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中雪山

 


中雪山


 


時間:2011/01/272011/01/29(四~六)


社團:好朋友自組隊


領隊:鄭鯤茂(鄭老師)


隊員:咱家1人,合計2人。


 


*預定行程


 


1天:


新竹出發05:00~大雪山森林遊樂區07:00~林道入口處08:00230林道26K16:00(中雪山登山口、紮營)


2天:


230林道26K處登山口06:00~中雪山08:0026K處登山口10:00230林道15K14:00(紮營)


3天:


230林道15K07:00~林道入口處13:00~大雪山森林遊樂區14:00~新竹16:00


 


*健行筆記


 


1天(127日 ,星期四)


 


說到我的中雪山之旅,想來,也許只能以「好事多磨」四個字外加一個無奈的笑臉,來加以形容與訴說罷。


 


話說去(2010)年參加台北縣野外的「雪山西稜」活動時,原本可能走志摩山新路線的梯隊沒能成行,後來調整展延至4月底5月初的傳統路線,不過第三天當大夥由大雪山下匹匹達山一路往230林道前進過程之中,我卻在匹匹達鞍部附近的一處乾溪溝跌跤受了點傷,因天色將暗且接下來是一路陡下路況未能有效止血,是以流了不少血,以致未能在隔天如願登頂中雪山,留下西稜之行的未竟與遺憾。


 


領隊及嚮導看我未登中雪而一副心事重重模樣,除一再安慰、鼓勵外,還允諾嗣後將想辦法安排中雪山加大雪山大神木的行程,以協助類似獨缺中雪山情形的愛山朋友,讓咱家我好生感動。


 


其後,對於走完雪山西稜卻獨漏中雪山,內心裡始終耿耿於懷,所以報名了7月間新竹露營協會的「雪山西稜下大小劍」行程,準備有別於傳統上順走方向的再走一趟西稜,然而,竟在出發的前一天突感身體不適而退出,後來該活動雖仍舊成行卻遇到颱風,據悉成員足足淋了三天雨,而匆匆從武陵農場狼狽下山,大小劍也未去,領隊事後還透露說我沒去是對的。


 


後來得知北縣野外2010912月的活動簡章中排有「台灣第一大神木~大雪山林道賞楓順登中雪山」行程(1225日),頗讓我喜出望外,早早就報名登記了。心底所盼望的,當然是想要早日完成中雪山登頂大工程。


 


豈知11月下旬,我參加周業鎮嚮導的「新康山下瓦拉米」自組隊回來,正巧遇上年邁母親身體微恙,在此情況之下,我的中雪山之行,自然又泡湯了。一直到20111月間,與我服務於同學校且志在完登台灣高山百岳的體育專家鄭老師,知道我未能完成登頂中雪山的憾事,而願意與我相偕來一趟中雪山之旅,終於使美事完成,也才有此番的中雪山三日之行。


 


依據氣象預報指出,今日將有寒流來襲,天氣將變冷,一早也感覺到新竹的天候有些許的陰冷,不過我們還是在6點許出發上二高芎林交流道,向著大雪山森林遊樂區而來。雖然我們今天將面對漫漫長長26K230林道,不過待整裝完畢時,已是940分,林管處的李先生還特地來幫忙打開林道鐵門,以方便我們通行。


 


剛剛進入到230林道,走起來很覺舒軟,放眼看去四周一片清淨,偶有 三兩 聲鳥鳴,應和著步道旁的水流,似是歡迎我們的到訪一般;記得去年5月西稜回程時,還在林道邊坡上發現多處一葉蘭英姿,讓我們大為驚豔,直呼過癮。


 


不過,漸行深入林道,大大小小崩塌的現象,逐一在眼前展現,須採繞道或跨越倒木及巨石,有的崩塌的情況不是很嚴重的,輕易即可通過,有的則須高繞、下切,甚至借助繩索才得以通過,其中最嚴重的崩塌當屬林道9K處。


 


依稀記得去年走230林道時,還看到長得肥大的虎杖以及高及腰部的毛地黃,甚至長得一身翠綠的紅榨樹,周大哥還特別提醒大夥,年底時可以來此欣賞紅榨樹所展現的多層次火紅世界,那種層次分明、層層疊疊的濃淡顏彩,單想像起來,就感覺美到不行。當時即在心裡暗中許下「我將再來」的願望,當然還包括我遺漏未登臨的中雪山。如今,總算可以如願以償了。


