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高王觀世音真經



 





○高王觀世音真經





 





觀世音菩薩。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佛國有緣。佛法相因。常樂我淨。有緣佛法。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咒。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上咒。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等等咒。





南無淨光秘密佛。





法藏佛。





獅子吼神足幽王佛。





佛告須彌燈王佛。





法護佛。





金剛藏獅子遊戲佛。





寶勝佛。





神通佛。





藥師琉璃光王佛。





普光功德山王佛。





善住功德寶王佛。





過去七佛。





未來賢劫千佛。





千五百佛。





萬五千佛。





五百花勝佛。





百億金剛藏佛。





定光佛。





六方六佛名號:





東方寶光月殿月妙尊音王佛。





南方樹根花王佛。





西方皂王神通燄花王佛。





北方月殿清淨佛。





上方無數精進寶首佛。





下方善寂月音王佛。





無量諸佛。





多寶佛。





釋迦牟尼佛。





彌勒佛。





阿閦佛。





彌陀佛。





中央一切眾生。在佛世界中者。行住於地上。及在虛空中。慈憂於一切眾生。各令安穩休息。晝夜修持。心常求誦此經。能滅生死苦。消除諸毒害。





南無大明觀世音。





觀明觀世音。





高明觀世音。





開明觀世音。





藥王菩薩。





藥上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虛空藏菩薩。





地藏王菩薩。





清涼寶山億萬菩薩。





普光王如來化勝菩薩。





念念誦此經。七佛世尊。即說咒曰: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娑婆訶。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娑婆訶。





 





~取材自彰化「高印刷廠有限公司」所印《高王觀世音真經》(摺頁)





Related Posts:

  • 佛說四十二章經(4) ○佛說四十二章經(4) *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第十七章  明來暗謝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n… Read More
  • 佛說四十二章經(1) ○佛說四十二章經(1) *經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第一章  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 Read More
  • 佛說四十二章經(3) ○佛說四十二章經(3)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 佛言:人… Read More
  • 佛說四十二章經(5) ○佛說四十二章經(5) *第二十一章  名聲喪本 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第二十二章  財色招苦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獄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 Read More
  • 佛說四十二章經(2) ○佛說四十二章經(2) *第六章  忍惡無瞋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第七章  惡還本身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第八章&nb…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