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小遊溪洲山

小遊溪洲山


 


說是小遊,嚴格說起來,其實似乎也並不為過,因為823號這一天,當我們一行4名大男生,結束了一大清早白石山的初次探訪後,當回程的車子來到石門灣活魚餐廳附近,已然是10點許,天氣正逐漸增加熱度之中,有人起意順道去走「溪洲山」;領頭的劉大哥很爽快地一口就答應了下來,於是林兄的車輛順利的找到了棲身之所,正處於石門水庫坪林站之外,小背包一上肩,4個大男生就如此這般瀟瀟灑灑的爬溪洲山去了。


 


記得一個多禮拜前,參加新竹山岳會阿信總幹事所帶領的「杉林溪水漾森林之旅」,在大夥閒聊、吹噓爬山的種種英勇事蹟時,有隊友無意間提及桃園大溪的「溪洲山」,我卻僅能以「曾經聽過、想過,可始終還沒實際走訪過」,來為自己的孤陋寡聞美言一番。想不到,才過了不到10天,竟有了一探「溪洲山」之所以吸引山友的魅力所在,真的是因緣和合,水到渠成啊!


 


據了解,「溪洲山」有多處出入口,而我們是從石門水庫坪林站附近石灣活魚餐廳馬路對面的商家一旁小徑上山的,顯然這也是其登山口之一,只是原有水泥壁上的步道入口引導字跡,已模糊不清難以辨識,可是沒有任何單位加以補強,如非識途老馬領路,定然不知此即為溪洲山之登山口也。


 


走了一段水泥路徑,幾分鐘後進入登山步道,似係就地取材的山上石塊所堆砌而成,已被前輩山友踩踏得光禿發亮,走起來還算步履平穩,只是彎彎曲曲的步道卻是一路陡峭而上,絲毫沒有讓你停留下來喘喘氣的餘地,不一會兒即汗流浹背,走在後頭的我,發現沿途石塊階梯上都有映著陽光發亮的水漬,原來是前方的劉、甘兩位大哥隊友所滴下的汗珠,而我自己雖以手帕猛擦汗水,手稍稍用力,也能擰出一灘的汗水。


 


此步道的沿途林木茂盛,即使像今日太陽這般熱情無比,也不至於曬到陽光,而漫步在濃濃林蔭之下,如果再有一陣微風徐徐而來,那就是一段讓人暢快淋漓的逍遙旅程了。


 


就這樣努力了近半個小時,終於上到了一處號稱大廣場的平台休息處,這時已近11點,領頭的劉大哥直讚大夥利害了得。此地腹地看來蠻大,所以有著很多樣的運動、休閒或健身設施器材,以及諸如盪鞦韆、座椅等設備,甚至還有袖珍的涼亭、躺椅供山友休憩或緩和運動之用。我還看到有幾位山友把登山杖及背包放在一旁,就在懸掛著「愚公」橫匾的涼棚內下起棋廝殺了起來。


 


適才從步道要上到大廣場,有一小小的拱形牌樓,兩側寫著:


松風水月皆勝地,


發揚道心劈山峰。


 


而前述「愚公」,似係溪洲山上有某善心人士,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將此地登山步道維修或鋪設起來,以方便人們登山、健行。廣場一邊還有「愚公」所署名的勸善標語如是說道:


 


一日走一回,健康百年;


說好話、做好事,吉祥。


 


退一步、讓一步,


年年青春。


 


有一桃園地區的登山社團,則立著看牌寫著:


 


常登山爬山的人,


最美麗健康開朗;


會愛山惜山的人,


俱品味高雅知恩。


 


另外,還有人把陶淵明著名的<雜詩>也寫了出來,是想與登山客相互勉勵一番,不過看其署名似有些倒置,以下為陶詩正確版本:


 


盛年不重來,


一日難再晨;


及時宜自勉,


歲月不待人。


 


從大廣場休息平台起就有多元路線,左側往溪洲山三角頂點方向,右側往新溪洲山(溪洲公園),另有往關帝廟(環湖道路)、大灣坪古道(收費站、溪洲大橋)及大艽芎等方向的步道;我在心裡悄悄地許了個願望,改天有空來訪時,一定要每條路線踏踏實實地走她一遭。


 


休息了10幾分鐘,並於1110分左右循著往新溪洲山方向下行,平緩的林蔭步道,一路輕鬆好走,約5分鐘光景,一個小小的轉角,看到了新溪洲山標高475M 的標示牌,還有一顆三角補點,同伴們腳步停都未停的繼續往前走,我則簡單拍了照後趕緊跟上。


 


接下來是一路緩坡而下的稜線,林木高聳入雲,偶爾還可以看到左側不遠處山腳下的石門水庫藍藍色調的水域,應是聞名的龍珠灣遊樂園。如此前進約10分鐘,看到右下往溪洲公園,我們往左側續行,接上水泥石板塊鋪設的步道路面。


 