 


只是,在已是2月上旬的此刻,可能因為天候關係,小小株模樣的毛地黃,長得奇醜無比;虎杖也變得乾枯沒了生氣。至於紅榨樹則一身枯竭,枯萎的葉落了滿地,走在其上,發出一聲一聲似是哀怨無奈的聲響。


 


1055分近11點時,看到雪霸國家公園的界碑,表示從此地即進入國家公園的範疇,而前面的那段林道,則還是屬於林務局林區管理處的管轄區域。11點半,看到林道左側有倒塌垮了下來的工寮。這場景看起來,就好像是年邁的老者一般,他也曾經有過年輕力壯的風光歲月,可如今年華老去,腳力已不如當年,他的背駝了,腰也挺不直啦。


 


中午1220分抵9K大崩璧,此似是林道最大的崩塌處,據了解以往是以下切方式通過,後來因颱風又塌了,目前係採高繞方式通過,惟須攀高約60M ,並有多段緊臨斷崖峭壁,走起來讓人膽戰心驚,去年雪山西稜回程曾走過一次,緊張得不得了,領隊周大哥要我不必害怕,並輕描淡寫地說:「踩點及踏點都那麼清楚勞靠,有什麼好緊張的呢?」可我每次想起林道9K的大崩璧,心裡就有疙瘩,就緊張。即使是剛剛也一身大汗地花了近半個小時才安全通過。


 


下午3點半抵15K處大休10幾分鐘,此為我們後天回程的預定紮營地點,是一處理想的營地,水源亦無問題,可是正確的里程數不得而知,之所以指其為15K,是去年5月雪山西稜時,領隊周大哥所提示,據悉網路上有人稱16K,而國家公園的相關資料則指為17K。三種講法之間相差竟達2公里 ,那是相當大的距離,希望相關主管機關(農委會林務局或雪霸國家公園)能予以釐清、牌示。


 


455分時,看到左側有一下切「往合流山30分」的標示,前進至510分時休息,續行時感覺到天色已逐漸昏暗,為了趕到營地,仍繼續前進,並在6點時點亮頭燈,如此這般又摸黑奮鬥了半小時,才在6點半抵達林道26K處的營地,也就是中雪山的登山口。


 


由於天色已暗,氣溫也逐漸變冷,我們卸下背包後先去到登山口附近取水回營地,並在頭燈的輔助下把營帳紮起來,一直到7點許才開始煮食晚餐。細心的鄭老師還分享了帶來的蕃茄及荷蘭豆,加入麵條裡烹煮,吃起來更加的香甜可口,湯頭及味道也不一樣了。


 


2天(128日 ,星期五)


 


清晨5點起床,解決早餐的民生問題,並稍事整裝後於6點出發,去拜訪此行的主要目標~中雪山。由於天色還未完成亮起,是頭燈陪同著我們,走在陡峭而上的坡道上,好在原本灰濛的天空已逐漸清亮,大約出發走了半個小時,我們就關掉了頭燈。


 


天色一亮,感覺是很棒的天候,不過奇陡無比的路徑,有時要手腳並用,或拉著樹枝、樹根或是箭竹,才得以順利上登,而且汗水早已濕透了衣裳,因此幾度停下來脫衣服。我此次有點偷懶,攻頂的小背包是一只超輕薄的簡易包,此時倒發現裡頭除了少許的行動水及乾糧外,竟然都是衣服,真讓人感到可笑。


 


大約7點半左右,陸續看到步道及兩旁杉林裡有多處未融化的殘雪,讓人感到既興奮又有趣,可是這樣的路徑,走起來也更增添了危險性,尤以多處有倒木,所以只得與鄭老師相互提醒,更加步步為營,小心為上了。


 


經過不斷的努力,我們終於在810分登頂標高3173M 的中雪山,有一枚編號6611的三等三角點。此時雖然天氣挺好、太陽奇熱,三角點的周圍還留有厚厚的一層未融殘雪,看來有趣好玩,彷彿是一圈潔淨雪白的呵護般。不遠處的大雪山頭也是一片雪白,遠看極為醒目、亮麗。


