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月眉山~小百岳1-075





○月眉山小百岳1-075


月眉山,又稱為米棧山,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米棧村及鹽寮村的交界處;頂峰位處海岸山脈主稜線之上,亦為花蓮溪與水璉溪的分水嶺。此山距離花蓮市東南方約有25公里,擁有一枚一等三角點,以及一等衛星控制點。


今年212日 至16日(亦即農曆大年初三至初七),才參加阿瑞哥的「花東小百岳新春之旅」,然而,一個禮拜後,也就是22324日(星期六至日),參加了新竹科學園區登山社「小百岳登峰自由行」,仍不遠數百里之遙的向花蓮奔馳而來;一連兩個禮拜,走的都是花東地區,想來除了可解讀為與花蓮因緣殊勝外,也許可以說瘋台灣小百岳真的有一點點瘋過頭了罷。


223(星期六)一早搭自強號火車從新竹出發,約10半許抵達花蓮火車站,搭上了接駁的張大哥9人座旅行車,先到「教師家」民宿放置行李,並在市場買了些許水果,離開市區後接193縣道,過了月眉國小不遠,於37.4K左右左轉,進入花38-1鄉道循月眉山方向前進,約到了鄉道7.5K處,即抵月眉山南側登山口。


多年爬山走訪小百岳以來,像這般一路搭乘火車到遠遠的花蓮小鄉,就為了走訪幾座心儀的小百岳,似乎還是第一次頭一遭,在車上悠閒的看看風景、與同伴聊聊天,或是假寐休息、看看手邊的資料等,顯得相關輕鬆、愉快;不若以往高山縱走行程,出發時經常處在夜裡急急趕路的狀態。


大夥整裝後,約在下午1左右點進入登山口開始起登;邀 司機 先生張大哥一起走走,但他很客氣,說是避免自己太累會影響開車安全,或是穿的鞋子較不適合爬山等,所以他就自己留在停車處等我們啦。


從入口處解說牌示得悉,貫穿南、北兩側登山口的月眉山步道,從北到南全長有4.8公里,而月眉山的最高處三角基點恰巧就在約是中點之處,也就是說不論你從南側登山口或北側登山口走訪月眉山,大約走個2公里半就可以登頂,不管是走全程或是原路來回,總計也不超過5公里路程左右。


剛剛才進入步道不久,就看到前方有一小段木板小橋,拉伸著長長身段,好像是歡迎我們光臨一般。月眉山步道沿途雖然也有些上上下下,不過大抵都是緩坡的狀態,倒是步道寬廣、平坦,堪稱是其一大特色。高大哥猜想應是當初整修步道時,直接把工具車~挖土機大剌剌開進來整地,才會有如今這般光景。而前段步道兩旁盡是高達數丈的芒草,而少有林木,是較為少見的山林現象。


這般場景如果是炎炎夏日來訪,恐怕會被曬成黑皮膚民族,所以夏天時防曬傷的功夫可就不能忽略,否則曬黑之外,也有可能被曬傷。


不久在步道轉彎處,有一木造觀景台,讓你的眼光可以極力遠望,知名的水璉村就處在遠處的山坳間;續行約走了1公里多的中途,左上側有一觀景平台,好奇的走上去瞧一瞧,並無特殊的視野,倒是可以好整以暇坐下來休息一下,大夥回原路繼續前行。


約在步道3公里附近,原本寬廣的步道緊縮,且急速向右轉彎,一下子轉變成林間的原始土石步道類型,可走起來仍是感覺輕鬆愉悅的。


剛剛在步道轉彎處,豎立了一個大大的牌子,上頭寫著如下的「綠色宣言」,彷彿苦口婆心的叮嚀著你我說道:


為保護山林自然生態與景觀,

前方步道維持原始路徑,

請您用眼睛欣賞,

用耳朵聆聽,


用鼻子深呼吸,



用心靈去感受,

屬於大自然的一切。


大轉彎後的步道,變成穿梭於林木間的土石路徑,不過走起來倒是輕鬆愉快的,而且走了約莫10幾分鐘,在沒有登頂的激情與挑戰的情況之下,三角點就出現在步道途中,像是一位老早就準備好等你到來的好友一般的自然、平靜,一夥人就這般輕而易舉,外加輕輕鬆鬆就登頂了。


月眉山,標高614公尺,擁有一枚一等三角點;那時候約是下午2點出頭。一點三角點,竟然可以如此沒有半點視野,在小百岳的芸芸眾山之中,倒也是少見。更有趣的是,三角點附近不但有內政部833月間,所立的一等衛星控制點標示,還有主管單位的解牌子,說明三角點的代表意義,以及一等三角點有多麼的不同身分呢!


