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棚集山~小百岳1-091






○棚集山小百岳1-091


棚集山位於屏東縣來義鄉轄境的丹林村,為屏東縣相當熱門的郊山登山路線之一。其上山路線,可分為由前山或後山前往,是一處兼具休閒及體力鍛鍊的路線,除了鄰近居民的晨昏走訪外,例假日時登山客更是一批批前來,享受美麗峽谷的山光水色。


據悉來義鄉居民係以原住民排灣族為主,其+人口數在屏東縣八個山地鄉中排名第一,也是台灣排灣族原住民人數最多的鄉鎮。


201367日(星期五),從蘭嶼搭下午3點半的恆星號遊艇,抵達恆春南灣後壁湖時,已將近6點的黃昏時刻,由於準備今日順道走訪棚集山,所以循台26線、台1線接185縣道,往來義鄉而來。原本想用來過夜的來義國中(現改制為來義中學)不得其門而入,據派出所警察先生告知,此地並無民宿之類,最近的住宿地點可得到潮州的汽車旅館。


何苦捨近求遠呢?後來發現覺修宮廣場是挺理想的紮營處所,有燈光、洗手間及水源,真是再方便不過了;且廣場前的小吃攤營業到很晚,還附設有卡拉ok伴唱。就這樣我取出爐頭、瓦斯等用具,就著康樂台前的燈光,連頭燈都派不上用場,起火煮麵簡單解決了晚餐;這個夜晚,就在車上度過。


隔天(68日,星期六)清晨不到5點就醒過來,準備早點及漱洗後,即動身經丹林大橋進丹林部落,前往棚集山登山口。老舊的丹林大橋旁,新建了一座赭紅的斜張新橋,看起來很是壯觀,不過橋似已完成,卻不見引道般處於停工狀態,想來真是可惜,希望只是技術上的小問題耽擱,否則對附近居民及來往行路人而言,都是一大損失。


過了丹林大橋後不久,看到處於整修不開放的丹林吊橋,那橋橫越寬廣的瓦魯斯溪,看來壯觀無比。一段上坡轉彎後,即進入丹林部落,經村民指點,順利來到登山口,停妥車輛後,約540分開始起登。


遇到同行的當地山友曹先生及陳先生,他們都很熱情地指導我那些路徑好走,或通往何處,所以雖然是第一次來訪,對此山已有一梗概的了解。此山的步道,大抵都是自然路徑,前半段都是很平緩而類似林道模樣的步道,走起來輕鬆愉快;後半段即走入林木之中,步道變得有些的陡峭難行,偶爾還得借助山友架設的粗繩,才能順利上登。


而在前進的步道旁,時而會出現一條彎曲的小徑,迎著你伸展過來,好像善意的歡迎你的光臨一般,身旁的山友,老練地指說那不是一般的路徑,而是通往休息站的臨時小徑。


的確,一路走來,總可以看到一處處的休息處所,用遮陽布圍起一個小小的天地,走累了的山友,就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天、唱唱歌,或是說說笑話,不一會一身的疲憊與勞累,就飛到九霄雲外去了。


就這樣一路緩坡而上,約7點時路過標高835公尺的「棚集下山」,有一枚看似圖根點的基石,可上頭卻有「三四二」的編號,字跡看來很是鮮紅,讓人看得有些狐疑不解。一般而言,圖根點是沒有編號的,如果是因為山友好事,拿筆來個胡亂揮灑,恐將造成誤導。


繼續上行數分鐘,即在710分登頂棚集山,此山標高899公尺,有一枚編號6646的三等三角點。山頂雖無視野,卻有很大的寬敞腹地,有很多山友綁的山社路條,五花八門隨風飄搖,很是搶眼。據悉往前可以連走久保山等,不過來回得花上數小時,往右下則是一條較硬的路線,最終還是會接回適才上山的路徑。


前面提及沿途有很多張掛著各色塑膠布幔的休息站,那是山友上山來喝茶、聊天、休息,甚至是下麵煮午餐的地方,看起來雖有些簡陋,卻也方便並兼具遮陽、避風及擋雨的功能。路過時,往往可以聽到開懷的說笑聲浪,你當發現那才是生活的樂趣與享受。