 


休息了10幾分鐘,我們想去前輩山友林文安先生紀念碑向其致意,但據悉僅有15分鐘的路程,我們先是緩下接著緩上到一個比中雪稍低的山頭,鑽行過長長的箭竹,走了20分鐘左右,眼看又要下坡而行,卻仍未見到紀念碑,心想恐怕是走錯方向,於是在心裡虔誠向林先生致意後,即返回中雪山頂,此時已近9點矣。


 


在山頂之上,再次尋覓其他的路徑,看是否有標示通往林文安先生紀念碑小徑,不過仍無所獲,讓人有些悵然。倒是不遠處大雪山頂的一片雪白,遠遠看去,就像在哪一本書上所看到的「晶瑩的雪花為起伏的山巒披上一層薄薄的白紗」般,好不迷人,所以我們拍完了登頂照,不禁又對著大雪山方向好好的端詳一陣,才在910分許動身下山。


 


這一路下山,雖然是陡坡而下,但走得輕鬆,速度自然快了些,過了杉木區後,好似走過一片雜樹林之間,周邊出現大片大片的虎杖,全身枯黃,昨日在230林道上看到的也是如此一般,不若去年五月初雪山西稜回程,看到一路長得肥肥壯壯的,在林道上列隊歡迎我們的到來。寶島雖說四季如春,但在自然界的植物身上,其實更可以清楚的看出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與區別,有時候也許不是很明顯,不過這也就更需要你細心的去體會與觀察,才能有所收穫。


 


我走在前面,鄭老師在後頭,一路快速下行,走了不到2個小時,即在11點整時回到26K處的登山口營地。由於已近中午,我們爰先煮食午餐,接著拔營整裝,並在1145分重裝步向歸程。


 


說是重裝,其實有很多食物已經吃的差不多了。而中雪山已然完登,今天算是輕鬆的行程,我們的目標是先挺進到林道15K紮營,如還有餘力,再向前推進,並以9K大崩壁之前為最終目標,如此明天的行程就更為輕鬆愉快了。不過,我們昨日來時,曾發現似在過了9K之後不久,左側下切有一「合流山」,應屬中級山,如果可以倒想順道走訪一番。


 


沿途的林道崩塌地方一處處,不過倒都可以小心安全通過,並維持每走一個小時左右,小休一會兒,以慰勞自己辛苦賣力的雙腿。只是我們兩個回程一直都在意著右側的「合流山」標示,但始終沒有發現,讓人有些失望。


 


下午1點近半抵林道15K營地,因時間還早,而且沒有找到合流山,所以取水後繼續前進。4點半許休息10分鐘後續行,再走了半小時,眼看天已逐漸灰暗了下來,正好林道上有一處看來還算安全的區塊,遂決定在此紮營,細心的鄭老師放下大背包又往前走了一陣,試圖尋找較理想的營地,不過他回來後表示差不多,因此還是就在此紮營。


 


比起昨晚來,已能很輕易把營帳紮起來,接著煮食晚餐,一樣地早早就休息了。根據氣象預測,今晚會有寒流來襲,不過截至目前,感覺上氣候都還沒有變冷,心裡很盼望老天慈悲,明天仍然能夠賜給我們一個晴朗的天氣,讓我們平安無虞的走出230林道。


 


3天(129日 ,星期六)


 


清晨,感覺有淅瀝淅瀝的小雨點打在帳蓬上,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響,打開頭燈看看手錶,大約是5點左右,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不久又沉沉睡去。待同伴鄭老師喊著天亮該起床時,已是6點半。天色已大亮,想必清晨的雨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外頭地上是很乾爽的,看了看更放心了。


 


整裝、拔營及早餐花了一個小時有餘,當我們重裝出發時,已是7點半許的時刻。走了一個小時,即抵達林道9K大崩壁處,大概是清晨下了陣小雨的關係,此地有些潮濕,我倆小心翼翼通過,也許陡坡上切,以及緊張過度的因素罷,仍走得一身大汗。


 


花了半個小時過9K大崩塌處已是9點左右,繼續前行,沿途仍有多處大小不一的崩塌情形,只是沒有9K那般嚴重難搞罷了。約1045分抵雪霸國家公園界碑,接著是屬於林務局林管處的轄區範圍,繼續努力,終於在2個小時後的1240分走出230林道,看到雲霧瀰漫中一陣冷冷清清的小雪山遊客服務中心。


