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烝沙



 


○烝沙


 


烝沙擬作飯,臨渴始掘井。


用力磨碌磚,那堪將作鏡。


佛說元平等,總有真如性。


但自審思量,不用閒爭競。


 


                       ~寒山


大意:


學佛求悟,要在心靈的感悟上下功夫,並不在於形式上的坐禪和苦行,否則猷如蒸沙作飯、磨磚作鏡那樣,任憑你功夫下得再多,到頭來也只是白辛苦一場。


一切眾生,悉皆平等,個個都有真如佛性,只要你肯自審思量,發願尋覓,不分貧富貴賤,不用搶奪爭競,都能因覓得真如佛性,而通向彼岸光明、清涼世界,獲現世成佛的真趣。


 


~取材自台北「新雨出版社」19976月初版,洪丕謨編著《梵音清唱~佛詩三百首》(上卷),p94-96


 


Related Posts:

  • 佛說四十二章經(7) ○佛說四十二章經(7)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滅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第三十三章 … Read More
  • 佛說四十二章經(6) ○佛說四十二章經(6) *第二十六章  天魔嬈佛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第二十七章  無著得道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Read More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之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能遣… Read More
  • 佛說四十二章經(8) ○佛說四十二章經(8) *第三十六章  展轉獲勝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 Read More
  • 萬空歌 ○萬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為誰功?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nb…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