我們在220分左右輕鬆回程,一路閒聊輕快而行,感覺速度也是滿快的,約50分鐘後的310分回抵登山口。在快到登山口前,還碰到一位獨行俠先生,專門上山來割採芒草嫩葉,說是有什麼神奇效果之類,聽得我們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似的。


回程司機大哥帶我們循產著產道,繞行很長的一段,最後來到了台11線海邊,距離遊客中心不遠,卻離花蓮市區有112公里。後來還參觀了著名的阿美蔴薯,及其阿美小米文化館後才回民宿處,試吃了多種口味的蔴薯,卻考量路途遙遠沒買而有些不好意思。


前面提到近日與花東有緣,也真是的,農曆過年期間來,過了年又來;接著咱家我還在清明節連假,隨同阿瑞嚮導的「祖輪山逍遙遊」自組隊,又來了一趟花蓮,走了祖輪山,順道陪沒來走過的同伴又走訪了月眉(46日)、初音及鯉魚山(45日);雖然距離相當遙遠,來回足有數百公里,在兩個多月間,算是第二度的造訪。


2013430日,於新竹竹北)






Related Posts:

  • 集集大山~小百岳1-055 ○集集大山~小百岳1-055 集集大山位於南投縣集集鎮與中寮鄉界,早期稱為大崙山;據悉昔時外地商人來集集收購樟腦或山產時,習慣指其為「集集那邊的大山」,久而久之,大家口耳相傳,遂喚其為集集大山。 集集大山有如守護著集集鎮的山神,其山稜往北可延伸至九份二山,東隔日月潭與水社大山遙遙相望,是濁水溪畔知名度極高的山峰之一。 多年來,因為走訪高山的緣故,有多次每當車行台21線經過水里附近,總可以看到集集大山英挺的山… Read More
  • 松柏坑山~小百岳1-056 ○松柏坑山~小百岳1-056 松柏坑山位於南投縣名間鄉,據悉從二水街上往東而望,可以看到此山山容龐大有如臥獅一般壯觀,所以又有獅子頭山之稱。松柏坑山鄰近的受天宮,是台灣地區極著名的道教廟宇,香火鼎盛,每年玄天上帝壽辰均有大型廟會,從田中、二水及南投上來的車道,因應車多人多,因此都改為單行道,以解車潮及人潮壅塞之患。 2012年12月2日(星期日)離開集集時,大約是下2點半左右,發現時間還早,線循來到名間、二水鄰近的… Read More
  • 大凍山~小百岳1-053 奮起湖大凍山登山口 ○大凍山~小百岳1-053 大凍山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也就是知名的奮起湖地區;大凍山更是大凍山森林遊樂區的最高點,向為奮起湖地區最重要的風景據點,在整個奮起湖遊憩體系中,一直扮演著主導活動的重心。這也許就是大凍山始終吸引著一波波如浪潮般遊人的主要因素了。  大凍山森林步道,在規劃上呈現一環狀的步道形態,方便來訪遊人或登山客,依各自的時間、體力狀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線,進而達到健身、休… Read More
  • 大塔山~小百岳1-054 2013/11/18攝於阿里山姐妹潭 ○大塔山~小百岳1-054 大塔山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原為陸軍通信排所駐守之地,部隊撤守後,登山客已能自由進出,原有房舍仍留置山頂下方。此山為台灣中區及台灣小百岳之中的最高峰,亦為小百岳之中所謂五岳的中岳。 據了解攀登大塔山,如果幸運遇上晴朗的天候,會有很好的視野,諸如玉山群峰、秀姑巒山、駒盆山及東埔山等,都可以盡收眼底,一覽無遺。此番來訪雖然心裡有很多的期待,但從昨日大凍山的漫… Read More
  • 南觀音山~小百岳1-051 台中大坑玉佛寺 ○南觀音山~小百岳1-051 南觀音山位於台中市北屯區,亦即著名的大坑風景區;矗立於大里溪畔,為同是小百岳的頭嵙山稜西降尾端處突起的山峰,也是台中市近郊開發最早的熱門山岳。此山鄰近大坑圓環,鬧中取靜,風景秀美,步道穿梭於高聳林間,坡緩、蜿蜒,走起來輕鬆愉快,向來是附近居民早晚運動、活動筋骨的最佳地點。 2012年11月12日(一)離開頭嵙山後,循大坑風景區方向來到「南觀音山」登山口,那時約是上午10點…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