茂密高大的林木遮掩住視野,數分鐘後來到一處偌大的觀景亭台,也許不是假日的關係,觀景台只有一男子,正專注悠閒的翻閱著報紙,也許熱絡的社會新聞報導正吸引著他,是以對於我們的到來,他倒沒有多大的反應。此一觀景亭台,也是受到茂盛林木的影響,所以能看到的景觀,也只是部分石門水庫的湖光山色,以及大壩之下的悠悠水流,再往下就是我們早上在白石山上遠眺時,所看到的坎津大橋,以及大漢溪沿岸的一簇一簇密集的住家了。


 


我們在觀景台休息了10幾分鐘,吃了點東西及喝喝水後繼續前進。其實,從剛剛步道接上水泥石板路,一直到離開觀景亭台往下的這段步道,一路上都可看到署名「雲霄大飯店」所立的大小牌子,時而提醒步道方向,或是距離遠近,或是哪裡坍塌危險,或是正平價供應早、午餐、熱咖啡及各式冷飲等,讓人頗覺得頗溫馨、貼心,只是幾分鐘後待我們下到該飯店時,但見廣大的飯店區只是空骨架,飯店的建築已殘破不堪,不過從其建物外觀及殘餘的顏彩看來,不難憶測其曾經有過的風光歲月。在往下走的過程,我們仍然一再回望這幢風華盡褪的飯店建築,而不勝感慨欷歔啊!


 


12點時抵水庫環湖道路,右側是大灣坪保安總隊第5隊第1分隊;左側即是石門水庫廣泛的水庫區,青山、綠水、漂蕩的船隻,以及岸邊來往的行人、車輛,呈現出一幅恬靜的湖光山色圖像。


 


我們循著公路一路緩坡而下,經過已年邁的大漢隧道、未曾走過的溪洲公園,以及石門水庫坪林收費站,並於12點半左右回到停車處,前後約2個小時的時間,對第一次的我而言,似乎是對「溪洲山步道」,做了一次初體驗的巡禮罷。


 


2010827日 寫於新竹竹北)


Related Posts:

  • 走過四月雪小徑 ○走過四月雪小徑 很多喜愛山林、原野的朋友所熟悉的油桐花,總是在每年五、六月的時候,把郊區原本盈滿濃濃翠綠的小小山頭,渲染得如雪花飄搖般的壯麗可人,也因此博得五月雪,或六月雪的雅稱。然而,有一條也許你不知道的美美的山林小徑,她的芳名就叫做~四月雪小徑。走訪位於苗栗三義木雕博物館附近的四月雪小徑~慈濟山鵝卵石步道,已然有多次了,大多的時候是回雲林鄉下探望家人或是回程北返,路過三義時,即使不是桐花季節,總也想著下交流道,去走走四… Read More
  • 北得拉曼神木之旅 ○北得拉曼神木之旅 時間:2009.4.12(日)社團:新竹市露營協會領隊:陳木全總幹事隊員:邱理事長等8名,合計9人 這一天,4月12日 (日)上午8點半許我們搭乘的邱理事長9人座車,已經由內灣、尖石抵達水田林道支線的北得拉曼神木群步道登山口,剛剛在林道上看到2部20人座中巴,因車子進不來,3、40位山友浩浩蕩蕩漫步在林道上蔚為奇觀,後來得悉是台北縣泰山登山社的山友群。而我們的小車子則是得天獨厚的直接開到登山口,… Read More
  • 九芎湖手札○九芎湖手札 1.記得打從民國80幾年間開始罷,就由原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所屬的水土保持局(精省後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投入大筆經費,並精心規劃推動的照門休閒農業富麗農村建設,規劃了九芎湖及箭竹窩,兩處比鄰的休閒區及客家米食村,因此,每到假日總是吸引了無數遠來的遊客。 然而,一樣屬於照門休閒農業富麗農村範圍,可每每來訪時,總是習慣往九芎湖方向走,不管是走步道,或是逛小吃,或是欣賞花卉。至於箭竹窩米食村,則總是偶爾才會走那麼一遭,久… Read More
  • 飛鳳山手札2 飛鳳山手札2  1.近2、3年來,因應地球暖化國際上節能減碳活動,國內也風行起早年騎腳踏車的運動,每到假日,不論郊野或鄉村,人手一部小折,把郊外妝點得充滿年輕、活力、歡樂的氣息。大約是2008年年底的一個假日,我從2800M 土石自然步道登頂飛鳳山後,從1800M 步道下山,在中途卻遇到一位年輕的朋友「扛」著車上山,起初有些訝異,1800M 步道雖然路程不會很遠,卻是屬於陡坡而上,走路都氣喘如牛了,不消說是扛著一部… Read More
  • 十八尖山賞花月 ○十八尖山賞花月 1.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畔多美麗啊像村家的小姑娘像村家的小姑娘………… 這是每到春來,你我都會隨口哼唱起來的昔日懷念歌曲「杜鵑花」的第一段,相信你也會喜歡。當然,如許的三月時候,「十八尖山賞花月」已然開鑼,如果你來十八尖山,也許你也可以如此這般地哼唱著:淡淡的三月天…… 2.於是,每年,當淡淡的暮春三月裡,杜鵑花族們在山坡上、在小溪邊,以著美麗、婀娜、嬌艷、多姿的身…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