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大聲說出愛台灣



○大聲說出愛台灣


~參加「台灣自然生態之旅」講座


 


1.


有時候,面對屢遭人為破壞的環境時,內心裡會感到很悲觀,甚至於是沮喪。


然而,往往在看到民眾的熱心參與時,又會有一些希望的火苗冒出來,感覺心裡就平衡了許多。


 


2.


人,在最初的起心動念也許很好、很正點,然而,付諸行動時卻往往走了樣。


有一些人嘴裡總說自己是喜愛大自然的人,卻往往就是破壞大自然的劊子手。


即使只是挖走一株樹苗、砍掉一棵樹木、摘取一束花朵、丟棄一些垃圾,或撿拾一粒石頭。


 


3.


開路、架橋,有其一定的不容忽視的存在價值。


然而,對原本乾淨、美麗、青翠的一座高山,路開了,人來了,車子來了,垃圾、破壞也來了,從此我們的大自然環境就萬劫不復了。


 


4.


只有大家一起來為環境、為大自然的維護而努力,我們才能擁有優質的生活環境,才能為孩子留下一片淨土,否則到時候,他們可能都不知道什麼是「美好」了。


 


5.


面對自己居住的環保,我們往往只是「住」,而沒有「愛」,只知予取予求,而不知珍惜、愛護。


學學世界大文豪泰戈爾所説的:


當我們愛這個世界時,我們才住在這裡


 


6.


居住在4面環海的海島國度,我們似乎沒有所謂海洋民族應有的:勇於冒險、心胸寬闊及天真浪漫的特質;而只有勇於內鬥、心胸狹窄及眼光短淺的島國心態在作祟。


也因此,有人調侃的說:我們沒有海洋國家應有的文化與素養,如果有也只是海鮮文化,因為面對海洋每個人只想到「吃、吃、吃」。


 


7.


有心的人,應該學學老樹,以著數十年、數百年的生命,一生一世的守護著大自然、守護著生於斯長於斯的大地。


 


8.


多用一點心、多用一點愛、多用一點腦袋,多留一點點空間給自然、給環境。


人是可以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人的生活環境是可以永續經營的。


 


9.


如果只知道用水泥、用消波塊取代自然、美麗的海堤、河岸,最後只有讓你我的生活環境,以及大自然加速走向毀滅。


 


10.


不只是自己,還要每一個民眾、每一個朋友,一起行動起來、一起來共同努力,我們的生活環境才會有希望:


大聲說出愛土地,


大聲說出愛自然,


大聲說出愛台灣。


 


後記:


2007922(六),又是週末、又是陰雨天、又是中秋節連續假期的第一天,然而,「新竹市生物多樣性系列活動-2007年親近大自然系列演講」第一場仍然在新竹女中科學大樓展開了。


此活動主辦單位為新竹市政府及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補助單位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從9/2211/24,每週六晚上一次,共有十餘場的演講,精彩可期。


第一場講座為荒野保護協會甫卸任的理事長 李偉文 醫師(也是該會新任的榮譽理事長),他從台北開車來,預定的時間是晚間7點到9點,但是他一直講到快10點還意猶未盡,才被主持人 劉月梅 老師(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長、新竹女中生物教師)出面制止,因為他晚上台北還有一個活動要參加。


看到理事長 李偉文 醫師非常忙碌,還能為台灣的大自然環境無私的犧牲、奉獻,真的令人非常感動,如果你、我、他,都能大家一起來多 向李 醫師學著點,也許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有希望、有救了。


 


2007924日 ,記於竹北)


 


Related Posts:

  • 尋找美麗的福爾摩沙 ○尋找美麗的福爾摩沙 ~參加「台灣四季之美」講座 1.爬高山,不是去挑戰它,更不是去征服它。而是要懷抱著感恩的心,去親近它,因為有了高山的屏障,我們才能免除狂風暴雨的襲擊,我們才能安穩地生活,安穩的過日子。  2.高山,具有涵養水份功能,庇佑著山下無數的子民、無數的動植物。因此,走訪高山,是去向山表示感恩之意。 3.山野中的每一生物都有其特性,去了解了就不至於心生懼怕。較須要耽心的,其實是涉身繁… Read More
  • 過快樂幸福的日子○過快樂幸福的日子 ~參加「如何活的更快樂」講座 1.忙碌的人,似乎總是很難快樂。除非他能有所體悟,並且懂得與他人相互扶持。 2.快樂,總是躲藏在某些隱密的所在,唯有你努力去挖掘出來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 3.快樂,往往源自於內心,只要你內心覺得快樂,你就會感到歡喜自在。 4.有很多人終日四處追尋,然而就是找不到快樂的蹤影,等繞了一大圈回來,卻發現快樂原來就在身旁。 5.心無所求,… Read More
  • 規律運動.健康生活 ○規律運動.健康生活 ~參加「新竹縣體育志工進階研習營」 1.有人如是說:施比受,更有福報。也有人說:與其咀咒黑暗,無寧點亮一根蠟燭。花蓮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更說:這世界總有比我們悲慘的人,能為人服務比被人服務有福。的確,志願服務者,能夠抱持著犧牲、奉獻的精神,為他人提供服務,就像是扮演一支小小蠟燭的角色,卻在人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亮。 2.運動真正好,如能養成每週3至4次的規律性運動,將為你的身體打下健… Read More
  • 與生物和平共存○與生物和平共存 ~參加「生物多樣性」講座 1.愛護自然環境,不是嘴巴嚷嚷就算了事。關心自然環境,更必須從你我親身做起。 2.對於居家的諸多電源,如果人人都能拋棄以往「想到時才關」的積習,並且養成「不必要的就關掉」的習慣,我們的環境就會充滿著希望。 3.沒有頭髮的頭,雖然光滑可愛,看起來總是有美中不足之憾。沒有樹木的山,一片童山濯濯,看起來總是缺陷而不夠完美。所以,有頭髮的山,才是漂亮,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親… Read More
  • 與禪相遇○與禪相遇 ~聆聽「與禪相遇-當科學遇上禪學」講座 1.平素生活,面對周遭擾攘、繁雜,受到污染的環境,如何平心靜氣的去面對,才是重要的學問。在人的生活中,有大部分的疾病或病痛,其罪魁禍首大抵來自有形或無形的壓力。 2.禪,超越學問、知識,無所不在,必須以全盤的生命去踐履,才會有所心得。禪,對於家庭生活的影響,可以不必要有太多的話語,就擁有很好的互動磁場。 3.醫生,往往忙於照顧病患的身體,而忽視了自身的健康…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