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灣坑頭山~小百岳1-060

熱鬧滾滾的芒花季


灣坑頭山小百岳1-060


灣坑頭山位於新北市貢寮區,與宜蘭縣頭城鎮的交界處,為北台灣五大賞芒勝地之一;其山勢雄偉秀麗,是雪山山脈自三貂角起點後的一座高起山峰,連嶺一帶著名的古道有眾人耳熟能詳的草嶺古道、桃源谷古道,以及昔時的秘徑如遠望坑古徑及下坑古徑等等。


多年以來曾經有過多次,或是參與社團活動或是與三五好友而來,走訪過草嶺古道,大抵是從貢寮或福隆開始,一直走到大里天公廟,或是從大里天公廟走到福隆,充分感受漫漫古道在秋芒懷抱中搖曳生姿的嫚妙模樣;也曾經一度在抵達土地公廟後,右轉沿著長長石階步道,上行一路走到大溪火車站,再搭火車返回。


記得稍早的時候,大約是一個月前,竹科園區登山社高大哥領軍的「小百岳登峰自由行」,曾經安排了一趟灣坑頭山行程,當時因正值服務學校辦理每年一度的校慶活動,不得不放棄,也因此促成此番專程的走訪灣坑頭山,而且還有咱家財政部長兼內政部長范小姐同行。


那是2012128日(星期六),一早我們即驅車由新竹出發,清晨的高速公路車輛不多,速度相對快了很多,約6點半已進入雪隧,7點左右即抵達溫泉的故鄉~宜蘭礁溪。雖然時間有點早,我們還是想好好慰勉一下自己,所以先找了地方泡泡溫泉。


記得一個多月前的10月下旬,參加「小百岳登峰自由行」走鵲子山及三角崙山時,是最近來此泡湯,所以很自然的找到印象深刻,取「原來如此」諧音的「原來如池」溫泉泡湯,一直到8點近半,才繼續往北部濱海公路而行。


850許來到頭城烏石港,參觀漁港及宜蘭博物館的特殊建築,此時天色有些轉變,竟飄起細細雨絲;10點許來到大里遊客中心,雨勢不大不小,且未見止歇的模樣。稍事整裝後,即在10點半時出發,走訪灣坑頭山去。


循著水泥產業道路,一路緩坡而上,有時則轉進石階路徑走一段捷徑,感覺雨勢越來越大了,不過沿途還是看到有整團的遊客上山,從青一色的輕便雨衣或雨傘看來,他們應是走草嶺古道,而且沒料到會下這麼大的雨。


大約走了將近1個小時,在11點半前來到土地公處,在雨中雙手合十祈請土地公保佑我們一路平安順利;從觀景涼亭上回望山腳下的海邊,景色暗淡像是濛上黑烏烏的紗一般。看到已有遊客撐著傘陸續下來,我們左轉沿著階梯步道往桃源谷古道方向而行。


這一段往桃源谷古道一直到大溪的步道,大抵是在稜線上行進,上上下下、高高低低,左側這邊是翠綠的山谷,再放眼往前,則是寬闊的海岸邊,雨勢中的海灰暗一片,龜山島若隱若現;右側則是綠色的谷地或是大片大片的翠綠草坡,那是好天氣時讓人情不自禁想要下去奔跑,甚至是翻滾、嬉鬧的地方。可現在是漫天細雨,你心裡也許只會想趕緊走完,完成此行任務,並且早點下山去。


從土地公轉過來,大約走了一個多小時,在1240分左右,一小段緩坡後,來到一處觀景台,可惜沒有遮陽、避雨的涼亭,此即是灣坑頭山的基點處。灣坑頭山,標高616公尺,有一枚編號1181號的二等三角點;其實步道整修後,基點就位於觀景台的路徑當中,一旁的木板上則有大大的「灣坑頭山」字樣。


遇到有位山友,獨自冒雨從大溪方向走過來;因雨勢不停,我們撐著傘拍好登頂照,前後約莫10分鐘光景,即動身走人,原路回程。由於雨勢有些些趨緩,後來我們還轉到「虎字碑」做了一番巡禮。


這時雖不至於歸心似箭,不過還是因為一身濕淋淋,再加上是下坡,所以回程的速度明顯快了很多,約下午2點半即回到大里天公廟,並參觀了遊客中心,才驅車沿北濱公路返回新竹。


