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與生物和平共存



○與生物和平共存


 


~參加「生物多樣性」講座


 


1.


愛護自然環境,不是嘴巴嚷嚷就算了事。


關心自然環境,更必須從你我親身做起。


 


2.


對於居家的諸多電源,如果人人都能拋棄以往「想到時才關」的積習,並且養成「不必要的就關掉」的習慣,我們的環境就會充滿著希望。


 


3.


沒有頭髮的頭,雖然光滑可愛,看起來總是有美中不足之憾。


沒有樹木的山,一片童山濯濯,看起來總是缺陷而不夠完美。


所以,有頭髮的山,才是漂亮,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親近她。


 


4.


生物多樣性涵括:遺傳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的多樣性。


 


5.


每一個人企求擁有美麗的自然環境,卻很少人願意為維護自然環境之美,盡一些些的力量。


 


6.


像狸藻、毛氈苔之類的食蟲植物,默默地為週遭的自然環境奉獻一己之力。


 


7.


台灣地區的氣候與環境,只要人人能夠做到不隨意砍伐,花草樹木們自然而然的就聚集成林。


而有些國家,往往不易種出一棵樹,政府主管機關只好想盡辦法,以鼓勵民眾多多種樹。


 


8.


過度人工化、制式化的環境措施,外觀上雖然美觀而具一致性,反而會抑制生物的多元生存與成長。


 


9.


如果能夠放下身段,把每一個生物都看成與人平等的存在個體,生物多樣性就具有多元化的發展空間了。


 


10.


愛護環境、疼惜環境,你我都須要實際的行動與一顆肯於付出的無私的心,才能與生物和平共存。


 


後記:


2007626(二),服務學校邀請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長也是新竹女中生物教師的劉月梅老師蒞臨擔任「生物多樣性」專題講座,劉老師熱心公益、默默為環境保護而奉獻心力,著實令人感佩。有幸聆聽其演講,謹記手札數則以為紀念也。 


 


2007928日記於竹北)


 


Related Posts:

  • 氣功與保健○氣功與保健 ~參加「淺論氣功與保健」講座 1.一般民眾對於氣功總是懷抱著神秘與好奇的態度,其主要原因也許就在於未能實際及深入的去接觸,另外則有可能是講授者故弄玄虛所致。 2.社會上一再引發「隔空抓藥」、「隔海治病」等事件,使得民眾視「氣功」為一特異功能,而遲遲不敢親近,無形中更增加其神秘感。 3.其實,氣功,只是諸多有益身心健康活動中的一種罷了。 4.及早掀開氣功的神秘面紗,你也可以更接近氣功,… Read More
  • 尋找感覺不到的溫暖○尋找感覺不到的溫暖 ~參加「大投資、大溫暖計畫訓練」 1.在我們的經驗中,似乎有很多的重大計畫,總是一頭熱的提出,一頭熱的討論,等到執行時已逐漸冷卻,接著不是因為主政者易人,就是承辦人異動,最後不了了之,沒有了下文。 2.人口老化,以及少子女化的現象,並非3、5天或3、5年間發生的現象,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從經濟發展、公共建設、教育到社會福利,都未能做好相關配套措施,以致問題來了,才看到一群手忙腳亂、舉足無措的官員在… Read More
  • 與禪相遇○與禪相遇 ~聆聽「與禪相遇-當科學遇上禪學」講座 1.平素生活,面對周遭擾攘、繁雜,受到污染的環境,如何平心靜氣的去面對,才是重要的學問。在人的生活中,有大部分的疾病或病痛,其罪魁禍首大抵來自有形或無形的壓力。 2.禪,超越學問、知識,無所不在,必須以全盤的生命去踐履,才會有所心得。禪,對於家庭生活的影響,可以不必要有太多的話語,就擁有很好的互動磁場。 3.醫生,往往忙於照顧病患的身體,而忽視了自身的健康… Read More
  • 過快樂幸福的日子○過快樂幸福的日子 ~參加「如何活的更快樂」講座 1.忙碌的人,似乎總是很難快樂。除非他能有所體悟,並且懂得與他人相互扶持。 2.快樂,總是躲藏在某些隱密的所在,唯有你努力去挖掘出來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 3.快樂,往往源自於內心,只要你內心覺得快樂,你就會感到歡喜自在。 4.有很多人終日四處追尋,然而就是找不到快樂的蹤影,等繞了一大圈回來,卻發現快樂原來就在身旁。 5.心無所求,… Read More
  • 創造自我被利用的價值 ○創造自我被利用的價值~參加「教育部所屬機關學校員工輔導實務研習班成果發表會」 1.熱心協助、服務他人,不但無形中成長自己,也創造了自己最大的價值。 2.凡事要能善用同理心,換個角度從關懷出發,並且多為他人著想。 3.肯為他人設想,心胸就會越來越寬大,世界也會越來越廣闊。 4.一個好的輔導人員,除了要具有輔導的專業理念、知識與技巧外,更要有開放的心胸,活潑的個性,以及樂於助人的特質。 …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