7點半動身下山,走另一側路徑,山友指其為較有挑戰性的路段,果不其然,有些路段相當陡峭,還得拉繩索才可順利下攀;而且此路段明顯較遠,走得很是過癮。大約走了一個小時出頭,於上午845分左右下抵登山口。


回想這棚集山的出體驗,彷似走的是「8」字型,或是雙「O」字型的路線;其中有平緩得像極林道的路段,有緩坡的路段,有陡峭而上的路段,也許這就是森林步道之所以吸引居民、山友時時集結而來走訪的主要因素罷。


快速整裝後即驅車離開,循185縣道繼續前進,目標是瑪家佳義國小附近的小百岳~笠頂山。


2013610日,於新竹竹北)


Related Posts:

  • 李崠山~小百岳1-015 ○李崠山~小百岳1-015 李崠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錦屏與玉峰兩村的制高點,又稱李棟山,是一處古戰場,古堡殘垣遺跡仍在;有人以為,因以前曾有一名為「李崠」將軍領兵駐紮於此,故名李崠山。亦有人認為,係登山口的山莊稱為「李棟山莊」,久而久之,就稱之為李棟山了。 記得多年前,還在蘆洲空大服務期間,曾隨同學校山岳社同仁走訪過一次李崠山,除了山頂上烙滿歲月斑駁痕跡的古堡牆垣之外,其餘記憶似已逐漸模糊平淡了。 11月… Read More
  • 八里觀音山~小百岳1-014 ○八里觀音山~小百岳1-014 觀音山位於新北市(原為台北縣)的五股、林口及八里三鄉交界處。又稱八里坌山,係約60萬年前火山噴發後所形成錐狀山形,與大屯山同屬竹子山列。其山形如從淡水竹圍、關渡而望,有如一尊躺臥著的觀音菩薩,故而名之。 11月9日(星期三),上台北處理事情,順道攀登八里觀音山。那是多年前即經常走訪的一座熟悉的山,只因為早年曾服務於山腳下的八里小鄉。其後因工作他調離開了,卻在十多年後轉到蘆洲… Read More
  • 鳶山~小百岳1-018 ○鳶山~小百岳1-018 鳶山位於新北市三峽區,亦即北二高三峽、鶯歌交流道附近,屬於雪山山脈支脈稜端;因其山形酷似高空飛翔的鳶鳥而得名。 以往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台北地區服務,曾經多次聽同事或友人,提起鳶山的種種,依稀記得就在二高三峽交流道邊,也許因為鄰近,後來工作場所又換到新竹,以致一直沒有機會造訪。直到2011年12月杪,才真正的走訪了心儀已久的鳶山。 12月27日(二)上午,天候情況其實並不是很好,然而… Read More
  • 關刀山~小百岳1-017 ○關刀山~小百岳1-017 關刀山原本在規劃中,是本月初走訪火炎山及鐵砧山後,當天所要拜訪的第3座小百岳;後來因尋尋覓覓了老半天,才找到鐵砧山三角點的蹤影而作罷,一路打道回新竹。 關刀山位於苗栗縣以木雕聞名的三義鄉,與有草莓故鄉美稱的大湖鄉交界處,是苗栗縣台3線以西丘陵帶的盟主;因其山形遠看酷似三國時代關公所使用的關刀刀背,而遠近聞名。 11月21日(星期一),一早先走了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稍來山,因路途稍遠以… Read More
  • 向天湖山~小百岳1-013 ○向天湖山~小百岳1-013 向天湖山,位於山城苗栗的南庄著名的向天湖部落,是賽夏族原住民部落所在,終年籠罩在繚繞的雲霧之中,增添了幾許的神秘色彩。每年熱鬧展開的賽夏族矮靈祭盛典,總是吸引著很多的人潮,不遠迢迢路途而來。 以往曾有幾次機會走訪賽夏族原住民部落的聖地~向天湖,不過,僅有一次走過向天湖山,那是去(2010)年的一月間,與新竹市山岳會的彭錦龍嚮導及曾姐等人,目標原本預定的是向天湖山,連走加里山,那是從來…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