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道德經 上卷(2)



 


○道德經 上卷(2)





 





*虛中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為腹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寵辱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寵,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託天下。





 





*道紀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





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不盈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復命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後。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知有章第十七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親之,譽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四有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樸素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食母章第二十





 





絕學無憂。





唯之於阿,相去幾何?





善之於惡,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眾人昭昭,我獨若昏。





眾人察察,我獨悶悶。





飄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所止。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取材自台北新店「菩提觀音寺」所編印《道德經、常清靜經淺說》





Related Posts:

  • 佛說四十二章經(6) ○佛說四十二章經(6) *第二十六章  天魔嬈佛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第二十七章  無著得道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Read More
  • 佛說四十二章經(7) ○佛說四十二章經(7)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滅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第三十三章 … Read More
  • 萬空歌 ○萬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為誰功?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nb… Read More
  • 佛說四十二章經(8) ○佛說四十二章經(8) *第三十六章  展轉獲勝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 Read More
  • 佛說四十二章經(5) ○佛說四十二章經(5) *第二十一章  名聲喪本 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第二十二章  財色招苦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獄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