發現主管單位每年秋芒時節,結合當地特有的風、芒花、古道所推出的活動,帶動民眾走訪草嶺古道的熱潮,自民國912002)年開始至1002011)年已屆滿10年;從資料圖片加以觀察得悉,除了剛開始的前兩年統稱為「芒花季」外,每年都取了詩情畫意的活動名稱,看來很有意思,其用心由此可見一斑,諸如:


古道風芒(2004)。

風芒再現(2005)。

風飛芒舞(2006)。

戀戀芒花(2007)。

花漾秋芒(2008)。

芒花物語(2009)。

芒花風旅(2010)。

芒花拾穗(2011)。

拾穗秋芒(2012)。


201342日,於新竹竹北)


Related Posts:

  • 初音山~小百岳1-076 ○初音山~小百岳1-076 初音山,又名為初英山,位於花蓮縣吉安鄉與秀林鄉交界處,也就是著名高山百岳縱走~奇萊東稜東側最尾端的山峰。據了解,若從吉安市區仰望,可見其山形高聳、柔和卻氣勢雄偉的姿態,堪稱是東台灣具有特色的一座郊山。 2月24日(星期日)上午7點許,我們在民宿附近的早餐店用完早點,整裝完畢約在8點左右上車,循著往初音山的方向而來,過了鯉魚山不久,還看到「銅門」的標示,那是走能高越嶺下銅門的行程,多年走訪過無數大… Read More
  • 聚興山~小百岳1-059 聚興山的新田登山步道意象圖示 ○聚興山~小百岳1-059  聚興山位於大台中市的潭子區,約是台中市東北方10公里處,或是潭子區東方3公里處,也就是靠近台中盆地的東側。如從台中市遠遠望來,但見山稜平緩,山容廣闊,只是主峰突出稜線升高不多;不過,若從潭子方向往東方近觀,你當發現眾山巒之中,有一海拔最高的山頭,即聚興山是也。 2012年12月6日(星期四)從霧峰離開上了二高,已是中午過後,爰一路北上並於台中系… Read More
  • 鯉魚山~小百岳1-077 ○鯉魚山~小百岳1-077 鯉魚山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與志學村的交界處,屬於中央山脈中段脊嶺向東延伸之一的知亞干山支脈稜端;亦為知名的花蓮溪主流及其支流木瓜溪、荖溪的分水嶺。山腳下有遠近聞名也是花蓮地標之一的鯉魚潭,潭水終年清澈,為台灣東部最大的內陸湖泊;以往曾以「澄潭躍鯉」,名列花蓮八景之一。 據資料指出,鯉魚潭,係因有鯉魚山而得名。惟實際上的認知與經驗發現,不管是遠來的遊客,或當地民眾,仍以對鯉魚潭有較深刻的印象。是以… Read More
  • 阿罩霧山~小百岳1-058 阿罩霧山登頂前的鳳梨果園美麗景觀 ○阿罩霧山~小百岳1-058 阿罩霧山,位於大台中市的霧峰區,亦即是知名的霧峰林家園的後方;據悉早期因其總是早晚籠罩著雲霧,所以又有阿罩峰之稱。據了解中部登山社團,經常在此山頭辦理熱鬧滾滾的新春登山活動,顯見此山頗有其平易近人之處。 霧峰,舊稱阿罩霧,係由該地早期土著族社「Ataabu」音譯而來;民國初年,更名為「霧峰」。另有一說,是附近山峰多霧,經常籠罩山頭而名之。提起霧峰,也許你… Read More
  • 大橫屏山~小百岳1-061 下山途中回望大橫屏山英姿 ○大橫屏山~小百岳1-061 大橫屏山位於台中市的太平區,及南投縣國姓鄉境。因其南北狹長、東西面陡峭,稜脊多為硬岩,遠看瘦如刀鋒有如鶴立雞群,是山友口耳相傳中知名度極高的山峰。因此山位處猴洞坑自然資源保護區,有多種保育類動植物生存其間。其基點處原立有二等三角點,惟因921大地震,基點滑落西側深谷,原有登山路徑崩毀;山友已由後角寮另闢上山路線,並另立基石一枚。 2012年12月15日(六),適…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