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氣功與保健



○氣功與保健


 


~參加「淺論氣功與保健」講座


 


1.


一般民眾對於氣功總是懷抱著神秘與好奇的態度,其主要原因也許就在於未能實際及深入的去接觸,另外則有可能是講授者故弄玄虛所致。


 


2.


社會上一再引發「隔空抓藥」、「隔海治病」等事件,使得民眾視「氣功」為一特異功能,而遲遲不敢親近,無形中更增加其神秘感。


 


3.


其實,氣功,只是諸多有益身心健康活動中的一種罷了。


 


4.


及早掀開氣功的神秘面紗,你也可以更接近氣功,並在身心健康上蒙受些許利益。


 


5.


有人說:「未經證實者,未必不存在」。的確,如以氣功而言,雖有很多學者參與研究,惟始終未曾獲得明確證實,以致傳聞多於一切,神秘超越了想像。


 


6.


有人說,其只要一練氣功,即有「氣」自心窩湧起。


 


7.


追逐動功者,不易感知「氣感」的存在;


追逐靜功者,則明顯易於感知或發現「氣感」的存在。


 


8.


講座指出其親身之體驗,氣功曾協助調整習練者體質,使多年不孕情形獲致改善;亦曾使得常年因記憶力衰退者獲得大幅改善;甚至於使得有聽力障礙者獲得改善。


 


9.


練氣功須避免在飯前或飯後行之、須保有一顆平靜的心、須盡可能遠離電器設備、須減少出入人多的公共場域,以及練習結束前的收功。


 


10.


修練氣功,如能試著掌握自己的心念,並以此安定的心,去面對生活週遭的人、事、物,也許會更有收穫。


 


後記:


2007727(星期五),下午邀請本校前人事室主任陳紹宣(79年至82年任職本校,其後調台大服務,並於服務政大時退休)蒞校擔任「氣功與保健」講座,適值暑假期間,雖然聆聽的同仁不多,個人也很努力的在聽講,然其玄妙高深,因根器不佳心得似是渺渺,謹以手札數則,聊表心意。


 


2007728日 ,記於竹北)


 


 


Related Posts:

  • 過快樂幸福的日子○過快樂幸福的日子 ~參加「如何活的更快樂」講座 1.忙碌的人,似乎總是很難快樂。除非他能有所體悟,並且懂得與他人相互扶持。 2.快樂,總是躲藏在某些隱密的所在,唯有你努力去挖掘出來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 3.快樂,往往源自於內心,只要你內心覺得快樂,你就會感到歡喜自在。 4.有很多人終日四處追尋,然而就是找不到快樂的蹤影,等繞了一大圈回來,卻發現快樂原來就在身旁。 5.心無所求,… Read More
  • 規律運動.健康生活 ○規律運動.健康生活 ~參加「新竹縣體育志工進階研習營」 1.有人如是說:施比受,更有福報。也有人說:與其咀咒黑暗,無寧點亮一根蠟燭。花蓮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更說:這世界總有比我們悲慘的人,能為人服務比被人服務有福。的確,志願服務者,能夠抱持著犧牲、奉獻的精神,為他人提供服務,就像是扮演一支小小蠟燭的角色,卻在人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亮。 2.運動真正好,如能養成每週3至4次的規律性運動,將為你的身體打下健… Read More
  • 與生物和平共存○與生物和平共存 ~參加「生物多樣性」講座 1.愛護自然環境,不是嘴巴嚷嚷就算了事。關心自然環境,更必須從你我親身做起。 2.對於居家的諸多電源,如果人人都能拋棄以往「想到時才關」的積習,並且養成「不必要的就關掉」的習慣,我們的環境就會充滿著希望。 3.沒有頭髮的頭,雖然光滑可愛,看起來總是有美中不足之憾。沒有樹木的山,一片童山濯濯,看起來總是缺陷而不夠完美。所以,有頭髮的山,才是漂亮,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親… Read More
  • 尋找美麗的福爾摩沙 ○尋找美麗的福爾摩沙 ~參加「台灣四季之美」講座 1.爬高山,不是去挑戰它,更不是去征服它。而是要懷抱著感恩的心,去親近它,因為有了高山的屏障,我們才能免除狂風暴雨的襲擊,我們才能安穩地生活,安穩的過日子。  2.高山,具有涵養水份功能,庇佑著山下無數的子民、無數的動植物。因此,走訪高山,是去向山表示感恩之意。 3.山野中的每一生物都有其特性,去了解了就不至於心生懼怕。較須要耽心的,其實是涉身繁… Read More
  • 與禪相遇○與禪相遇 ~聆聽「與禪相遇-當科學遇上禪學」講座 1.平素生活,面對周遭擾攘、繁雜,受到污染的環境,如何平心靜氣的去面對,才是重要的學問。在人的生活中,有大部分的疾病或病痛,其罪魁禍首大抵來自有形或無形的壓力。 2.禪,超越學問、知識,無所不在,必須以全盤的生命去踐履,才會有所心得。禪,對於家庭生活的影響,可以不必要有太多的話語,就擁有很好的互動磁場。 3.醫生,往往忙於照顧病患的身體,而忽視了自身的健康…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