台三線過了大湖酒莊不久,左側循苗61線往雪見方向直行,最後分道往珠湖方向而抵長橋農家果園起登。 前述的北線竹林登山口,在上稜線前亦可與左方而來的路徑相接,那是北線的另一個登山入口,一般稱為珠湖登山口,屬於泰安鄉中興村的長橋。10月23日(星期日)我們一行即是由此一登山口上山。假日來走馬拉邦山時,尤其是正值賞楓熱潮季節,如果想避開過多的人群,珠湖登山口,也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在此可以看到細道邦山壯觀的巨型山體,就矗立在不遠處,剛剛我們車行在坡陡的產道上,就發現它酷似大霸酒桶狀的體型,只是感覺上稍稍小了一號,有人則戲稱其是小小霸尖山。 從長橋24號民家(亦提供民宿)出發,穿過大片果園,緩坡而上,此刻正是甜柿盛產期,園主就地擺攤,提供最新鮮的現採甜柿,又大又可口。園主提起種植日本品種甜柿至今約有20年的時間,剛種植初始,約6、7年才開始結果實,從我們熟悉的傳統柿子,到轉換成甜柿品種,一路走來並不輕鬆,嚐盡了諸多的酸甜苦辣。 大約20分鐘走了5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