 


其實,過了9K大崩塌處之後,我們所掛心的危險區域已大致解除,也沒有趕路程的壓力,所以都是慢步而行,沿途看山、賞景,好不悠閒。尤其,天候有些變化,雲霧時有變幻、翻湧,時而清朗開闊,時而盡是一片迷霧的白茫茫世界,能見度不大,除了近在眼前的岩壁、林木等景物,其餘都隱入白霧之中。


 


右方原本可以遠望山谷外的山居人家,不過雲霧一來什麼也看不到,好在我利用一陣陣雲霧升騰轉換之間,拍到了幾張自以為有如水墨山水或國畫般的畫面,而暗自高興了好一陣子,感覺像是此番完登中雪山之外的另一收穫呢。


 


在甫出林道口時,有特殊的地藏王菩薩及福德正神的袖珍形廟宇相互比鄰著,我把背包放下來,雙手合十感恩大慈大悲的地藏菩薩及土地公,一路庇佑讓我等順利完成中雪山的登頂之旅。


 


雖然是週末,小雪山遊客中心卻沒什麼遊客,敢情是因為天候冷冽的緣故,我們就在遊客中心享用了蛋炒飯、青菜及貢丸湯,雖是極為簡單的午餐,卻是這三天中雪山之行最豐盛的一餐。飯後於145分驅車踏上歸途,那時候遊客中心門邊的溫度計標示著:3度C,而外頭更是一片白茫茫的濃濃雲霧的國度。


 


我們從遊客中心離開前,又碰到前天幫我們打開林道柵欄的林管處李先生,他說剛去大神木巡視回來,這麼冷的天氣他還離開暖暖的辦公室去巡邏,內心裡頓時起了一股欽佩之情。我們很感謝他的幫忙與協助,剛剛我們去他辦公室報告已安全出林道時,剛好他不在辦公室,今天是29號我發現他們已把一月份的月曆撕下來,那畫面是玉山的雄姿,我因此問李先生撕下的月曆要不要留下來,蒙他慨允相贈,真是感激不盡。


 


其實,自從2002年爬高山以來,雖已先後上了4次玉山,然而對於號稱是東北亞最高峰的玉山,總是有太多的愛戀,她的3952M 、她的高聳入雲、她的傲視群峰、她的「心清如玉,義重如山」、她的一切的一切,以及有關於她的圖片等等,彷彿都在我的蒐集、收藏之列,隱然成癮矣。


 


這一趟中雪山之行,雖然我們很單純的從230林道進入,走到林道26K處,攀登中雪山,再從林道26K處走出林道,卻也前後花了三天,比之於廣闊的大自然,或立於天地之間,人的渺小如滄海之一粟,由此可見一斑。


 


可是,在此三天的行旅過程之中,最讓我們放不下心的,反而不是林道崩塌處處,或是9K大崩壁的驚險駭人,而是這26公里 來回50多公里的路程,雖然隸屬於林務局林區管理處,甚至於是雪霸國家公園的範疇,但是卻看不到任何一個小小的路程(里程)標誌。讓我們沿途擔心受怕,走得非常不踏實,也走得很辛苦。要不是我個人去(2010)年5月雪山西稜回程,曾路過此230林道,稍有一些許的印象,心裡頭的大石頭,不知要如何放得下來?


 


在此衷心誠意建議林務局林區管理處及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編個少許預算,設立個路程(里程)標誌,即便是5公里 一只的小小標示,也可以讓我們走得安心、走得踏實,而不至於走到哪裡都莫宰羊,非得一直盲目地衝到看到中雪山登山口的標示牌,才知道26K到了!萬一發生不幸事故,需緊急救援時,搜救人員也才能夠鎖定特定目標,展開救援行動罷。


 


2011219日 於新竹竹北)


 


 




          南無地藏王菩薩及土地公守護著你我



                沿途景色不差



 


            進入國家公園牌示 (鄭老師)



              進入國家公園



 


          登頂中雪山




               登頂中雪山




              山頂猶有未融雪跡




           下山啦



                 營地一角





         林道沿途景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