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我的雲峰





2011/11/26從南玉山看南二段的雲峰(右為雲峰、中為雲峰中峰、左為雲峰東峰)





 





○我的雲峰





 





今(2011)年6月初,參加由新北市野外育樂協會老山猴所領軍,為期88夜的「南二段」縱走,一路上,總是感覺到,我的內心始終是激越難抑的。





 





因為,就在這趟行程的第3天,我將在途中的「雲峰」,完登台灣高山百岳;尤其,欣逢建國100年之際,經過近10年的努力以赴,終於將完成高山100岳的攀登,感覺真是因緣殊勝,而又令人雀躍。





 





行程的第3天,正巧是66號,六六大順亦是我的幸運數字;一大清早,我們已經從美得讓人捨不得離去的拉庫音溪底山屋,陡上到南雙頭山頂上,在七彩霞光中,領隊照例為我們逐一介紹周邊的知名山峰。最後,他狀似神秘地對著我說:「那一座,就是你的雲峰!」





 





雲峰,海拔標高3564公尺,有一枚編號1684的二等三角點。在高山百岳的介紹資料中,有一段話說她是:「峰嵬勢峭,氣概中剛,南北下臨深谷,北側密林峭壁危懸;其他坡面燒緩,峰頂板岩密佈,頂脊長平略布起伏。」





 





20085月間,第一次縱走「南二段」時,因正值梅雨季節,幾乎每天過中午後,就來那麼一陣的梅雨,讓我與雲峰緣慳一面,也無形中促成3年後的二度走訪南二段,這等因緣,彷彿冥冥之中早已註定了一般。只是,如今就要與雲峰碰面了,內心裡頭竟然有些許「近鄉情怯」的感慨啊。





 





在雲峰頂上,領隊周大哥不遠千里的背負之苦,帶來美麗多彩的花圈,以及協會貼心印製的慶祝完百紅布條,讓人感到很是溫馨。隊友熱絡幫忙拉起紅布條,並且一陣的喀嚓喀嚓拍照;在內心裡我輕輕地呼喚著:「雲峰,我來了!」也很感恩著多年以來,在學習高山攀爬的過程中,很多的領隊、嚮導、同伴,以及山友們,所給予我的指導、照顧與協助。





 





從雲峰頂上下來,在東峰下營地附近背起重裝,繼續往宿營地~轆轆山屋邁進,而在沿途的每次回望中,彷似都可以看到雲峰的英挺身姿,亦步亦趨地尾隨在身後,像是殷殷地守護著一般。





 





自從攀登高山以來,常常有45天,或56天,或78天,甚至是最多長達10天的重裝縱走行程,每當面對那「天遙地遠,萬水千山」,峰峰相連到天邊氣勢壯闊的高聳世界,內心裡總有很多的感觸及感動。








今年11月底,我有了一趟「玉山後五峰」的行程,第3天當我們很努力、很辛苦地登上了,從圓峰山屋起算,單程漫漫5.5公里的南玉山峰頂時,我舉起長長的登山杖,告訴一起同甘共苦的同伴說:「那就是我的雲峰!」





 





2011129日 ,新竹竹北)





Related Posts:

  • 其實,只是想太多2021/8/28新竹竹北新瓦屋 ○其實,只是想太多 自從有些年紀以後總是三天兩頭的感覺到身子裡這兒不對勁那不舒服 至於問了問他怎的不舒服哪兒不對囁嚅個老半天也說不上來 折騰了老醫師一陣的望聞問切最後卻搖了搖頭說似乎沒什麼大問題 雖說沒問題其實是有問題問題在於身體本沒問題只是因為想太多 所以一籮筐小小問題就如此這般地自然而然地大駕光臨  … Read More
  • 小松鼠愛讀書 2021/11/6新竹竹北某校園附近○小松鼠愛讀書 師長們總如是說一舉一動對於周遭的影響可以很大或很小 於是乎你只說著說著或只是做著做著 他看在眼裡很快學會了說也學會了做 好比校園裡樹上跳躍玩耍的小松鼠們朝朝日日聽聞學子們的朗朗書吟 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下也愛上了讀書啦 (2021/11/10,新竹竹北) … Read More
  • 舞一季秋韻橙紅 2021/9/8新竹竹北街頭○舞一季秋韻橙紅 每當秋日一來風城鼎鼎知名的九降風姨總把恩典施給了米粉、烏魚子以及小嘴兒甜滋滋的甜柿姐妹們 於是乎就如此這般地在一夕之間造就伊們美名傳千里 於是,因著風的緣故秋韻裡橙橙紅艷的色調遂款款舞起了一季熱情的浪漫 (2021/11/2,新竹竹北)  20… Read More
  • 富士山各登山路線各合目海拔標高 2019/7/30吉田線路〜八合目到了 ○富士山各登山路線各合目海拔標高先前曾經提及一般攀登富士山,主要的登山路線有四條,也就是四個登山入口,分别是:吉田口、須走口、御殿場口以及富士宫口。上述四個登山入口,除了吉田口位於山梨縣外,其餘須走口、御殿場口以及富士宫口,都是位静岡縣一側。1.吉田線路:由富士車道五合目出發,沿富士山北側至山頂,一般而言選擇此線路者大約超過半數。此路線分上、下山分道而行;上山道沿路有多家山屋,而下山道… Read More
  • 貓咪也防疫 2021/09/02獅山遊客中心 ○貓咪也防疫 近一兩年來,全球各地民眾都被新冠肺炎(COVID-19)欺凌糟蹋得灰頭土臉,有很多人還不幸確診隔離,甚至最後竟是一命嗚呼哀哉。 而在寶島台灣,雖然疫情相對穩定,可是也已賠上了800多條寶貴人命,這當然與防疫政策及疫苗採購及施打等,或多或少存有因果關係。 這些時間裡,島國民眾每天面對種種五花八門、朝令夕改的防疫措施,以及五漢廢言玩弄的數字遊戲,似乎人…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